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聚焦制约发展的最突出矛盾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2014年8月13日
石家庄报讯 (高致国 冯战平) 为什么鹿泉能从西柏坡引来一渠清水,而没有用好“两个务必”的活水解决好干部作风问题;为什么有好的经济基础,而不能发展得更好更快;为什么曾经是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市,而没有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走在全国最前列;为什么有好的区位优势,没有充分利用?连日来,鹿泉市在广大党员干部间开展“鹿泉四问”大讨论活动,激发党员、干部干事热情。
40年前,鹿泉人民在形势极端复杂、物资极度匮乏的情况下,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修建了一条“引岗渠”,创造了“群众路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治水”的“引岗精神”,成为鼓舞全市人民团结奋进、加快发展的
-
01、石井(Shi jing),位于鹿泉市城区西北部,属山区村,南临太平河(支流),北靠卧龙山。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5 公里。
全村851户,2837人,其中男性1413人,女性1424人;耕地4131亩,林地1450亩,土壤壤质属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7年9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8年4月建立党支部。
石井,明嘉靖《获鹿县志》记载为石井乡。村名取自村中古井。古井有三,名曰大井,小井、冒股泉。原为驻军和石家庄市水泥厂主要水源,有“万古清泉石井”的赞语。最初该井泉水可直涌井口,今水位己下降数米,但仍保持久旱不竭。
-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2014年8月8日
几十年前,走进获鹿县城南门(和薰门),还可以看到一座高大的石牌楼,这是为明朝隆庆五年时中进士、官至四川右布政使的崔应麒所立。
崔应麒少年即颖悟非常,酷爱读书,能吟诗作律,后来能光门耀宗,这与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据说,崔应麒的母亲很贤惠。一天夜间,他母亲在睡意朦胧中,梦见有两个女子跟随一只神兽麒麟,上坐一白胖小儿,进入家中,两个女子言道:“奉送子观音之命,将此小儿送于你,日后定能显赫,我们去也。”言毕不见。
时隔不久,其母即怀孕。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看着呱呱坠地的婴儿,想起梦中麒麟送子,应了梦
-
八一建军节到来之际,我们不要忘记为鏖战引岗做出贡献的解放军指战员,八〇师官兵和民工并肩战斗,在王常峪隧洞战沥水、斗塌方的事迹;空军某部官兵在工地参加劳动、为工地运送沙子,特别21厂为工地贡献优质木材,解决土塔吊抱杆之难题;劳改队水泥厂千方百计满足引岗工地所需水泥问题……。总政话剧团派出“心连心艺术团” 著名艺术家到工地演出。老将军到引岗工地视察,解决大批钢材、木材和机械问题。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
那是1969年秋后,一天下午队长派活时,宣布了一个命令,“民兵正排长翟焕成带队,翟换牛,翟志国,翟义良,韩新昌,我和翟聚娥,翟文秀,翟素贞组成9人民工队,今下午回家准备,明天上路"。我们队几乎都是一个家族,焕牛又是队里受人尊敬的长辈。第二天,我们心情踏实地背着铺盖卷步行40多公里到了获鹿西北方向的东焦村。
到哪里我姐四个住在一个农户家, 哪时因房间很小,我姐四个只能紧挨着躺下。翻身必须喊:“一二脸朝西”,随后就是我们咯咯笑声,看起来很逗乐,其实对我们休息很不利。不过出门在外不容易,我们都默默忍受着。每天天刚蒙蒙亮,听到嘹亮的军号时,我姐妹四个就起床ÿ
-
今年,是引岗渠通水四十周年,鹿泉市的文人墨客和农民书画爱好者,又兴起了引岗文化创作热。最近,七十二岁的农民书画爱好者李润海创作的《引岗神韵》——引岗渠标志性工程冶河渡槽大型油画问世。他说这是向参加、支持、关心引岗渠建设的人们和在施工中壮烈牺牲的太行儿女献上的一份厚礼。
2014年7月28日快乐老年报13版登载,这是画家李润海和引岗渠的荣幸。
剪报画作中间那一幅
-
2014年7月23日下午,鹿泉市委举行“传承引岗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绿色崛起”——引岗渠通水四十周年(1974——2014)报告会,鹿泉人民会堂座无虚席。报告会是在鹿泉市委专题生活会以后,总结出学习毛泽东的“两个务必”不够,七十年代修建引岗渠的伟大壮举和总结的引岗精神,是学习“两个务必”的最好教材。做出了“传承引岗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绿色崛起”的决议。报告会开始,首先让大家看了电视台制作关于引岗渠的专题片,然后由四位讲解员和主持人,满怀激情地讲解了引岗渠的修建过程,和原获鹿县委书记缑增福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感染力很强。与会的同志听得非常认真,有的激动地掉下眼泪。最后现场采访了原获鹿县引岗渠施工团政委、党委书记徐静和副团长贡承顺,他们谈到在修建引岗渠中,最难于忘怀的是县委的全力支持和缑书记亲自带领机关干部拉上小拉车往工地送水泥、送料石的模范事迹。谢树坤谈到,他之所以写引岗渠,是因为这是鹿泉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今天的报告会是一堂生动的群众路线教育课。 &nbs
-
鹿泉市委在党的群众该路线中,提出传承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修建引岗渠当中创造的引岗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绿色崛起。2015年7月25日,鹿泉市电视台副局长王文进等一行,和《水从柏坡岭下来》的作者之一、《河北引岗渠》网站主编谢树坤,驱车90公里,来到大山深处滹沱河边凤凰山下的凤山沟,采访修建引岗渠那个年代的获鹿县委书记缑增福同志。当年的老书记,不仅带领获鹿人民艰苦创业,修建引岗渠,改变了获鹿的面貌,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而且离休以后,在自己的家乡,绿化荒山,进行了第二次创业,他艰苦奋斗,终身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鹿泉市电视台王文进副局长等和谢树坤采访老书记缑增福同志 王文进和缑书记交谈 缑书记和大家合影 缑书记和大家合影 大家参观、拍摄了他绿化的荒山。 鹿泉市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