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左灌区位于磁河左岸,从横山岭水库引水,灵寿、行唐两县受益。1974年兴建,1977年干渠开通试水,连续3年配套,1980年基本竣工。磁左渠干渠长31.13公里;支渠17条,长70.4公里;斗渠236条,长94.4公里;主要建筑物763座,干渠、支渠防渗42.97公里。磁左灌区属跨县工程,因主要受益地区在行唐县,故地区委托行唐县管理。该干渠把沿线4座水库相串连,因此兼有灌溉、排涝、调剂水源之多功能。设计灌溉面积11.6万亩,实灌7.5万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行唐县联合灌区于1957年春,由岗头、伏流等6个受益村出工修建,从磁河左岸引水,当年受益。1958年扩建后,
-
八一灌区,位于元氏县中西部丘陵地带。从八一水库(中型)引水,受益范围8个乡36个村,设计灌溉面积8万亩。1959年春,八一灌区动工,年底竣工。总干渠长4.84 公里,最大引水能力为9.53立方米每秒。分干渠2条,长13.4公里;支渠 16条,长40.2公里。灌区配套建筑物261座。工程总量为581.3万立方米 ,用工695.5万个。总投资687.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99.7万元。灌区由于受水源限制,上世纪60年代平均年灌溉1—2万亩,到70年代初增加到3万多亩。1974年引岗渠通水后水源稳定,八一水库受到冬季补水之利,灌溉面积曾增加到10万亩。后来渠灌面积保持在6万亩左右。灌区农业连年稳步高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水利志)
-
1961年11月,行唐县口东灌区动工,1963年4月通水,9个公社,38个大队受益,灌溉面积6.25万亩。1972年2月进行改建,把原干渠抬高18.8米,1979年9月竣工,扩大灭旱面积2.5万亩。灌区水源为口头水库,干渠长29.84公里;支渠13条,长33.43公里;斗渠90条,长76.69公里;渠系建筑物1375座。合计完成工程量104.34万立方米,用工157.52万个。工程造价202.53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17.2万元。灌区受益面积6.3万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利用磁左总干渠,自横山岭水库向口东、口西两灌区配水500万立方米,把灵寿的水用到了行唐。这就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区域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资料来源
-
石津灌区位于河北平原中南部,主要灌溉滹沱河下游以南,滏阳河以西地区,控制耕地面积400万亩,有效灌面积250万亩。受益范围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三个地市,共14个县区158个乡,1467个村。石家庄地区在灌区上游,有藁城、晋县、深泽、辛集、赵县共72个乡525个村受益,灌溉面积86万亩。灌区的水源为滹沱河上游的黄壁庄水库和岗南水库(两库联合运用),黄壁庄水库库容12.1亿立方米。石津灌渠隶属河北省水利厅,由石津灌渠管理局主管。现灌溉总干渠全长134.7公里,首段设计流量100立方米/秒。总干渠以下有干渠、分干渠、支渠、斗渠和农渠,六级固定渠道。
1937年7.7事变后,日本侵略军侵占华北,为将华北的煤炭、粮棉运输出境,立意修建石家庄至天津的石津运河
-
民生渠
1920年7月,平山县烟堡村于从龙、王子达、马士荣鲁有风、孙凤岐等,联合修建民生渠,该渠自王庄(井陉县)村西冶河右岸引水。(《石家庄地区水利志》2000年2月第一版23页,)
兴盛渠
1920年,平山县东关村渠忠等联合东街、高村、胜伏、义平等村修建兴盛渠,历时三年,于1921年完工,渠长15.9公里。(《石家庄地区水利志》2000年2月第一版23页,)
修渠打井
1943年4月13日《晋察冀日报》报道,北岳区去年水利建设开小渠道256道,挖井1026眼,浇地3.7万亩。自1939年边委会公布《兴办农田水利条列》以后,在边区农林局和全体军民的努力下,五年来水利建设飞速发展,“变旱田为水田”的口号成为人民的实际行动。
永盛渠
1943年&
-
槐南灌区位于赞皇县槐河右岸,1958年11月,动工兴建。该渠从王小峪村北引水,沿槐河右岸东行,经南关、见守村到五马山东止,干渠长36公里。1959年4月通水,使30个村的4万亩耕地受益。1963年大水后,因整个渠被冲毁,而失去灌溉效能。百草坪水库建成后,1972年10月槐南渠重新修建,被成为赞皇县农业翻身的水利骨干工程。1974年11月竣工,主干渠长36公里;设计过水流量9立方米/秒;支渠13条,长103.7公里;干支渠建筑物829座。累计完成工程量257万立方米,用工826万个,投资878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40万元。有效灌溉面积9.6万亩,10个乡,91个村受益。
1979年12月15日至18日,
-
1966年11月,行唐县口西灌区动工,经过一年多施工,1968年4月竣工。该灌区位于行唐县中西部,从口头水库引水,至下阎庄乡西北部,引水流量3.3立方米/秒,控制灌溉面积4.7万亩。干渠全长42公里,支渠7条21.9公里,斗渠96条38.4公里,各种建筑物393座。合计完成工程量88.24万立方米,用工152.7万个,造价106.9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9.04万元。设计灌溉面积4.7万亩,实浇3.7万亩。因渠线处于风化破碎的白云岩区,渠道渗漏严重,影响灌溉效益充分发挥。
利用磁左总干渠,自横山岭水库向口东、口西两灌区配水500万立方米,把灵寿的水用到了行唐。这就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区域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资料来源:
-
1976年10月动工,初名民兵渠,是南平旺中型水库的配套工程,1977年4月初步通水至郭万井,后改为南平旺渠。1979年全部竣工,通水能力4立方米/秒,有4个乡35个村受益,设计灌溉面积6万亩,实灌4万亩。干渠总长20.5公里,支渠11条32.4公里。总工程量80万立方米,用工142万个,投资233万元,由于上世纪80年代持续干旱,水源受限,渠系未能充分运用。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水利志)
-
一、渠首
柏坡岭下锁蛟龙,滹沱河畔起涛声。
浪花飞溅三千尺,喷云吐雾永不停。
二、渠身
银蛇逶迤绕太行,汹涌澎湃日夜忙。
浸润山川披新绿,浇灌荒田变粮仓。
三、渠尾
万顷碧波藏林中,岸柳白杨郁葱葱。
崇山峻岭挡不住,高歌一曲入蟠龙。
四、冶河渡槽
一桥飞架贯东西,碧水滚滚波浪激。
巧夺天工彩虹现,降龙伏虎世称奇。
五、王常峪隧洞
莫道彩虹入云天,更有玉龙潜山涧。
塌方沥水何所惧,丰功伟绩代代传。
六、英雄颂歌
千军万马战旗红,富民伟业血铸成。
生死不顾青春献,流芳千古传美名。
-
引岗渠赞 上寨 王瑞云
窦王城西三寨连,梯田层层挂山川。
啥时引来清泉水,种地由人不靠天。
引岗修到三寨边,千军万马战犹酣。
东风轻吹翻麦浪,村村户户笑开颜。
群英渡槽赞
广漠河滩摆战场,千军万马修引岗。
群英渡槽长空架,柏坡活水送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