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岗书籍的撰写,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鹿泉市委书记曹振国的批示(1)
发表日期:2006年12月4日 共浏览417 次
2000年11月1日,谢树坤给鹿泉市委书记曹振国写信,说明要写《引岗渠》文学作品。11月21日上午,谢树坤组织召开第一次写作《引岗渠》文学作品座谈会。会后给曹振国书记寄去会议记要。曹振国书记收到后,于2001年2月28日一并作了以下批示。>
鹿泉市委书记曹振国的批示(2)
发表日期:2006年12月4日 共浏览558 次
2001年3月10日谢树坤给鹿泉市委书记曹振国复信写作计划,并说明《引岗渠》文学作品一时半时写不出来,不可能和其他同志写的《第三次创业》同时出版。曹振国书记收到信以后作了以下批示。
-
在鹿泉,引岗渠成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象征,成为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人们不断地到引岗渠上参观,到引岗渠纪念碑前瞻仰,缅怀老一代创业的人们和为修建引岗渠牺牲的英烈,立志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创造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一、2004年3月25日,引岗渠主干和低线通水开灌30周年。石家庄市冶河灌区管理处邀请上级领导和平山、鹿泉、元氏三县(市)领导、水利部门及鹿泉当年修建引岗渠时的老领导、老同志、工程技术人员、民工代表等100多人在鹿泉宾馆召开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当时的获鹿县委书记缑增福、副书记杜英杰,石家庄市水利局副局长赵卯生代表市水利局在座谈会致辞,鹿泉市市长安树国代表三县(市)在座谈会上致辞,石家庄市水利局副局长陈金城主持了会议,参加座谈会的还有鹿泉市委副书记张云
-
鹿泉市人民政府关于张云鹏等代表引岗渠纪念碑议案的答复
-
12、王村(Wang cun),位于鹿泉市北部,属平原村,东有京赞公路,南有石阎公路,距鹿泉市区中心13.5千米。全村262户,934人,其中男性490人,女性444人。有耕地 1336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2年6月建立党支部,1944年9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原属平山县,从建立建屏县以后,逐步划归获鹿县。
明初 , 南白砂一王姓人家迁此立村 , 以姓氏取村名 , 即称王村。
-
冶河倒虹吸是一项深埋工程。现在,我们只能看到它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看不见它庞大的躯体。那么,让我们揭开尘封的历史,看一看它的“庐山”真面目吧。
1970年秋后,获鹿县施工团在冶河枢纽工地摆开战场。茫茫河滩,乱石滚滚,水里潺潺,他们首先在工地上游截流,让河水改道,为倒虹吸和渡槽的施工创造条件。
冶河倒虹吸,东西长620米,在河床底下深埋8.5米,要挖一条5米多宽的深沟,将双排直径1.8米的高压钢筋水泥管埋在地下。虽然采取了截流措施,地下水还是很多。民工们只能手工作业,有的地方是巨石和胶泥土。这个地方地下是水,离村庄又很近,打眼放炮很困难。还要把乱石、泥浆运到两岸,所以,当时施工相当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