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是个火红的年代。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这个曾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的所在地,又一次震撼了中国。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不久,柏坡岭下又如同在解放战争中那样,号角齐鸣,烽火连天。为根治海河的最大支流滹沱河的水患,国务院决定,在平山县西柏坡岗南一带修建水库,吹响了向大自然宣战的号角。于是,当家做主的中国人,又推起当年支前的小车,扛起当年破路的镐头,搬起当年攻城的炸药包,艰苦奋斗,浴血奋战,高山采石,平川筑坝,大河上横锁蛟龙,为英雄的太行山镶嵌了两颗耀眼的明珠——岗南水库和黄壁庄水库。
1959年6月7日,是千千万万水库建设者最
-
公元1969年至1974年,在太行山中部的东麓,轰轰隆隆腾起一条长龙。巨龙的龙头在平山县境内的岗南水库,它穿山越岭,跨河飞涧,银光闪闪,汹涌澎湃,扑入元氏县的“八一”水库之中。
这条龙,就是石家庄市大型跨流域引水工程——引岗渠。
巨龙腾飞,历时五载。获鹿(鹿泉)、平山、元氏三县的舞龙人完成全员标工1371万个,开挖土石方750多万立方米。如果说这仅仅是个枯燥的数字概念的话,我们不妨把土石方一立方米一立方米地排起来,可以排列7500公里。从北国的冰城哈尔滨开始,途径北京,延绵不断,一直排列到四季如春的南海之滨深圳,再从深圳排回到哈尔滨。
巨龙畅游200余里,不说大垫方和深挖地段的工程,仅主要建筑物就
-
1.引岗工程组织指挥者之一,原石家庄地区行署专员张屏东同志。
2.引岗工程组织指挥者之一,原中共获鹿县委书记缑增福同志。
3.1959年6月7日张屏东(右2)陪同周总理视察岗南水库。
4.前排: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右2)农业部长沙风(右3)河北省委书记刘子厚(右1)河北省军区司令员马辉(右4)视察引岗渠后到获鹿县东邵营麦田视察。获鹿县委副书记杜英杰(右5)东邵营村支部书记巩生才(左1)等同志作陪。
5.前排:县委书记缑增福(右1)在冶河枢纽向省委书记刘子厚(右2)第二书记郑三生(左2)省军区司令员马辉(
-
送给母亲一条河,
河水来自西柏坡;
献给母亲一腔血,
热血来自儿心窝。
我愿用你赐予的身骨架起彩虹,
让人造天河从脊背上轰然而过;
我愿用你自己的血汗化作流水,
让白鹿刨泉不再仅仅是传说。
-
谨以此书献给参加、支持、关心引岗渠建设的人们,献给在施工中壮烈牺牲的英雄太行儿女。
-
1、工地上飞过一只报喜鸟
在横跨三县的引岗渠工地上飞着一只报喜鸟。她奋飞着,歌唱着,向三县人民报喜:平山县施工团有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民工,一举创半天推土百车的新记录。
这只报喜鸟就是平山县马冢村的女民工王贵凤,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王贵凤,苹果脸,大眼睛,个头不高,那年才刚刚十八岁。但十八岁的王贵凤很健壮,有力气,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争强好胜的倔强性格。她在生产队里下地干活,整天和山石打交道,练就了一身使不完的劲,有一身好活路。平时,无论是担担挑挑,推推搬搬,背背扛扛,样样农活都难不倒她。王贵凤年龄小,志气不小,为改变家乡面貌,再深的沟敢越,再高的山敢爬。乡亲们
-
那里有水一片绿,那里无水一片黄。
缑增福和他的同事们发现,英雄的获鹿人民,在大旱面前,从来没有退缩,没有屈服。他们迈开踏山的脚步,挺起背山的脊梁,要向大山宣战,要向沟谷要水了。这里没有标语,没有口号,没有宣扬。他们以战争年代“村自卫战”的方式,打了一场场凿山引水的硬仗。于是,在获鹿县的山区,忽啦啦,一下子戳立起几杆招人眼目的旗帜。
白鹿泉公社的谷家峪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山村。这个仅有百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它小的不能再小了,藏在山谷的折皱里,战争年代空中的敌机也难以发现。你上个坡,转个弯到了它的村头,还全然不知。繁衍生息在这弹丸之地的人们,壮劳力不过百名。引水开工的第一天,随着村里悠扬的钟声&
-
有着许多美好愿望的获鹿人,做过许多美好的梦。大概做得最多的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传说,那只美丽的白鹿刨出了清泉。泉水漫溢,哗哗作响。泉水所到之处,一片翠绿,鲜活欲滴。茁壮的庄稼长起来了,家里的三个水窖灌满了,溢了。梯田里是黄灿灿的小麦,河谷旁是金黄黄的稻谷。有了水,有了粮食,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再也不用发愁了。
自从来到获鹿县,缑增福也一下子迷上了水,只要是有关水的传说,水的故事,水的话题,他都爱听,爱问,爱说。
那确是一个神奇而美好的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楚汉相争。数万汉军,戴盔披甲,策马伐赵,一路上浩浩荡荡,所向披靡。不料在土门关
-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缑增福、候淑芳、史际昌、韩增智、孙健民、杜英杰等几位领导的调查组会合了。他们了解了县情,掌握了水情,知道了老百姓在想什么,盼什么。他们也知道了获鹿县的干部职工,特别是水利战线的干部职工在干什么。最早酝酿从岗南水库引水到冶河,在井陉县洛阳(冶河渡槽上游约2公里)通过倒虹吸向源泉渠输水,故名“引岗济冶”,1962年因困难时期刚过地区没有批准。1963年闹洪灾,1964年沥涝,没有提起此事。1965年又遇到旱年,重提此事并开始勘查。此后水利战线的干部职工一天也没有放松此事。特别是1967年春天,组织下乡工作队支援农业,在搞好当前生产的同时,展开了全县范围的大讨论,找出你那里阻碍发展的主要问题。县委根据同志们提供的情况,经过讨
-
有着许多美好愿望的获鹿人,做过许多美好的梦。大概做得最多的是一个古老而又神奇的传说,那只美丽的白鹿刨出了清泉。泉水漫溢,哗哗作响。泉水所到之处,一片翠绿,鲜活欲滴。茁壮的庄稼长起来了,家里的三个水窖灌满了,溢了。梯田里是黄灿灿的小麦,河谷旁是金黄黄的稻谷。有了水,有了粮食,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再也不用发愁了。
自从来到获鹿县,缑增福也一下子迷上了水,只要是有关水的传说,水的故事,水的话题,他都爱听,爱问,爱说。
那确是一个神奇而美好的故事。
在遥远的古代,楚汉相争。数万汉军,戴盔披甲,策马伐赵,一路上浩浩荡荡,所向披靡。不料在土门关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