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2014年9月1日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专题报道
核心提示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在这一伟大的日子即将来临之际,我市88岁高龄的抗日老战士邢燕同志为本报撰稿,回忆了日寇统治下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在我省保定、石家庄等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展现了我抗日军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在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之际,邢老在文中警告日本右翼势力,要深刻反思历史,向受害国人民道歉;不要再蓄意挑起事端,妄图为军国主义招魂。他也希望我们的子孙和青年一代,千万不能忘记国耻家仇,要以史为鉴,奋发有为,努力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撰稿/邢燕 整理/闫崇辉
1937年10月10日,日寇侵占石家庄后,广大群众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
被陈永贵称赞为“中国的第二条红旗渠”的引岗渠,通水至今已经四十年了。望着一渠碧水,流淌在鹿泉的沃野良田,别有一番甜蜜在心头!有诗为证:
红光隧洞领渠端,心近柏坡起步宽。
百里盘旋山淌绿,层波奔涌地生鲜。
当年鏖战何曾苦,旧地重游分外甜。
一寸凿通功万丈,笑谈引岗有深缘。
1970年冬天,引岗渠第一洞——红光(霍北庄)隧洞,开工已经一年了。根据施工进度形势,负责工程任务的城关公社按照引岗施工团的调度,发出了增派援军的动员令。我荣幸地站在四街大队的舞台上,当着众乡亲的面,戴上大红花,享受大家的掌声。第二天下午趁了一辆破拖拉机,风风火火赶到驻地平山县朱豪村,第三天就披挂整齐上了工地。那时,
-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年8月25日燕赵晚报B06版 2014
“民国石家庄的城市往事”系列报道之二十
裕庆火磨公司设计的双鹿牌商标图案初稿
核心提示
由于石家庄形成了区域性农产品买卖交易中心的缘故,在20世纪20年代,涌现出了一批中小型面粉加工厂、榨油厂、鸡蛋加工厂等企业。1920年12月28日正式开业的裕庆火磨公司,是石家庄第一家机器面粉加工厂。该公司花费大洋7000元,从天津建安铁厂购到3架自制磨面机器,该公司位于煤市街,共集资3万元,股东有六位,合计15股。该厂生产的面粉种类有三种:甲鹿牌裕字面粉、乙鹿牌庆字面粉、丙鹿牌公字面粉。据《石家庄市粮食志》记载,当时该厂日产面粉500袋。约在20年代中期,裕庆面粉股份有限公司改组成为聚丰机器面粉公司。1936年1月,聚丰机器面粉公司与永记公司签订租赁合同&
-
02、北薛庄(Bei xue zhuang),位于鹿泉市城区西北部,属山区村。南临莲花山、抱犊寨,东临沿山公路,北薛庄道口距鹿泉市城区中心4.3千米。
全村158户,524人,其中男性275人,女性249人;耕地979亩,林地3249亩,土壤壤质属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2年10月建立党支部,同时建立村人民政权。
明万历年间,获鹿县东关薛姓迁来立庄,取名薛家庄,为与先期迁往西部的薛家庄(今西薛庄)相区别,定名北薛家庄,久经演化成为北薛庄。
-
太平河南岸的幸福桥头有一座建造于三十年前的“引岗渠纪念碑”,古朴挺拔的六柱碑亭带着历史的沧桑矗立在青石台阶之上,碑身正面是六个行书大字“引岗渠纪念碑”。
站在引岗纪念碑前,我仿佛看到了1969年引岗渠开工的那段动人心魄的陈年往事。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从小时候懵懂记事开始我就知道,引岗渠是鹿泉历史上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
水是生命之源。自古以来,鹿泉市十年九旱,缺水一直是鹿泉人民亟待解决的重大难题。我们有着一个响亮的引以自豪的名字鹿泉,源于韩信带领的三军将士缺水,射白鹿得清泉的故事。这个城市名称来历的故事世代相传,也告诉我们水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老百姓的饭碗。兴修引岗渠就是在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什么是大事?这就是鹿泉人民最紧要、最重要的事。
翻开《水从柏坡岭下来》这本书,我的思绪随着作者回到了
-
绵延的引岗渠,流着梦,流着歌,盘旋在太行山麓,滋润着广袤的乡土,牵动着人们的畅想。有人说,引岗渠是一条玉带,缠绕着红花、绿树、青纱;有人说,引岗渠是一条飞龙,舞动着碧浪、金波、彩霞;有人说,引岗渠是飘落的银河,涌流着故事、传奇、神话;有人说,引岗渠是拨动的琴弦,奏响着欢乐、幸福、繁华;有人说,引岗渠是奔腾的血脉,滋养着城镇、乡村、人家......做为亲身参加过引岗渠会战的一员,我说,引岗渠是一种永不磨灭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鹿泉儿女,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