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主编园地 > 《曾国藩家书》选注 > 五、齐家篇 > 内容阅读
在京初期

0027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北京)

提示:表示把教育培养弟弟们进步看作是自己对父母尽孝道的尺度。

余尝语岱云曰[1]:“余欲尽孝道,更[2]无他事,我能教诸弟进德业一分[3],则我之孝有一分,能教诸弟进十分,则我孝有十分,若全不能教弟成名,则我大不孝矣。”
道光二十二年十一月十七日

注解:
[1]、余尝语岱云曰:我曾经和岱云说。余:我.尝:曾经.
[2]、更:另外。
[3]、进德业一分:品德进一分。德业:品德。


0030  禀父母(北京)

提示:禀告父母自己认为,“家和则福自生”,如果能“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团结和气,家道就会兴旺,反之就会败落。

夫[1]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2],未之有也[3]。反是而不败者,亦未有也。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注[1]、夫: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表议论。
[2]、者:代词“的”。
[3]、未之有也:没有这样的。之:指示代词。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


0031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北京)

提示:曾国藩在京城给弟弟们写信,谈到兄弟之间要注意互相维护对方的声誉。

为人子者[1],若使父母见[2]得我好些,谓[3]诸兄弟俱不及我,这便是不孝,若使族党[4]称道我好些,谓诸兄弟俱不如我,这便是不弟[5]。
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

注[1]、为人子者:作为儿子的。
[2]、见:看。
[3]、谓:认为。
[4]、族党:古代一种居民组织,(一百家为一族。五百家一党),此意为乡里。
[5]、弟(ti):同悌,弟弟顺从兄长。


0032  禀父母(北京)

提示:向父母亲禀告自己答应弟弟们外出读书的详细原因,说明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兄弟和睦,认为兄弟和,即使穷民小户也会兴旺,兄弟不和,即使是世家宦族也会败落。

兄弟和,虽穷氓[1]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祖必败。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十九日

注[1]、氓(meng):老百姓。


0037  致温弟(北京)

提示:赞扬他说的在兄弟之间可以直接批评他的缺点,对父祖辈要用婉转的话语指出他们缺点。自己原来认为,自己的心是好的,有什么不可直接说他们的缺点呢?现在认识到自己错了。

信中有云“于兄弟则直达其隐[1],父子祖孙间不得不曲致其情”[2],此数语有大道理。余[3]之行事,每自以为至诚可质天地[4],何妨直情径行[5]?昨接四弟信,始知家人天亲之地,亦有时须委曲以行之者[6],吾过矣[7],吾过矣。
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注[1]、直达其隐:直接批评他的缺点。隐:缺点。
[2]、曲致其情:委婉地指出他的缺点。情:指缺点。
[3]、余:我。
[4]、至诚可质天地:我的心极诚可让天地作证。至:极;最。质:对质;质证。
[5]、何妨直情径行?:直接批评缺点有何妨呢?径:直往。
[6]、委曲以行之者:用委婉的方法做这件事。委曲:委婉。以:用。行:做。之:这。者:代词此指“事”。
[7]、吾过矣:我的过错了。吾:我。过:过错。矣:了。


0042  禀祖父母(北京)

提示:曾国藩在京城给祖父母写信,陈述自己急着要拿四百两银子馈赠亲戚族人的缘由,第一是想留下一部分债务先不还,防止盈极生亏。第二是因为各亲戚家都很穷,老人们在世之时已不多,现在不馈赠,将来必定会后悔。

孙所以汲汲馈赠者[1],盖有二故[2]:一则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3]之道。旧债尽清,则好处太全,恐盈极生亏[4];留债不清,则好中不足,亦处乐[5]之法也。二则各亲戚家皆贫,而年老者,今不略为次*[6]助,则他日不知何如。自孙入都后,如彭满舅曾祖、彭王姑母……已死数人矣,再过数年,则意中所欲馈赠之人,正不保何苦矣!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注[1]、孙以汲汲馈赠者:孙为什么急切地拿钱馈赠人呢。以:原因。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者:代词此指“人”。
[2]、盖有:大概有。二故,两个缘故。
[3]、持盈保泰:在富贵极盛时要小心谨慎,以勉招祸。盈:盛满。泰:平安。
[4]、恐盈极生亏:月亮圆了就该缺了。此为恐乐极生悲。
[5]、处乐:安排高兴。[6]、次*:依次;帮助。


0043  致温弟沅弟(北京)

提示:谈到自己为人处世的观点,太阳正午就要偏斜,月亮圆了就又会缺。认为君子应当守其缺而不敢求全。

日中则昃[1],月盈则亏,天有孤虚,地阙东南[2],未有常全不缺者……故兄但求缺陷,名所居曰《求缺斋》,盖求缺于他事,而求全于堂上,此则区区之至[3]愿也。家中旧债不能悉[4]清,堂上衣服不能多办,诸弟所需不能一给,亦求缺陷之义也。内人不明此意,时时欲置办衣物,兄亦时时教之。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注[1]、昃(ze):太阳西斜。
[2]天有孤虚:以十天干依次与十二地支相配为一旬,所余的两个地支称之为孤,与孤相对者称之为虚。地阙东南:(尚为查到)
[3]、至:极;最。此意为深切。 [4]、悉:全。


0045  禀父母(北京)

提示:谈到纪泽的婚事,认为儿女联姻应该寻求勤俭孝友的人家,不愿意和富宦人家联姻,以免使子弟滋长奢侈懒惰的习气。

男[1]之意,儿女联姻,但求勤俭孝友[2]之家,不愿与宦家结契联婚,不使子弟长奢惰之习 。
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

注[1]、男:儿子。
[2]、孝友:孝顺父母,家庭邻里团结。


0058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北京)

提示:曾国藩在京城给弟弟们写信,谈到不愿与常家联姻的原因是担心常家的女儿有宦家骄奢习气,乱了曾家的家规,引诱子弟们放纵。

常家欲与我家结婚,我所以不愿者,因闻常世兄最好恃父势作威福[1],衣服鲜明,仆从煊*赫[2],恐其家女子有宦家骄奢习气,乱我家规,诱我子弟好佚耳[3]。
道光二十四年十二月十八日

注[1]、恃父势作威福:依靠父亲的权势作威作福。恃:依靠。
[2]、煊*(xuan)赫:夸耀地位显赫。
[3]、好佚:喜爱安逸.耳:语气词,表示肯定.


0066  禀父母(北京)

提示:谈到家中用度应坚持节俭,而对邻里要大方。

家中近日用度何如?男[1]意有人作官, 则待邻里不可不略松,而家用不可不守旧。
道光二十五年六月十九日

注[1]男:儿子。


0086  致澄弟沅弟季弟(北京)

提示:妯娌有不和现象,望弟弟们以身作则,力变此风。

九弟信言诸妯娌不甚相能[1],尤望诸弟修身型妻[2],力变此风。若非诸弟痛责已躬[3],则内之气象必不改,而乖戾之致咎[4]不远矣。望诸弟熟读《训俗遗规》、《教女遗规》,以责已躬,以教妻子。此事全赖澄弟为之表率,关系至大,千万千万!不胜嘱切之至!伏惟[5]留心自反为幸。
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十二日

注[1]、能:和睦。
[2]、尤:特别。型妻:给妻子做出榜样。
[3]、已躬:自身。
[4]、乖戾:不合情理。之:虚用。致咎:招来罪过。
[5]、伏惟:伏,下对上(多用于对皇帝的敬词)。惟:考虑。

 

上一篇:在京后期
下一篇:没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