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是日早起,吃烟,口苦舌干,甚觉烟之有损无益,而刻①不能离,恶湿居下②,深以为恨。誓从今永禁吃烟,将水烟袋捶碎。因念世之吸食烟瘾者,岂不自知其然?不能立地放下屠刀,则终不能自拔③耳。道光二一年九月初一日,公元一八四一年。注解:①刻:每时每刻。②恶湿居下:讨厌潮湿而又自处于低洼之地。比喻行动与愿望相背。③自拔:主动地从恶劣境地解脱出来。2、竹如教以静坐法,谓可不药有喜。道光二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公元一八四一年。
-
3、饮后,岱云来,谈至三更。说话太多,神倦,心颇有骄气。斗筲①之量,真可丑也。岱云每日工夫甚多而严,可谓惜分阴者,予则玩世不振。客去后,念每日错锢②,由于多吃烟,因立③毁折烟袋,誓永不在再吃烟。如再食言,明神殛④之!道光二二年十月二一日,公元一八四二年。注解:①斗筲:比喻器量不大。②锢:禁锢。③立:当即,立刻。④殛:杀死。4、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曰节欲、节劳、节饮食。又言凡人交友,只见得友不是①而我是,所以今日管鲍②,明日秦越③,谓我与小珊有隙,是尽人欢、竭人忠之过,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又云使气④亦非保身体之道。小子读之悚然⑤。小子一喜一怒,劳逸疴⑥痒,无刻不萦⑦于大人之怀也。若不敬身,其禽兽矣。道光二二年十月二二日,公元一八四二年。注解“①是:对。②管鲍: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促和鲍叔牙。两人相知最深,后常用于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③秦越:古代秦、越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后因称疏远隔膜,互不相关为“秦越”。④使气:意气用事。⑤悚然:害怕的样子。⑥疴:病。⑦萦
-
8、早起,吐血数口。不能静养,遂以斫①丧父母之遗体,一至于此;再不保养,是将限入大不孝矣!将尽之膏,岂可速之以风?萌蘖②之木,岂可牧之以牛羊?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况我之气血素亏者乎!今惟有日日静养,节嗜欲、慎饮食、寡思虑而已。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初十日,公元一八四三年。注解:①斫:用刀斧砍,引伸为伤害。②萌蘖:旁出的芽。9、竹如言病不要紧,但须好养,说“养”字甚详,言之津津有味。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一日,公元一八四三年。10、写字时,心稍定,便觉安恬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静,所以致病也。写字可以验精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二日,公元一八四三年。
-
11、制鹿茸法:先用磁瓦片去毛,将鹿茸用黄酒泡湿。又用酒泡湿白布,包茸放入蒸茏内蒸发,然后用刀切成片子,再加黄酒,再蒸后,用杵冲碎。高丽参切片子,用黄洒蒸发冲碎。每茸一两,配参二两。或用黄酒,或用蜜糖,共和做成丸。一法:鹿茸用刀去毛,洒浸,切片,炒干。研成末。高丽参切片,炒干,研末。二味和研,用黄酒洒丸。咸丰八年八月十八日,公元一八五八年。12、是日心绪极恶,以迪庵、温甫事久无无确音。夜读柳子厚文集。目蒙特甚,夜不成寐,公愤私忧,展转不能去怀。因思邵子所谓观物,庄子所谓观化,程子所谓观天地,生物气象,要须放大胸怀,游心物外,乃能绝去一切缴绕郁悒、烦闷不宁之习。咸丰八年十一月三日,公元一八五八年。
-
13、傍夕与子序登楼,论老年用功,不可有骄气暮气①。咸丰九年三月二日,公元一八五九年。注解:①暮气:不振作、疲疲蹋蹋、不求进取的作风。14、夜,倦甚,精神委顿之至。年未五十,而早衰如此,盖以禀赋①不厚,而又百忧摧撼,历年郁悒②,不先闷损。此后,每日须静坐一次,庶几等一溉于汤世也。咸丰九年四月十二日,公元一八五九年。注解:①禀赋:人的体魄、智力等方面的素质。②郁悒:苦闷。15、写字略多,困倦殊甚,眼花而疼,足软若不能立者,说话若不能高声者,衰惫之状,如七十许人。盖受质本薄,而疾病、忧郁,多年缠绵,既有以撼其外;读书学道,志亢③而力不副④,识远而行不逮⑤,又有以病其内,故不觉衰困之日逼也。咸丰九年四月二一日,公元一八五九年。注解:③志亢:志高。④副:相称。⑤逮:到,及。16、思人心所以扰扰⑥不定者,只为不知命⑦。陶渊明⑧、白香山⑨、苏子瞻⑩所以受用者,只为知命。吾涉世数十年,而有时犹起计较之心,若信命不及者,深可愧也。咸丰九年三月二七日,公元一八五九年。注解:⑥扰扰:纷乱,烦扰。⑦知命:懂得
-
19、是日石芸斋送沁园春一词一首。渠言养目③之法:早起后,以水泡目:目属肝,以水养之,又以微热之气祛散寒翳④,久必有效云云。而后汉书方术传云:爱啬精神,不极视大言⑤。二语亦养目之法。咸丰十年四月二一日,公元一八六零年。 ①养目:保养眼睛。②翳:日疾引起的障膜。③爱啬精神,不极视大言:后汉书原文为“爱啬精气,不极视大言。”指吝惜自身元气,不费力看书、高声说话。
-
20、务观言养生之道,以目光为验;又言“忿”①“欲”②二字,圣贤亦有之,特③能少忍须舁,便不伤生④,可谓名言至论。咸丰十一年正月初五日于祁门,公元一八六一年。注解:①忿:同“愤”。因为不满意而盛情激动。②欲:欲望;需要。③特:只;但。④伤生:伤害生命;有损身体,也是伤生。21、夜,竟夕不能成寐。念养生家之法,莫大于惩忿、窒欲、少食、多动八字。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于祁门,公元一八六一年。22、九弟劝余煎土茯苓汤洗脚,宜洗至膝以上,乃能去湿,因依其法行之。咸丰十一年八月二九日于安庆,公元一八六一年。23、甫为余看脉,言癣疾多年,其故在血热,其风邪入气化之中,不宜服温补之品,宜服滋阴凉血之剂,参军俱不宜服,惟珍珠当有效验云云。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五日于安庆,公元一八六一年。24、又养生之道,当于“眠、食”二字番心体验,食即平日饭菜,但食之甘美,即胜于珍药矣。眠亦不在多寝,但实得神凝梦甜,既片刻,亦足摄生①矣。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六日于安庆,公元一八六一年。注解:①摄生:养生。25、三点后睡,不甚成
-
1、言物行恒①,诚身之道也,万化②基于此矣。余病根在无恒③,故家内琐事,今日立条例,明日仍散漫,下人无常规可循,将来莅④众必不能信,作事必不能成,戒之!道光二十二年十月十二日,公元一八四二年。注解:①言物行恒:言而有物,行有恒心。②万化:万方教化。③无恒:无恒心。④莅:统治。
-
2、宴闲之私⑤,几使婢妪皆知,何以克修齐乎⑥!道学二十三年三月十二日公元一八四三年。
-
3、下半天细思家训条例。夜钞家训百字,自誓以后非有大故,每日皆钞百字;倘有不钞,永绝书香。道光二十四年八月初六日,公元一八四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