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党中央提出,把水利做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来抓。提出了水利是国民经济建设的战略重点,节水灌溉是一项革命性措施等论断,使水利事业的发展又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
一、乡试
乡试应考者为本省、府、州、厅、县的生员、贡生、监生等。
“乡试”共分三场。于八月间举行。
第一场(阴历八月初九日)考“时文”(又名“制艺”、“时艺”,即八股文)七篇。其中“四书”三题,“五经”每经四题。应考者选其所习之一种经考之,称为“本经”。
第二场(阴历八月十二日)考论一篇,题用孝经,判五道。诏、诰、表择作一道。
第三场(阴历八月十五日即中秋节)考经、史、时务策五道。九月间放榜。因时在秋季,故又称为“桂榜”。
清代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廷试)。
清代乡试亦如明制,三年一科,于子、午、卯、酉之年行之,称为“正科”。其遇皇帝即位及其他大典加试者谓之“恩科”。
乡试于秋季举行,又称“秋闱”。顺天
-
清代科举制度多承明制,当时视科举为拔擢人才的大典,以生员(秀才)、举人、进士三项为主要考核目标。
尚未取得县学、州学、府学生员的称童生,也叫儒生、文童。凡入学参加考试者,无论年纪大小,统称之为童生。
第一试(初试)也叫“县试”,多在每年二月进行,由知县主考。共考五场: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贴诗一首,文不得超过七百字。第二场为“初复”,试“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百余字。第三场为“再复”,试“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贴诗一首,默写《圣谕广训》。第四、五场为“连复”考“时文”(八股文)
-
1、内阁:
A大学士(又称冢宰、宰相、端揆、辅臣、庙堂、阁老、阁臣) 正一品
满汉各二人。清初满大学士品高,汉大学士品低一品,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改为相同,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均定为正一品。乾隆定三殿、三阁大学士之制:三殿为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三阁为体仁阁、文渊阁、东阁。没一大学士分别有殿阁之衔,如文华殿大学士、东阁大学士,一般尊称之为“中堂”。
B协办大学士 正一品或从一品
满汉各一人,在六部尚书内特旨简派,仍兼尚书。又称副相。
C学士 从二品
满六人,汉四人,都兼礼部侍郎
D侍读学士 从四品
满四人,蒙、汉各二人。
E侍读内阁 正六品
F中书 正七品
满七十人,蒙十六人
-
1、总督衙门
总督 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者为从一品,加大学士衔者为正一品
管辖一省至三省,一般管辖两省,全国设置总督八人:直隶、两江(江苏、安徽、江西)闽浙、湖广(两湖)、陕甘、四川、两广、云贵。清末增设东三省总督。另有河道总督、漕运总督等。总督例兼带右都御史,又加兵部尚书衔。世称“制军”、“制台”,自称“本部院”、“本部堂”。在清代总督、巡抚为封疆大吏,合称为“督抚”。一般尊称之为“帅”。
2、巡抚衙门
巡抚(抚院、抚军、中丞) 从二品(加兵部右侍郎衔者为正二品)
每省一人,为一省之长;有由总督兼者,如直隶。巡抚均兼带右副都御史,又加兵部右侍郎衔。山东、山西、河南等地,不设总督,巡抚
-
一、八旗兵 驻防八旗
将军 从一品
都统 从一品
副都统 正二品
参领 正三品
副参领 正四品
佐领 正五品
满州、蒙古、汉军各八旗(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分驻京城及各省城、重要城市。统之者为将军、都统、副都统。正黄、正白、镶黄三旗称为“上三旗”,为皇帝亲军,其余称为“下五旗”。
二、八旗兵 禁旅八旗
统领 从一品或正二品
总兵 正二品
副将 从二品
营总 正三品
参领 正三品
参将 正三品
尉 正三品
翼长 正三品
副参领 正四品
佐领 从四品
校 正五品
千总 从五品
校尉 从六品
禁旅八旗中郎卫是皇帝之亲军。兵卫是守卫京师的军队。
三、绿营
提都 从一品 分陆军提督、水师提督。提督又称军门
总兵 正二品 总兵官的简称。总兵又称镇。
副将 从二品 又称副总兵
参将 正三品
游击 从三品
都司 正四品
守备 正五品
千总 正六品
把总 正七品
绿营乃沿革明旧制,统之者为提督、总兵ÿ
-
1、正一品 文阶 光禄大夫 武阶 建威将军
2、从一品 文阶 荣禄大夫 武阶 振威将军
3、正二品 文阶 资政大夫 武阶 武显将军
4、从二品 文阶 通奉大夫 武阶 武功将军
5、正三品 文阶 通议大夫 武阶 武义都尉
6、从三品 文阶 中议大夫 武阶 武翼都尉
7、正四品 文阶 中宪大夫 武阶 昭武都尉
8、从四品 文阶 朝议大夫 武阶 宣武都尉
9、正五品 文阶 奉政大夫 武阶 武德骑尉
10、从五品 文阶 奉直大夫 武阶 武德佐骑尉
11、正六品 文阶 奉德郎 武阶 武略骑尉
12、从六品 文阶 儒林郎 武阶 武略佐骑尉
13、正七品 文阶 文林郎 武阶 武信骑尉
14、从七品 文阶 征仕郎 武阶 武信佐骑尉
15、正八品 文阶 修职郎 武阶 奋武校尉
16、从八品 文阶 修职佐郎 武阶 奋武佐校尉
17、正九品 文阶 登仕郎 武阶 修武校尉
18、从九品 文阶 登仕佐郎 武阶 修武佐校尉
-
咸丰八年(1858年)在江西大营作
三军个个仔细听,行军先要爱百姓。贼匪害了百姓们,全靠官军来救人。百姓被贼吃了苦,全靠官军来作主。
第一扎营不贪懒,莫走人家取门板,莫拆民房搬砖石,莫踹禾苗坏田产。
莫打民间鸭和鸡,莫借民间锅和碗。莫派民夫来挖壕,莫到民家去打馆。
筑墙莫拦街前路,砍柴莫砍坟上树。挑水莫挑有鱼塘,凡事都要让一步。
第二行路要端详,夜夜都要支帐房,莫进城市占铺店,莫向乡间借村庄。
人有小事莫喧哗,人不躲路莫拥他。无钱莫扯道边果,无钱莫吃便宜茶。
更有一句紧要书,切莫掳人当长夫。一人被掳挑担去,一家号哭不安居。
娘哭子来眼也肿,妻哭夫来泪也枯。从中地保有讹钱,分派各团并各都。
有夫派夫无
-
首都:北京(康熙时设)
十八省:直隶(约当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浙江、江西、福建、甘肃(今甘肃、青海、宁夏)。
光绪时又增设奉天(约当今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台湾五省共二十三省。
四藩部:内蒙古(包括二十四部五十九旗)、外蒙古(包括四部八十二旗)、青海(包括四部二十九旗)、西藏。
察哈尔(包括八旗)
鸦片战争前清代之疆域包括外兴安岭以南、巴尔咯什湖以东之整个中国。
-
一品文官:岁俸180两。服饰红宝石帽顶。补服绣仙鹤。
从一品武官:正俸81两,加支524两。服饰红宝石帽顶。补服绣麒麟(如从一品将军、提都)。
二品文官:岁俸155两。服饰珊瑚帽顶。补服绣锦鸡。
二品武官:正二品67两,加支444两。从二品53两,加支324两。服饰珊瑚帽顶。补服绣狮子,同正二品(如副将从二品)。
三品文官:岁俸130两。服饰蓝宝石帽顶。补服绣孔雀。
三品武官:岁俸39两,加支240两。服饰蓝宝石帽顶。补服绣豹,(如参将正三品,游击从三品)。
四品文官:岁俸105两。服饰蓝宝石帽顶。补服绣雁。
四品武官:岁俸27两,加支114两。服饰蓝宝石帽顶。补服绣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