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教导弟弟们今天的小恩小惠就是他日的大仇大怨。
古人言今日之恩窦即异日之怨门[1],其理深矣!
咸丰八年十二月十三日
注解
[1]、今日之恩窦即异日之怨门:今天给他恩惠的机会,就是为明天造成仇怨留下了隐患。窦:孔。
-
提示:曾国藩给四位弟弟写信,教导他们要想进步必须立志,如果没有志气,即使每天和尧舜禹汤住在一起也不会有任何受益,学业能否进步,关键在自己努力,环境和师友都是次要的。
人苟[1]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2]?何必借助于人[3]!“我欲仁,斯仁至矣[4]”。我欲为孔孟[5],则日夜孜孜
[6],惟孔孟之是学[7],人谁得而御我哉[8]?若自己不立志,则虽日与尧舜禹汤[9]同住,亦彼自彼,我自我矣[10],何与于我哉[11]?……日月逝矣[12],再过数年则满三十,不能不趁三十以前立志猛进也。
道光二十四年十月十九
注解:
[1]、苟:假设;如果。
[2]、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
提示:曾国藩从道光二十一年(1841),开始读朱熹的《朱子全集》,并向京城著名理学家、太常寺卿唐鉴请教读书之法,检身之要。他写信教导弟弟们要注重进德修业,功名富贵是命中注定的,不能由自己作主,考试失利以后要卧薪尝胆地努力,不可以因愤废学。
吾人[1]只有进德、修业[2]两事靠得住。进德,则孝弟[3]仁义是也;修业,则诗文作字是也。此二者由我作主。得尺则我之尺也,得寸则我之寸也。今日进一分德,便算积了一升谷;明日修一分业,又算余了一文钱。德业并增,则家私[4]日起。至于功名富贵,悉[5]由命定,丝毫不能自主。
道光二十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注解:
[1]、吾人:我;我们。
[2]、进德修业&
-
提示:曾国藩在京城给弟弟们写信,望诸弟常进规谏,切勿因兄作官欺侮他人,也不可恃才傲物。
诸弟远隔数千里外,必须匡我之不逮[1],时时寄书规我之过,务使累世积德不自我一人而堕。庶几持盈保泰[2],得免速致颠危[3]。诸弟能常进箴规[4],则[5]弟即吾之良师益友也。而诸弟亦宜常存敬畏[6],勿谓[7]家有人作官,而遂敢于侮人;勿谓[7]己有文学,而遂敢于恃才傲人。常存此心,则是载福之道也。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日
注解:
[1]、匡我之不逮:纠正我做不到的地方。匡:纠正。逮:达到。
[2]、庶几:连词,表示在上述情况之下才能避免某种后果或实现某种希望。可译为也可以。持盈保泰:富贵极盛时要小心谨慎,以勉招祸。盈:盛满
-
提示:曾国藩任翰林院检讨已经一年,给祖父写信,求祖父象平日积德累仁,救难济急一样,念及同胞之亲,出面解救其堂叔曾楚善,极为重视对其家族声望的维护。
楚善八叔事,不知去冬是何光景。如绝无解危之处,则二伯祖母将穷迫难堪,竞希公[1]之后人,将见笑于乡里矣[2]。孙国藩去冬已写信求东阳叔祖兄弟,不知有补益否。此事全求祖父大人作主。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3]!伏念[4]祖父平日积德累仁,救难济急,孙所知者,已难指数[5]。
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十七日
注[1]、竞希公:指曾国藩的祖父。
[2]、矣:语气词,表示感叹。
[3]、嘘枯:将要枯死时又慢慢地开始呼吸。
[4]、伏念:伏,
-
提示:曾国藩任礼部侍郎职,在京城给四位弟弟写信,教导他们不要贪图小便宜,应做光明磊落鬼神钦服之人。
……若非道义可得者,则不可轻易受此[1]。要做好人,第一要在此处下手,能令鬼服神钦,则自然识日进气日刚[2]。否则,不觉堕入卑污一流,必有被人看不起之日,不可不慎!
道光三十年正月初九日
注解:
[1]、此:指非道义钱物。
[2]、识日进气日刚:见识一天一天长进,人的精神状态一天一天的坚强。气:人的精神状态。
-
提示:给父母写信,用“满则招损,亢则有悔”的人生哲理安慰他们,不要因为自己没得外官、温甫乡试不中而忧愁。
盖天下之理[1]:满则招损,亢则有悔[2],日中则昃[3],月盈则亏,至当不易之理也[3]。
道光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注[1]、盖:句首语气词,承上文申说理由或原因。
[2]、满则招损,亢则有悔:自满就回有损失,高傲就招来后悔。亢:高傲。
[3]、昃(ze):太阳偏西。
[4]、至当不易之理也:这是最适合而且不能改变的道理。至:最。当:适合。易:改变。也:句末语气词表示肯定
-
提示:曾国藩给父母写信,建议家人不要干涉地方公事、与人打官司。
我家既为乡绅,万不可入署说公事,致为官长所鄙薄。即本家有事,情愿吃亏,万不可与人构讼[1],令官长疑为倚势凌人.伏乞慈鉴[2]。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
注[1]、构讼:构,把某些事情牵合在一起作为罪状陷害人。讼:诉讼;打官司。
[2]、伏乞:伏,下对上多用于对皇帝的敬词。乞:求。慈鉴:慈爱地审察。
-
提示:曾国藩给父母写信,让他们对自己考外官的事不要寄予过高希望。
每年考差[1]三百余人,而得差者通共不过七十余人。故终身翰林屡次考差而不得者,亦常有也,……。男只求平安,伏望[2]堂上大人勿以得差为望。
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
注[1]、考差(chai):考取职务。
[2]、伏望:伏,下对上,多用于对皇帝的敬词。望:希望。
-
序 言1`.....................成晓军序 言2`.....................池子华前 言.........................一、问学篇................二、修养篇................三、行政篇................四、治军篇................五、齐家篇................六、养生篇................七、楹联.挽联.格言篇......八、附录1、曾氏溯源(简介)附录2、曾氏家谱(竹亭公后裔)1、曾国藩家谱.......2、曾国潢家谱.......3、曾国荃家谱.......4、曾国葆家谱.......5、曾国华家谱.......附录3、曾国藩兄弟生平简介....1、曾国藩大事年表...2、曾国潢简介.......3、曾国华简介.......4、曾国荃大事年表...5、曾国葆简介.......附录4、曾国藩后人录..........1、爱国外交家--曾纪泽....2、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