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81 谕纪泽(保定)
提示:曾国藩于同治七年七月二十日,奉命任直隶总督进京皇上召见,在途中给儿子纪泽写信。说明李鸿章创立上海、南京两处机器局,制造船炮,是国家富强自立的根本大计,功绩伟大,自己很赞成他的事业,想帮助他扩大规模。
李相[1]创立上海、金陵两机器局,制造船炮,为中国自强之本,厥功甚伟[2]。余思宏其绪而大其规[3],如添翻译馆、造地球[4],皆是一串之事。
同治七年十二月初三日
注解:
[1]、李相;指李鸿章。
[2]、厥功甚伟:他的功劳很大。厥,代词“他”的意思。
[3]、余思宏其绪而大其规:我想要发展他的事业而且要扩大他的规模。绪:前人的事业。
[4]、造地球:指造地球仪。
1407 谕
-
0093 致澄弟沅弟季弟(北京)
提示:道光二十七年(1847)六月二日,皇上破格提拔曾国藩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二品),给弟弟们写信,嘱咐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要轻易接受馈赠施舍,因为人情往往是钓饵,将来事情难于处理。
兄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我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将来若作外官,京城以内无责报于我者……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
道光二十七年六月二十七日
0104 致澄弟沅弟季弟(北京)
提示:道光二十七年(1847)六月二日,皇上破格提拔曾国藩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二品)。弟弟们已经长大要走入社会了,曾国藩在京城写信,教导弟弟
-
0732 致澄弟沅弟(安庆署中)
提示: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咸丰皇帝病死热河,慈禧垂帘听政,八月一日湘军攻下安徽省会安庆,十月十八日曾国藩奉旨督办江、皖、赣、浙四省军务,巡抚、提、镇以下文武官员皆归节制。在安庆给澄、沅二弟写信,对于八君子辅政,寄于中兴的希望。认为沅弟可能得到重用,要他注意增广学识,严砺操行。
沅弟信中决气机之已转[1],世运之将亨[2],余意亦觉如此。盖观[3]七月十七以后,八君子辅政[4],枪法[6]尚不甚错,为从古之所难[6],卜[7]中兴之有日。特余忝[8]窃高位,又窃虚名;遐尔观瞻[9],深以为惧。沅弟不特不能幅巾归农,且恐将膺封疆重寄[10],不可不早为之计。学识宜广,操行宜严,至
-
0215 致澄弟(江西省城)
提示:咸丰六年(1856)江南八府五十多州县在太平军的掌握之中。军势达鼎盛时期。八月四日--十月十一日,太平天国发生内讧。
此信谈到,一当官就骄奢,我要引以为戒。并说给其三女定亲,不必找名门富户,可找俭朴耕读人家。
近世人家,一入宦途即习于骄奢,吾深以为戒。三女许字[1],意欲择一俭朴耕读之家,不必定富室[2]名门也。
咸丰六年十一月初七日
注[1]、字:女子许嫁。
[2]、室:家。
0222 致沅弟(江西瑞州)
提示:曾国藩在江西瑞州军营给沅弟写信,教导他对绅士名流,贵在奖励,切勿指责。
用绅士不比[1]用官,彼本无任事之责[2]又有
-
1201 致澄弟沅弟(安庆)
提示:曾国藩九月一日由安庆登舟,七日到达南京。十月十三日接到谕旨,命令他到湖北镇压捻军,将两江总督大印交李鸿章。他又回安庆了,给澄、沅弟写信,告知乡试有关情况。
主考于初四日进城,初六日进贡院,乡试入场大约一万三千余人。
同治三年十一月初五日
1205 致澄弟沅弟(安庆)
提示:曾国藩于十一月十七日,奉旨又接了两江总督,又回到了南京。给澄、沅弟写信,告诉他们本次乡试情况。
余于十四日入闱[1]写榜,是夜二更发榜。正榜二百七十三,副榜四十八。闱墨[2]极好,为三十年来所未有。
同治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注[1]、闱:考试的地方或科举考试。
[2]、闱墨:科举考试的成绩。
1226 致澄弟沅弟(安庆)
提示:曾国藩同治四年五月三日又接到命令,到山东镇
-
0015 禀父母(北京)
提示:曾国藩,原名子城。于道光十八年(1838),会试取中第38名贡士,正总裁为穆彰阿,二人遂有师生之谊,嫌其名太俗,令其改名国藩。殿试取三甲第42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一等第二名,改庶吉士,入翰林院庶常馆深造。道光十九年(1839)腊月,进京应散馆考试。道光二十年(1840)四月十七日,庶吉士散馆,曾国藩考取二等19名,留馆授翰林院检讨。给父母写信,提到清军在浙江和英军作战失败,与汉奸有关,对汉奸的行为痛恨至极。
英夷滋扰以来,皆汉奸助之为虐。此辈食毛践土[1],丧尽天良,
-
0146 谕纪泽(湘乡家中)
提示:咸丰二年(1852)一月,兼署吏部左侍郎。六月曾国藩被任命为江西正考官,七月二十五日行至安徽太湖县的小池驿,惨闻母逝即回家奔丧守孝,八月二十三日到家。在湘乡家中给在京城的儿子纪泽写信,谈到自己回家后不用一个仆人,在乡间就要保持乡间的旧样子,不能有半点官宦习气。
我在家并未带一仆人,盖[1]居乡即全守乡间旧样子,不参半点官宦气习。
咸丰二年九月十八日
注[1]、盖:句首语气词。
0153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长沙军营)
提示:咸丰二年(1852)十二月十三日,湖南巡抚专差送到咨文。朝廷于十一月二十九日发出谕旨,命令曾国藩在本省帮办训练乡民、搜查土匪等务。咸丰三年(1853&
-
提示:曾国藩给澄、沅二弟写信,希望两位弟弟对自己所有过失时常予以指正,互相切磋,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让后代子孙除去骄惰之气,保持家族声望。
老年痛自惩责[1],思盖前愆[2]。望两弟于吾之过失时寄箴言。并望互相切磋,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要令后辈洗净骄惰之气,各敦[3]恭谨之风,庶几不坠家声耳[4]。
同治十年三月初三日
注解:
[1]、痛自惩责:彻底地处罚责备自己。痛:彻底地。惩:处罚。责:责备。
[2]、思盖前愆:想纠正前边的过失。盖:胜过;超过。愆:过失。
[3]、敦:敦促;督促。
[4]、庶几不坠家声耳:也许可以不败坏家里的名声。
-
提示:曾国藩给沅弟写信,鼓励他要咬紧牙关立志,不要因暂时的失败而灰心丧气。
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1],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2],另起炉灶,重开世界[3],安知此两番之大败,非天之磨炼英雄[4],使弟大有长进乎?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厉志[5],蓄其气而长其智[6],切不可苶然[7]自馁也。
同治六年二月二十九日
注[1]、袁了凡所谓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袁了凡所说的从前发生的种种事情譬如昨日已经死去。
[2]、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从今以后发生的种种事情譬如今日才生。
[3]、重开世界:重新打开局面。
[4]、非天之磨炼英雄:不是上天在故意磨练英雄。
[5]、务须咬交厉志:一定要咬紧牙关磨砺意志。
-
提示:曾国藩给沅弟写信,建议兄弟二人以后在动气之时,能够互相劝诫,保留倔强的一面,去掉忿激的一面,才能承担重任。
弟近年于阿兄忿激之时,辄以嘉言[1]劝阻;即弟自发忿激之际,亦常有发有收[2]。以此卜弟之德器[3]不可限量,后福当亦不可限量。大抵任天下之大事以气[4],气之郁积于中者厚[5],故倔强之极,不能不流[6]为忿激。以后吾兄弟动气之时,彼此互相劝诫,存其倔强,而去其忿激,斯可耳[7]。
同治三年六月十一日
注[1]、辄以嘉言:总是以好的语言。辄:总是;立即。
[2]、有发有收:能控制自己一发作就主动收敛。
[3]、德器:品德才能。
[4]、大抵任天下之大事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