-
20、务观言养生之道,以目光为验;又言“忿”①“欲”②二字,圣贤亦有之,特③能少忍须舁,便不伤生④,可谓名言至论。咸丰十一年正月初五日于祁门,公元一八六一年。注解:①忿:同“愤”。因为不满意而盛情激动。②欲:欲望;需要。③特:只;但。④伤生:伤害生命;有损身体,也是伤生。21、夜,竟夕不能成寐。念养生家之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字。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于祁门,公元一八六一年。22、九弟劝余煎土茯苓汤洗脚,宜洗至膝以上,乃能去湿,因依其法行之。咸丰十一年八月二九日于安庆,公元一八六一年。23、甫为余看脉,言癣疾多年,其故在血热,其风邪入气化之中,不宜服温补之品,宜服滋阴凉血之剂,参军俱不宜服,惟珍珠当有效验云云。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五日于安庆,公元一八六一年。24、又养生之道,当于“眠、食”二字番心体验,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胜于珍药矣。眠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既片刻,亦足摄生①矣。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六日于安庆,公元一八六一年。注解:①摄生:养生。25、三点后睡,不甚成
-
1、言物行恒①,诚身之道也,万化②基于此矣。余病根在无恒③,故家内琐事,今日立条例,明日仍散漫,下人无常规可循,将来莅④众必不能信,作事必不能成,戒之!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公元一八四二年。注解:①言物行恒:言而有物,行有恒心。②万化:万方教化。③无恒:无恒心。④莅:统治。
-
2、宴闲之私⑤,几使婢妪皆知,何以克修齐乎⑥!道学二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公元一八四三年。
-
3、下半天细思家训条例。夜钞家训百字,自誓以后非有大故,每日皆钞百字;倘有不钞,永绝书香。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公元一八四四年。
-
4、夜与树堂畅谈人情世态,方送人银钱,随人用情之厚薄,一言之轻重,父不能以代子谋,兄不能以代弟谋,譬如饮水,冷暖自知而已。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于祁门,公元一八六零年。
-
5、傍夕至内室与诸女论节俭、习劳之道。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三日于安庆,公元一八六三年。
-
6、偶思士大夫之家不旋踵①而败,往往不如比乡里耕读人家之耐久,所以致败之由②大约不出数端。家败之道有四,曰:礼仪全废者败,兄弟欺诈者败,妇女淫乱者败,子弟傲慢者败。身败之道有四,曰:骄盈凌物③者败,昏惰任下④者败,贪刻⑤兼至者败,反复无信⑥者败。未有八者全无一失而无故倾覆⑦者也。同治三年正月十五日于安庆,公元一八六四年。注解:①不旋重:来不及转身,形容时间极短。②所以致败之由:导致家道败落的原由。③骄盈凌物:骄傲自满,盛气凌人。④昏惰任下:糊涂懒惰,放任下人。⑤贪刻:贪婪刻薄。⑥反复无信:反复无常不讲信用。⑦无故倾覆:无缘无故败落。7、傍夕训两儿,言作人之道以知艰苦为重要。同治三年十二月二五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四年。
-
8、是日写“忍敬”二字教诫罗婿①,缀以数语。同治四年五月二三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五年。注解:①罗婿:自己女儿之夫,罗姓。
-
9、念吾平日以“俭”字教人,而吾近来饮食起居②殊太丰厚。昨闻魁时若将军言,渠家四代一品③,而妇女在家并未穿着绸缎软料。吾家妇女亦过于讲究,深恐享受太过,足以折福。同治六年十一月初四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七年。注解:②起居:日常生活。③品:旧时将职官分为若干等级,通称为品。清代职官分为九品十八级,每品都分正从二级。10、与虎轩偶谈家常,渠家百万之富,而日用极俭,其内眷终年不办劳菜,每日书房先生④所吃之荤菜,余剩者撤下则内室⑤吃之;其母过六十后篪轩苦求,始准添劳菜一样。今乱后而家不甚破,子孙俱好,皆省俭所惜之福也。余有俭之名而无俭之实,深为愧惧。同治六年十一月十七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七年。注解:④书房先生:家塾教诲子弟的老师。⑤内人:内眷。妻妾等女辈。
-
11、是日阅张清恪①之子张懿敬公师载所辑课子随笔,皆节抄古人家训名言。大约兴家之道,不外内外勤俭、兄弟和睦、子弟谦谨等事。败家则反是。夜接周中堂之子文翕谢余致赙仪之信,则别字甚多,字迹恶劣不堪;大抵门客为之,主人全未寓目②。闻周少君平日眼孔甚高,口好雌黄,而丧事潦草如此,殊为可叹!盖达官③之子弟,听惯高议论,见惯大排场,往往轻慢师长,讥弹④人短,所从骄字生出之弊。而子弟之骄,又多由于父兄为达官者,得运乘时⑤,幸致显宦,遂自忘其本领之低,学识之陋,自骄自满,以致子弟效其骄而不觉。吾家子侄辈亦多轻慢师长、讥谈人短之恶习,欲求稍有成立,必先力除此习,力戒其骄;欲禁子侄之骄,先戒吾心之自骄自满,愿终身自勉之!因周少君之荒谬不堪,既以面谕⑥纪泽,又详记之于此。同治七年正月十七日于金陵,公元一八六八年。注解:①张清格:即张伯行,仪封人,字孝先。康熙进士,累官礼部尚书,谥清恪,辑著较多,门人数千。②寓目:过目,看到。③达官:显贵的官吏。④讥弹:讥讽指⑤得运乘时:运,运气;乘,趁着,凭借;时,时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