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白渠
西汉(公元前206至公元8年)开凿太白渠。这条渠从平山县引绵蔓水(今冶河)在乐阳县(今石家庄西北)南乌子堰分为两支:一支流经今藁城南、栾城北、赵县北,下游又叫斯洨水;又分一支入衡水,东积为陂。另一支,过晋县南至束鹿南入斯洨水。渠线长近150华里,沟通了滹沱河及漳河的联系,发展了航运,并使两岸农田受到灌溉之利。这是石家庄地区最早的人工河渠。(《石家庄地区水利志》2000年2月第一版12页,《中国水利史纲要》)
汉(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因冶河经于蒲吾,开通漕船,谓之太白渠,受绵蔓水。东南由今河至下曲阳入于洨。唐总章二年(公元669年
-
同治八年正月二十日,曾国藩出京赴保定就任直隶总督,沿途察看永定河工。二十七日至省,二十八日夜,枕上做州县官厅联,“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第二天以昨夜所撰之联不惬于心,改做一联,“念三辅新离水旱兵戈,赖良吏力谋休息;愿群僚共学龚黄召杜即长官藉免愆尤”。晚上睡后仍反复思之,缠绕不休,以致不得酣眠。次早初起又做一联,“随时以法言巽语相归,为诸君导迎善气;斯民当火热水深之后,赖良吏默挽天心”。
“龚黄召杜”:龚,即龚遂,字少卿,西汉山阳南平阳(今山东邹县)人。勇于谏铮,在任渤海太守时开仓借
-
京密引水渠是将密云水库所蓄之水,引入北京城区的输水渠道。起自密云水库白河主坝以南的调节池,于怀柔城区北入怀柔水库,下游经颐和园的昆明湖,在海淀区罗道庄与永定河引水渠相汇合,构成北京市完整的输水系统。全长110公里。流经密云县、怀柔区、顺义区、昌平区、海淀区5个县区。先后于1960年、1966年分两期开挖,一期工程从调节池的宫庄子闸至昌平区西崔村,二期工程从西崔村下至罗道庄。引水能力怀柔水库以上为70立方米/秒,以下为40立方米/秒。1961年起每年向北京市区输送饮用水3.3亿立方米。渠上共有各类配套设施430余座。1985年被列为一级水源保护区。
1995年,海淀区六里屯垃圾填埋场西距京密引水渠仅1114米,对水源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影响。
-
张辰国和引岗渠管理处主任崔京平在引岗渠冶河渡槽闸楼瞻仰修建引岗渠纪念碑
时光如水流不尽
众志 垒砌块块青石
镶嵌太行 铸起一道道凹凸长城
血汗 滴洒滚滚波涛
喷涌燕赵 冲开一条红色长江
当年引岗大会战的总指挥
一位白发老人
四十年后 在回忆
青石 强壮了您的骨头
长城 延伸了您的脊梁
波涛 染白了您的黑发哟
长江 从您血管里流
四十年前的 一位引岗战士
而今 踏遍青山人未老
赋新诗
2010年6月23日
引 岗 人
执一杆 柏坡岭上的松柏硬笔
蘸一池 柏坡岭下的深潭浓墨
铺一张 太行山中的青石板纸
挥笔如刀 刻下了一个擘体字
龙
气贯长虹 灵动鲜活
力透岩石 永不磨灭
馈赠给大禹的传人
新中国的炎黄子孙们
注:擘(bo):大拇指:巨擘
-
引岗渠,在你清澈的水边
我驻足凝望
奔腾跳跃的水流
孕育着广袤的土地里
世世代代的丰收和希望
引岗渠,水在你幽长的隧洞里穿行
我翻阅历史
是人们用精卫填海的意志
用汗水甚至生命将你筑成
为了这生存繁衍的水源
为了这干涸龟裂的土地
引岗渠,来到你跃起如长虹的渡槽下
我伸手抚摸
石块相拥相合构成硬朗的水源通道
斑驳的日光
挥汗如雨的劳动影像
停留在四十年不变的引岗渠上
引岗渠,是劳动者生命的延伸
是心灵深处情感的驿动
是岁月的碑文
是艰辛、坎坷和梦想的真实留存
是我们生存的源泉
引岗渠,你用多情的身躯温暖大地
水闸、隧洞、渡槽、枢纽工程------
布满太阳光辉的慷慨的水流
挥洒着乳汁滋润土地的水流
你就像我们
温柔慈祥的母亲
厚重沧桑的父亲
在这片土地上
经历痛苦和悲伤
经历爱恋和欢愉
我用颤抖的声音为你歌唱
我用虔诚的心灵为你歌唱
葛晓敏
-
吃烧烤后吃根香蕉。烧烤类食品会产生较多的苯并芘等致癌物。最新研究发现,香蕉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苯并芘的致癌作用,保护胃肠。
吃得太油腻,喝杯芹菜汁。如果一餐中吃的油腻食物较多,喝杯糖分低、纤维素含量高的芹菜汁大有裨益。芹菜中的纤维素可以带走部分脂肪。
吃火锅后喝点酸奶。火锅汤温度高,配料咸辣,对胃肠的刺激大。吃火锅后喝点酸奶,可以有效保护胃肠道黏膜。此外,酸奶中含有乳酸菌,可抑制腐败菌的生长。
消化不良,饭后喝杯大麦茶或橘皮水。大麦中的尿囊素和橘皮中的挥发油,可增加胃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很有好处。
吃方便面后吃个水果。进食方便面后吃一点水果,如苹果、草莓、橙子、猕猴桃等,可以有效补偿维生素与矿物质的不足。此外,提倡煮食方便面。煮后的面条更柔软
-
在寒冷的冬季,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火锅了。而这种火煮的烹调方式,不用油烹调,是合乎健康理念的,只要在选料及蘸料上多加注意,可以说是既美味又健康。
选料最应该注意的就是均衡和适量,这是健康饮食不变的基本原则。均衡和适量最简单的检测方法就是“321”的比例,也就是淀粉类、蔬菜、肉的比例是3∶2∶1。粉条、面、饭属于淀粉类;叶菜类、菇类属于蔬菜;肉片、海鲜、丸子等属于肉类。挑选火锅料时可依此原则均衡摄取各类食物。
另外,还要注意的是,麻辣锅的辣油含量多、刺激性高,而清汤锅可用来煮易吸附油脂的叶菜类,降低油脂的摄取。鸳鸯锅也可降低刺激性,避免麻辣锅带来的肠胃不适。
摘自《北京社会报》
-
有句民谚:饭前喝汤,胜似药方。就点明了汤与饭两种食品的先后。吃饭前先喝几口汤,等于给消化道加了点“润滑剂”,使后来的食物顺利下咽,防止干硬食品刺激胃肠黏膜,从而有益于胃肠对食物的消化与养分的吸收,并能在某种程度上减少食管炎、胃炎等疾病的发生。水果,主要成分是果糖,可直接进入小肠被人体所吸收。而米饭、面食、肉食等含淀粉及蛋白质成分的食物,则需要在胃里停留一段时间。专家建议,人们就餐最好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汤→蔬菜→米饭→肉类,半小时后再吃水果。
-
健康并非天生,只要掌握十个秘诀,你也能增强免疫力,远离疾病。
1.把好口腔关。口腔卫生差会引发牙周炎,从而导致糖尿病或心脏病,因此把好口腔关是保证健康的第一步。
2.有一双干净的手。在感冒流行的季节,每天要多用肥皂洗手。正确洗手,还能预防其他传染性疾病。
3.多吃红苹果。红苹果、甘蓝以及绿茶中含有一种叫槲皮素的天然抗氧化剂,它能让人们在压力下增强免疫力。研究发现,连续5周通过红苹果摄入槲皮素的人,患呼吸道疾病的风险会降低40%。
4.社会交往要广泛。社会交往多的人患心脏病的少,寿命也更长。
5.每天动一动。锻炼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即便有病菌侵入机体,身体也会把它们统统歼灭掉。
6.睡眠要充足。睡眠好,代谢水平上升,能迅速地恢复免疫力。
7.情绪要乐观。研究显
-
品茶能修身养性,因而讲究健康保健的老人,将其视为一项不错的养生之道。但喝茶也分季节,冬天里,老人,特别是本就有些怕冷的老人,最好少喝茶。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说,老人冬天保暖并不能只集中在多穿衣服、少吹风上,吃喝上的注意也不能少。
不管是茉莉、菊花等花茶,还是龙井、碧螺春等绿茶都属寒凉,其中含有的一些物质可在挥发过程中带走体内的部分热量,从而导致体温下降。如果在冬季长期饮用,会使老人本就脆弱的肠胃雪上加霜,因受寒引发或加重各种疾病。
普洱等红茶虽然性温,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驱寒暖胃的作用,并助老人消化,但红茶喝多了,也会影响到体内的阴阳平衡,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杨力建议,老人冬季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