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7月23日下午,鹿泉市委举行“传承引岗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绿色崛起”——引岗渠通水四十周年(1974——2014)报告会,鹿泉人民会堂座无虚席。报告会是在鹿泉市委专题生活会以后,总结出学习毛泽东的“两个务必”不够,七十年代修建引岗渠的伟大壮举和总结的引岗精神,是学习“两个务必”的最好教材。做出了“传承引岗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绿色崛起”的决议。报告会开始,首先让大家看了电视台制作关于引岗渠的专题片,然后由四位讲解员和主持人,满怀激情地讲解了引岗渠的修建过程,和原获鹿县委书记缑增福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感染力很强。与会的同志听得非常认真,有的激动地掉下眼泪。最后现场采访了原获鹿县引岗渠施工团政委、党委书记徐静和副团长贡承顺,他们谈到在修建引岗渠中,最难于忘怀的是县委的全力支持和缑书记亲自带领机关干部拉上小拉车往工地送水泥、送料石的模范事迹。谢树坤谈到,他之所以写引岗渠,是因为这是鹿泉人民发自肺腑的心声。今天的报告会是一堂生动的群众路线教育课。 &nbs
-
鹿泉市委在党的群众该路线中,提出传承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修建引岗渠当中创造的引岗精神,践行群众路线,推动绿色崛起。2015年7月25日,鹿泉市电视台副局长王文进等一行,和《水从柏坡岭下来》的作者之一、《河北引岗渠》网站主编谢树坤,驱车90公里,来到大山深处滹沱河边凤凰山下的凤山沟,采访修建引岗渠那个年代的获鹿县委书记缑增福同志。当年的老书记,不仅带领获鹿人民艰苦创业,修建引岗渠,改变了获鹿的面貌,被誉为焦裕禄式的好干部。而且离休以后,在自己的家乡,绿化荒山,进行了第二次创业,他艰苦奋斗,终身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鹿泉市电视台王文进副局长等和谢树坤采访老书记缑增福同志 王文进和缑书记交谈 缑书记和大家合影 缑书记和大家合影 大家参观、拍摄了他绿化的荒山。 鹿泉市电视台
-
石井乡〔Shi jing xiang〕,紧邻鹿泉市城区西北部,属山区乡。1996年1月,乡镇合并没有变化。
该乡境域东与获鹿、大河两镇毗邻,南与白鹿泉乡接壤,西与井陉县以山为界,北与宜安镇相连,总面积45.52平方公里。
该乡辖石井、北薛庄、岸下、栈道、张庄、东庄、封庄、黄岩、天井沟9个行政村。全乡3533户,11830人,其中男性6048人,女性5782人;土地20175亩,林地27437亩。
该乡石灰石资源丰富,栈道苹果远近闻名。采石、玛钢两大产业初具规模。他们正在利用新型采矿技术发展采矿业;同时正在应对玛钢业新技术、新材料的挑战,发展、壮大玛钢产业。
2005年度,工农业总产值完成6.04亿元,经济总收入实现6.79亿元,财政收
-
董春玉,男,1940年出生,鹿泉市城东桥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就读于石家庄艺校,六十年代于河北省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学院肄业。先后任鹿泉市师范学校美术教师、讲师、高级讲师,鹿泉市教育局美术教研室教研员,现任鹿泉市老年大学高级讲师。美术作品“情洒山乡”、“鹿泉春晓”,连环画“闹元宵”,速写集等作品在省市报刊发表、参展,并获奖,部分画作入编省、国家级书画集。
素描.引岗渠冶河渡槽.2004年作
人民的好书记.2004年作
清明.引岗渠纪念碑前 2004年作
创作中的引岗渠冶河渡槽 2014年
-
2014年7月20日,头伏第三天,骄阳似火,天气闷热,董春玉、李润海两个七十多岁的画家,到引岗渠冶河渡槽采风,构思美术作品,为积淀引岗渠文化,弘扬引岗渠精神,吃苦耐劳,无私奉献。 董春玉在写生李润海在写生
-
马岩:笔名,井边人,石井山人等。斋号井边石屋。1965年生于鹿泉市石井村。幼爱书画,八岁即以临摹连环画(小人书)为戏,16岁从师国画家葛治国先生学习中国画,始知书画同源、画学精深。后由明清入手临习古画,始得传统笔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遂成为追索的目标。然从他技到我技经历了十分艰难的蜕变过程“十月怀胎”最终“分娩”在90年代一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冬日,面对空旷雄浑的大山,终于悟透了“山即我、我即山,山性即我性”的真谛。处女作《山韵》因此而诞生,并在“石市美术、书法、摄影精品展”中喜获银奖。此后数年里,与好友骑车踏遍晋冀诸名山大川进行写生创作,无一日不临池,无一日成虚度,因此而在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
-
200810.27摄于龙海花园高层楼,图片山右为石柏村。
2007.07.10摄于村北海山岭
27、鹿泉市石柏村[SHi bai cun],由海山岭、小曹庄两个自然村组成,位于鹿泉市城区东部,距城区中心3.5公里。紧靠西北有海山岭,主峰海拔191.9米,两个自然村一路之隔,小曹庄在路东,村委办公在小曹庄。新修北斗路在村南经过,两个自然村之间原有通向海山岭工厂的公路连接石家庄和获鹿镇。
据传,元末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来两户人家于海山岭南山坡居住立村,因村的位置处于海山岭半坡,故以海山岭取名。
海山岭上的岩石质地较脆,石中黑纹为柏叶状,雨后更为清晰,为获鹿县八景之一。前人有诗赞曰:“何人笔墨注云巅,古柏纹生翠色妍”
-
7月11日上午,鹿泉市委书记周永会主持召开引岗渠通水40周年座谈会,并发表《传承发扬“引岗精神”,加快鹿泉科学发展》的讲话。鹿泉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巍,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安明法、市政协主席尤栓庆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大家首先观看了介绍引岗渠建设的相关专题片。原引岗渠施工团政委徐静、副团长贡承顺、永壁营教导员张三喜和《水从柏坡岭下来》作者之一、《河北引岗渠》网站主编谢树坤等四名参加过引岗渠建设的老干部,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参加引岗建设的经历,再现了当时全民参与、排除万难、奋发图强战引岗的情景。引岗渠1969年12月开工,历经五年建成通水。引岗渠上接岗南水库,下连元氏“八一”水库,绵延102公里,穿过七条隧洞和19座渡槽,灌溉56万多亩土地,为受益区连续多年粮食稳产高产创造了条件。
-
17、武家庄(Wu jia zhuang),位于鹿泉市城区西南部,属山区村,距鹿泉市城区6公里,乡间公路直通城区向阳大街。
全村146户,470人,其中男性261人,女性209人;耕地849亩,林地5545亩,土壤多属黄土状石灰性褐土。
1946年6月建立党支部,同时建立村人民政权。
武家庄建于明朝中期,至今村中仍全是武姓人家,故名武家庄。
-
河北引岗渠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