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程走西安,掠过一望无际的西北戈壁,穿过甘南、陕西的深山来到西安。
在这里游览了西安世博园,和兵马俑,在回来的火车上遇到了在西安落户的一个邢台人,他说西安办世博园不成功,没法和昆明、广州世博园相比,不过游览的人真不少。回想起莫高窟的人群,真正欣赏美景,品味文化者有几人,大都不是潜心文化艺术的思考,而只是听听里边的愚昧的故事,有些人和我一样看看红火热闹,来过这里就是了。
25日晚上坐西安至长春的列车,一路无话,第二天10点30分准时到达石家庄,结束了这次西北之旅。
去时走太原到乌鲁木齐3174公里,回程经西安到石家庄3491公里,间或乘公交车近1000公里,有的走在白天
-
一觉醒来,车行1282公里,到达兰州地面,我们稀奇地看到,黄土高原的片片农田均匀地撒满了小石子,经过我们分析,那可能是瓜田,为了不使瓜被水泡,或许也更加甘甜。
19日,7点40分,到达兰州,上午游览中国的母亲河——黄河,黄河在兰州市穿城而过,把一个兰州市分成河南河北。黄河岸边古老的水车和羊皮筏,把我们带到了那个遥远的世界;黄河母亲雕像,展现了母亲河的魅力;后来命名的黄河第一桥——中山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沧桑。
-
张建荣,鹿泉市城关三街人,1925年农历九月出生,初小毕业,在职自修初中学历。青少年时期在获鹿县城顺城关鞋铺做鞋,1947年10月在石家庄被服厂参加工作当做鞋工人,不久提为干部。194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半年后转正任支部委员。1952年11月,调到石家庄市委当组织员,后提为组织部副科长。1960年3月地市合并后(1961年5月又分设)任地委组织部副科长。1962年7月调到获鹿县委组织部任副部长,组织部长空缺,主持组织部工作。1965年春天,参加列席常委,先后在北新城和宜安村蹲点。1967年后半年文革开始后挨轻微批斗,1968年12月到县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农工组任组长。1970年2月任永壁公社革委会主任,公社党委成立任党委书记。1971年1月第三次党
-
关于引岗渠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高庚提供的线索,顺蔓摸瓜,我访问了赵长根同志,经过两次座谈整理出如下材料。
赵长根说,引岗渠之所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经久不衰,有这样强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赞扬,是因为它是一个民心工程。这项工程议论了很久,上下反复讨论,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程。
赵长根,石家庄市振头人,1931年11月26日出生。1948年8月参加革命,194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因为市县区划变更,赵长根同志于1960年10月从石家庄市来到获鹿县到大河公社(大公社)任主任、副书记,1961年春,公社划小以后,任大河公社党委书记。1962年2月任公安局副局长。1964年秋
-
郑晓亮
柳条湖事件
九·一八事变纪念馆
2011年09月16日15:55 资料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八十年前的今天,九·一八事变爆发。纪念九·一八事变,有如下三个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牢记历史。日本侵略者武力抢夺东北领土和中国东北主权十四年,这既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也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斗争史;为什么日本侵略者敢于侵略并入侵得手,国内因素、日本因素和国际环境;教育国人特别是年轻一代以此懂得珍惜和平珍惜生命,奋发有为报效祖国,富民强国,使任何敌对国家势力不敢对祖国有侵略野心。
第二,警示当代。历史有许多经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强大,强大靠自强靠发展;无知愚昧也要被挨打,必须学习科学,学习科学靠自觉靠
-
王道生 艾青青
2011年09月13日07:54 来源:《北京日报》
西柏坡村口矗立的雕塑
参观的党员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前重温入党誓言
在这里,我们耳边再一次响起新中国的缔造者、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有关“赶考”的警语,不能不回首沉思从这里开始、仍路途漫漫的“赶考”征程……
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这是当年在这一带广为传唱的歌。
2002年12月5日,西柏坡纪念馆的讲解员又动情地给胡锦涛和他的同事们唱起了这首悲壮的歌。胡锦涛总书记静静地听着这歌声,眼睛看着巨幅照片上那望不到尽头的推着小车、挑着担子运送粮食物资的老百姓队伍,那是一种怎样的情景啊!
在西柏坡廉政教育馆的展厅里有一块大展牌,上面展示着三大战役中人民群
-
原《志》大事记从“1969年4月石家庄地区水利部门负责人召集平山、获鹿、元氏三县革命委员会领导和水利部门负责人会议,研究确定引岗渠的勘测设计”开始,我们总觉得这么大的工程,在此之前肯定会有大量的工作,肯定会有一个过程。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两次访问老水利代科长高庚,得到了下面的资料。
1965年春末,随着源泉渠引水量逐步减少,获鹿县出现水田变旱田的现象,在县水利部门多次向地区水利部门征询应对措施时,从地区水利局专业资深的副局长周洪烈那里得知岗南水库大坝右下边留有泄水洞,可以作为渠道输水口。
1965年秋后,获鹿县水利科高庚等在向县领导王明杰、韩增志汇报完滹沱河滩地改造后,问他们还有什么事,他们根据水利老职工和技术人员的意见提出为解决山区丘陵缺水问题,从岗南水库引水的建议,当时县领导没有表
-
月是中秋明,月是中秋圆。然而,月亮有阴晴圆缺,而人的健康状况与月亮的盈亏也有密切关系。中医认为,每当月亮圆满的时候,就会海水西盛;人也血气充盈,肌肉壮实,皮肤致密,毛发坚硬,皮脂多而表固。在这个时候,即使遇到贼风侵入人体,也是浅而不深的。同时,由于气血旺盛,切勿大补大怒等,如不注意解压养心,恐生中风、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相反,到了月亮亏缺的时候,就会海水东盛,相应地人也气血转虚,体表气血少,外形虽然如常,但肌肉消减,皮肤弛缓,腠理开泄,毛发摧残,肌肤的纹理疏薄,皮脂剥落。在这个时候,若遇贼风
-
引岗渠之所以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获鹿人民祖祖辈辈治水的继续,是水利战线上的干部职工、技术人员多少年的摸索,是几任领导多少干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集中技术人员和人民群众的意见的决策,是获鹿人民5年艰苦创业的结晶。
引岗渠在修建过程中,出现很多感人的事迹。特别是缑书记杜英杰书记那一班人,顶着压力,冒着丢官罢职的风险,扛着这个事。他们整天长在工地上,没明没夜地干。他带领全县干部拉小车送水泥、送石头的事没有录像,没有广播,全县人民都知道了,而且过去三十多年了,人们还历历在目,如同昨天。这就是政声人去后。中层感人的事也很多,
-
张占吉不会用电脑,用纸笔修改,经过一年半的时间,在我的草稿的基础上又重新写了一遍。
2005年4月,张占吉拿出了一半,到年底才全部写完,他写了两年多。张书亭看后,不完全满意,也不想再推翻了,他开始下功夫,我和张占吉的修改意见都给他说,让他决定取舍。起初想在2006年春天出书,张书亭一下水就不由自主了,不但修改,有时也去搜集资料,充实内容。经过大家一年多翻来覆去的修改,到2007年夏天才算基本定稿。
2007年9月,将书稿修改完毕交付交印刷厂,在印刷厂又经过反复校对和磋商,年底才出了书,书到我们手力已经是2008年1月26日。这样,从2000年冬天开始,到2007年冬天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