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夜,阅子序诗经说,学有根抵,其用意往往得古人深处,特证据太少,恐不足以大鸣于世耳。
咸丰八年十一月初四日,公元1858年。
55、夜,因眼蒙不能作事,默念本朝博学之家,信①多闳②儒硕士,而其中为人者多,为己者少。如顾、阎并称,顾则为己,阎则不免人之见者存。江戴并称,江则为己,戴者不免人之见者存。江戴并称,江则为己,戴则不免人之见者存。方刘姚并称,方、姚为己,刘则不免人之见者存。其达而在上者,李厚阉、朱可亭、秦味经,则为己之数多,纪晓岚、阮芸台,则不免人之见者存。学者用力,固宜于幽独③中,先将为己为人之界分别明白,然后审端致功
-
52、早,习字一百,读书十叶。饭后至晏同甫处会课。作诗一首,写折二开,批何年伯文数首。夜归,至小帆处商事。读书十五叶。记茶余偶谈一则。
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十五日,公元1844年。
53、至正大光明殿考差。寅正进场。四书题“其未得之也”至“无所不至矣”。经题“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诗题“赋得‘君臣一气中”’,得“公”字。未正三刻,三艺作完,写至戌初始毕。是日,场屋搜出李汝峤、佟元,交刑部治罪。李则曾在上书房行走,且曾任山东学政①者也,尤为可惜。
道光二十四年四月十六日,公元1844年。
注解:
①学政:清代提督学政的简称,也称督学使者、学政使,俗称大宗师、学台。入选由翰林官及进士出身的部院官中选派。三年一任,掌
-
早饭后清理文件,阅通鉴二百十九卷。旋又阅一遍,将大事录识一二。将年终密考单一核。中饭后阅本日文件。钱子密来一谈。语次①,余右脚麻木不仁。旋即发颤,若抽掣动风者,良久乃止。
同治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于金陵,公元1872年。
注解:
①、语次:说话间。
早饭后清理文件。坐见之客五次,黄昌岐、易笏山谈均久。阅二程①全书。中饭后,刘仲良来久谈。阅本日文件。申刻出门,至城外迎接苏赓堂河帅。在途中已觉痰迷心中,若昏昧不明者,欲与骄旁之戈什哈②说话,而久说不出。至水西门官厅,欲与梅小岩方伯说话,又许久说不出。如欲动风者然。等候良久,而苏赓翁不至。又欲说话而久说不出,众人因劝余先归。到署后,与纪泽说话,又许久说不出,
-
癸未初春,同友人寻访韩侯祠遗址。当地人言:“韩侯祠遗址就在西土门村西引岗渠人民渡槽上首之土岗上,引岗渠从中间穿过。祠堂早已残破无存,修引岗渠之后,这里先辟为果园,后改为粮田。数不清的韩信碑历经沧桑数百年,有的被充作垒墙之用,有的被埋于地下,七十年代初修引岗渠又占用不少,现在一块也没有了”。笔者面对遗址和青青麦田、滚滚流水,百感交集,思绪万千。回家后搜肠刮肚,学作古诗一首。
韩侯古祠无影踪,昔日荒岗苗青青,
英雄残碑不复在,惟有渠水哽咽声。
注:“残碑”一词,来自邑人杨睿的八景诗,有“残碑剥落遗韩庙”句。杨睿系明朝宏治年间戊午科举人,后累官寺丞。(1985年版县志297、387页)
-
癸未初春叔父栓塞,常骑自行车回去照料,犹发寻梦(过去的事)之情,遂学诗一首。《寻梦》:
昔日求学徒步行,早迎朝霞晚披星,路旁草木沙沙响,伴我默默读书声。
半生工作在乡间,骑车行走多安然,三同喜结丰收果,男女老少笑开颜。
自从有了一三〇,诸多毛病遂发生,常在河边不怕水,时时刻刻怕整风。
今日寻梦回故乡,忆起当年种田忙,我本村社农家子,何须疯癫何须狂。
-
1996.5.26
遥望封龙入九重,古木参天习习风。
高楼深处虽有绿,不及深山苍翠中。
-
一心为公 忍辱负重 为党为民心无愧;
终生报国 自强不息 兴教兴农业有成。
谢树坤撰 李学清书 1998.8.26
-
2004年冬,叔父病逝,心情沉闷,回首往事,百感交集,草诗一首。一路西风冽,门首雪霏霏,严慈大梦早,亚父又西归。
-
2004年秋,一天早五点醒,展转翻侧,得小诗一首:
晨练太极映朝霞,日坐书房乱涂鸦,
晚绕绿茵伴明月,茶余庭台学养花。
登山散步时思续前诗
晨登西山观莲花,日骑双轮走天涯,
晚看京剧音配像,茶余上网访百家。
-
惊闻封龙怒吼声,噩耗蟠龙悲泪倾。
燕南诗坛失巨匠,赵北文苑走精英。
千呼万唤难遂愿,回肠九转愁苦情。
君去英年空留我,奈何桥上等乃兄。
200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