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河北引岗渠修建40周年
石家庄市冶河灌区引岗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 温丙申
今年是河北引岗渠修建40年,在这一难忘的日子里作为灌区的一名水利工作者慷慨无比,重任在肩。在此,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首先向曾经为修建引岗渠而做出贡献的老领导、老同志及建设者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问候!向为修建引岗渠而光荣牺牲的英烈表示深切缅怀!
水是生命之源,是世间万物生存之本。中华水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是治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利灌区建设,弘扬引岗精神,推进灌区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灌区职工义不容辞的责任,现为纪念引岗渠修建40周年之际谈点个人的想法和认识。
1、引岗修渠,团结治水,造就了引岗精神
自古有大禹为民治水&
-
《引岗渠志》纪念碑照片
2006年10月13日团市委提供
-
在冶河枢纽上首(西端)就着分水闸长方形的房顶建造了“修建引岗渠纪念碑”碑亭,在那里有纪念碑两重,南北各一,对面而立。北边一重的内侧上方是一行横排大字“修建引岗渠纪念碑”下边是竖排的碑文:
水乃生命之源渊,农业之命脉。为政之道,利民为本,修渠引水,造福于民。为改变平山、获鹿、元氏三县干旱缺水之貌,开发荒山秃岭,一九六九年获鹿倡导,平、元两县响应,孟夏始勘,季秋施工。积三县之众勇,艰苦奋战,历春秋五载,雄心变宏图,水到渠成。渠首一源岗南水库,一源冶河九莲洞,纵贯三县山区丘陵,绵延二百余里,直入元氏八一水库。五十四万三千亩旱地变绿茵,原野铺锦绣。一结粮食不足百斤史
-
鹿泉古城西门外,太平河南岸的幸福桥头有“引岗渠纪念碑”一座,古朴典雅的六柱碑亭,雄伟高大的六面碑身和厚重的浮雕碑座矗立在精雕细刻的青石台阶之上,整个碑亭气势壮观。
碑身正面(北面)是“引岗渠纪念碑”六个行书大字,碑身的背面(南面)是碑文:
水利乃农业之命脉,渠道为灌溉之经络。鹿泉大地,十年九旱,农桑无保,粮棉屡歉。岁至己酉,获倡平、元两县,集万众,战五载,制天命而用;投巨款,巧设计,饰地貌成渠。银龙入沃野,水随人意流。昔日荒坡秃岭,今朝林茂粮丰。众念库留引水洞预见深远,齐赞渠越丛山涧业绩非凡。此举造福人间,堪称党的英明,制度优越&
-
引岗渠修建以后,历届党政机关都给以了特别的关注。
缑増福同志荣调以后,傅加勤、杜英杰先后任县委书记,他们带领一班人,发扬引岗精神,落实远景规划,参加劳动,深入群众,解决人们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引岗渠纪念碑
获鹿县原县委书记解青林
鹿泉古城西门外,太平河南岸的幸福桥头有“引岗渠纪念碑”一座,古朴典雅的六柱碑亭,雄伟高大的六面碑身和厚重的浮雕碑座矗立在精雕细刻的青石台阶之上,整个碑亭气势壮观。
此碑系以解青林为县委书记、政协主席,何瑞武为人大主任,石振业为县长的领导集体,深谐民意所立。
碑身正面(北面)是“引岗渠纪念碑”六个行书大字,碑身的背面(南面
-
《引岗渠志》曾冠名《冶河灌区志》
在《冶河灌区志》出版时,原石家庄专区行署专员张屏东题词
发表日期:2006年10月22日 共浏览474 次
在《冶河灌区志出版时,原石家庄市水利局长王者礼题词
发表日期:2006年10月22日 共浏览495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