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时间,友人邀我去看引岗渠。看罢,方知此渠之难。穿山越岭,架彩虹于蓝天,仅凭双手而成。其战天斗地之奇,鬼斧神工之异,令人叹为观止。
干燥的北方
塑造天神般的北方汉子
水不知何时消失
在北方的狼嚎中
一座座山峰裸露伤疤
饥饿的啼哭声
久久弥漫生存的空间
太行山的神仙 不知所措
太阳摇头叹息而去
所有的北方人
夜里都怀揣一个绿色梦想
一棵棵古老的皂荚树上
乌鸦的叫声痛彻心肺
啊啊 金戈铁马的勇士 曾呜笳击柝
啊啊 慷慨悲歌的古战场 曾尘土飞扬
饮血 饮箭 永不言倒的是
北方的汉子们
一罐水可以娶一个美丽的女人
水龙一条足以惊起五洲风雷
北方的汉子
在母亲的呼唤声中开始寻水
传说中白鹿轻刨干渴的心灵
箭镞落处 寄寓无数希望的土地
从此开花
北方的汉子拱起山一般的脊梁
从生命最深处
开挖一条穿越时空的彩虹
啊啊 三十万名愚公肩扛手提
啊啊 三十万名愚公劈开太行
-
冶河枢纽,是引岗渠的标志性工程。冶河渡槽横跨冶河分高低两线。低线为双排直径1.8米钢筋水泥管倒虹吸,过水流量9.5立方米/秒,全长620米,从8.5米深处横穿冶河河床;高线是一座石拱渡槽——群英渡槽,过水量13立方米/秒,长1170米,宽6.5米,距地最大高度26.3米,共48个大孔,孔净跨距20米,大孔之间建有耳孔147个。
冶河渡槽是引岗渠的标志性工程,引岗渠的所有大型建筑物,经过三十多年的使用,特别是经过1996年8月特大洪水的考验,固若金汤,稳如泰山。
-
冶河枢纽,是引岗渠的标志性工程。冶河渡槽横跨冶河分高低两线。低线为双排直径1.8米钢筋水泥管倒虹吸,过水流量9.5立方米/秒,全长620米,从8.5米深处横穿冶河河床;高线是一座石拱渡槽——群英渡槽,过水量13立方米/秒,长1170米,宽6.5米,距地最大高度26.3米,共48个大孔,孔净跨距20米,大孔之间建有耳孔147个。
冶河渡槽是引岗渠的标志性工程,引岗渠的所有大型建筑物,经过三十多年的使用,特别是经过1996年8月特大洪水的考验,固若金汤,稳如泰山。
-
提示:勉励他要在各种事情不如意的时候,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用朱熹的言论教导他,以挽救不利的局面。
朱子尝言[1]:悔字如春,万物蕴蓄初发;吉字如夏,万物茂盛已极;吝字如秋,万物始落;凶字如冬,万物枯凋。又尝以元[2]字配春,亨[3]字配夏,利[4]字配秋,贞[5]字配冬。兄意贞字即硬字诀也。弟当此艰危之际,若能以硬字法冬藏之德,以悔字启春生之机,庶几[6]可挽回一二乎?
同治六年三月初二日
注[1]、朱子尝言:朱子即朱熹,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家正宗的地位。尝言:曾经说。
[2]、元:开始。3、亨:通达。4、利:好处。5、贞:坚定。
[6]、庶几:连词
-
提示:曾国藩给澄、沅二弟写信,希望两位弟弟对自己所有过失时常予以指正,互相切磋,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让后代子孙除去骄惰之气,保持家族声望。
老年痛自惩责[1],思盖前愆[2]。望两弟于吾之过失时寄箴言。并望互相切磋,以勤俭自持,以忠恕教子,要令后辈洗净骄惰之气,各敦[3]恭谨之风,庶几不坠家声耳[4]。
同治十年三月初三日
注解:
[1]、痛自惩责:彻底地处罚责备自己。痛:彻底地。惩:处罚。责:责备。
[2]、思盖前愆:想纠正前边的过失。盖:胜过;超过。愆:过失。
[3]、敦:敦促;督促。
[4]、庶几不坠家声耳:也许可以不败坏家里的名声。
-
提示:曾国藩在赴鲁途中,给儿子纪泽、纪鸿写信,告诉他们写诗文应注意的问题。
前所示有气则有势[1],有识则有度[2],有情则有韵[3],有趣则有味[4],古人绝好文字,大约于此四者之中必有一长。
同治四年六月初一日
注解:
[1]、有气则有势:有文气就有文势。
[2]、有识则有度:有见识就有高度。
[3]、有情则有韵:有感情就有声韵。
[4]、有趣则有味:有意向就有味道。
-
提示:曾国藩给儿子纪泽、纪鸿写信向他们指出,少年时代作文,要讲究气势。
至于纯熟文字,极力揣摩固属切实工夫,然少年文字,总贵气象峥嵘,东坡所谓蓬蓬勃勃如釜上气。
同治四年七月初三日
-
提示:曾国藩给儿子纪泽写信,教导他趁年轻,读书要在“有恒”二字上狠下功夫。
(余)近年在军中阅书,稍觉有恒,然已晚矣。故望尔等于少壮时,即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疲困,则不能真有恒也。
同治四年七月十三日
-
提示:曾国藩给儿子纪鸿写信,说明写字有一个困惑---长进,再困惑,再长进的过程。不只是写字,凡是做事,都有一个极困难的时候,只要能闯过这一关,就成功了。
临帖宜徐[1],摹贴宜疾[2],专学其开张[3]处。数月之后,手愈拙,字愈丑,意兴愈低,所谓困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行进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4]习字,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同治五年正月十八日
注[1]、临贴宜徐:贴同帖,照着字帖写应慢。
[2]、摹贴宜疾:套着字帖写应快。
[3]、开张:笔势。 [4]、不特:不但。
-
提示:曾国藩在从济宁到周家口的途中,给儿子纪泽、纪鸿写信,说湘乡修撰县志,纪泽应该协助修撰,还可能逼出几篇好文章来。
湘乡修县志,举尔纂修[1]。尔学未成,就文甚迟钝,自不宜承认,然亦不可全辞。一则通县公事,吾家为物望所归[2],不得不竭力赞助;二则尔惮[3]于作文,正可借此逼出几篇。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贪有所利[4]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着居其半。
同治五年六月十六日
注解:
[1]、举尔纂修:保举你做纂修。
[2]、物望:众望。
[3]、惮:畏惧、害怕。
[4]、贪:贪图。利: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