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头发干枯”,是指头发因失去水分和油脂的滋润而导致头发干枯易折断、发尾出现分叉的现象。专家提醒,预防头发干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合理的饮食营养
常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A、维生素B的食物,如核桃、芝麻、大枣、胡萝卜、青椒、菠菜、韭菜、油菜等。多吃水果、动物肝脏、蛋黄、鱼类以及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品。
(2)少吃糖及脂肪类食物
常清洁头发,减少大气污染对头发的损害,不用碱性过强的洗发精,洗发后使用合适的护发剂。
(3)不过勤地烫发
一年最多2次,当发质状况较差时,不能烫发、染发。尽量不用电热吹风吹头发,若使用,吹风温度要尽量低,吹的时间尽量短,距离应保持在20~ 30厘米。
-
专家指出,女性在“三期”(月经期、妊娠期、更年期)怎样锻炼,很有讲究。
(1)月经期
只适宜进行一些较缓和运动,如原地投篮、托排球、打乒乓球、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这类运动的好处是:可给人以欣快感,有利于减轻心情烦躁、易于激动等不良情绪,是一种松弛性健身运动:运动中能借以改善血液循环,对子宫起到轻柔的按摩作用有利于经血短暂排出,从而减轻经期小腹胀痛、下坠等不适感,又是一种“治疗性”运动。
(2)妊娠期
应该说,适当运动对整个妊娠期妇女都有益处,但也应区别对待。
(3)更年期
这是所谓的女性“中年危机”阶段。运动的原则是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宜参加一些形式活泼
-
防流感:维生素C+铜
服用维生素C究竟能否预防流感,关键在于人体内是否有足量的铜。奥妙在于铜离子可积聚在流感病毒表面,为维生素C提供攻击的“靶子”,从而置流感病毒于死地。
因此,在流感盛行时,除了要服用一定量的维生素C,还需多吃些含铜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芝麻、豆类等。英国药物学家将两者称为预防流感的最佳搭档。
-
防心脏病:苹果+茶叶
荷兰医学研究者认为,苹果、洋葱、茶叶可保护心脏,能减少心脏病的发病率,主要是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剂。
资料表明,饮食中的黄酮类物质主要来自于苹果、洋葱和茶叶,凡坚持每天饮茶4杯以上的男子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可减少45%,吃1个苹果以上者则减少一半。
-
防中风:菠菜+胡萝卜
美国一份研究报告披露,每天吃一定量的菠菜和胡萝卜,可明显降低中风危险。
这份报告显示,每天吃一份菠菜的女士比一个月吃一份者,中风危险降低了53%,每天吃一份胡萝卜者比不吃者低68%。这主要得益于胡萝卜素,它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防止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积结,保持脑血管畅通从而防止中风。
-
防缺钙:豆腐+鱼类
豆腐煮鱼,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可预防骨质疏松、小儿佝偻病等缺钙现象。
这是因为豆腐含有大量钙元素,若只吃豆腐,人体对钙的吸收率会很低,但与富含维生素D的鱼肉一起吃,就可大大增加钙的吸收与利用。
-
防胃癌:叶酸+硒酵母
英国医学专家最近宣布,叶酸和硒酵母均具有防胃癌的作用。多种绿叶蔬菜、菌菇、动物肝肾等,都是叶酸和硒元素的“富矿”,不妨多吃。
-
生气动怒在情志变化中是重要的致病之源,传统医学有“百病皆生于气”之说。中医认为“大怒伤肝”、“怒则气上”,生气动怒会引起脏腑功能失调,使气机升降紊乱,气血运行失于流畅,引发各种疾病,严重时则会导致“气死人”的事情发生。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试验:收集人们在不同情绪状况下呼出的气体,凝结成水,结果发现,当一个人在心平气和时,他呼出的气变成的水是澄清透明无色的;而悲痛时水里则有白色沉淀;生气时则有紫色沉淀。然后爱尔马把人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就死了。人生气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生气时人的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分泌物比任何时候都复杂,都更具毒性。
研究认为,嫉妒心强及容易动怒者
-
黄涓 (2007-11-29)
茶的多种保健功能,近年来一再被医学界证实,包括预防癌症,尤其是对由化学物质诱发的食管癌、结肠癌、肺癌、口腔癌和肝癌都有预防作用。
同时,茶也能有效消除自由基,预防因体内自由基过多而引起的疾病例如中风、心脏病、关节炎、糖尿病、免疫力降低、老化、疲劳,以及癌症等慢性病。
饭前饭后不宜大量饮茶
最近中国福建农林大学潘锦山博士在“海峡两岸茶叶论坛上”针对保健问题,发表了喝茶的正确方法,他认为,喝茶方式或是喝茶习惯不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潘锦山博士提出的饮茶方法包括饮茶量、茶叶的选择、饮茶时间、饮茶禁忌等方面。
在饮茶量方面,他认为,饮茶量要适量。一般健康成年人,平时又有饮茶习惯的,每日饮茶量应在12-15克之间,同时分三次至四次冲泡为宜,对于体力
-
18岁以下少年儿童 饮食指导新准则公布
蔡慧玲 (2007-11-28)
保健促进局推出新的儿童与少年饮食指导准则,清楚列明18岁以下儿童每天所需的摄取分量,让儿童与少年吃得更健康。
研究显示,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糖尿病和某种癌症同个人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而人们的饮食习惯往往在5岁以前就已经形成。因此,儿童的饮食可能直接导致出现超重、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症状,直接影响成年后患上这些疾病的可能性。
保健促进局希望推出新的儿童与少年饮食指导准则,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更好的指引,从小灌输健康的饮食习惯。
在外用餐者日多推出准则有必要
另一方面,新加坡人的饮食习惯正在改变,越来越多人更常在外头用餐、或使用更多经处理的包装食物,因此推出饮食指导准则更加迫切。
过去,保健促进局是延用1995年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