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人何处住?悠悠自岗南。
少时多磨难,今始在君前。
腰缠碧玉带,头饰百花鲜。
巧手酿甘醴,润物天地间。
风雨四十载,固守安如山。
寂寞伴虫鸟,浮世享清欢。
春末故人至,依依展笑颜。
-
2015年5月15日,河北引岗渠文化研究会筹备组部分同志参观引岗渠。
河北引岗渠文化研究会筹备组成员等同志在岗南水库大坝合影留念。
观看引岗渠渠首,今天水量不算大,但是,水流从闸门喷薄而出,汹涌澎湃,波涛滚滚,也很激动人心。
河北引岗渠文化研究会筹备组部分同志在冶河渡槽留影。
看到引岗渠汹涌澎湃、波涛滚滚的流水,人们无比兴奋。
人们被冶河渡槽上的美景吸引,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昔日引岗渠上的铁姑娘,今天写作引岗渠的农民作家。
引岗渠——人们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
灌区最初规模是:总干渠22公里(冶河以西),引岗高线干渠80公里(平山冶河以东至元氏八一水库);有支渠6条,7.4公里;干斗渠40余条,约计20余公里,扬水站18座。总干渠为土渠,干渠砌石防渗50公里,支渠防渗3公里,其余均为土渠,灌溉面积仅达到规划计划面积的30%。从七十年代开始,进行续建施工,到八十年代后期,共完成总干渠除险、加固、防渗6.31公里;配套防渗支渠22条;配套防渗干斗渠127条,使灌区功能基本上得到发挥,提高灌溉效益,扩大了浇地面积。
在防渗配套中,灌区管理处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先在灌溉面积较大
-
工程管理的主要目地,一是保证灌溉系统的安全运行;二是各级渠道以较小的损失,实现节水灌溉;三是推广应用新技术,对渠道进行更新改造。
-
总干渠22公里均为土渠,干渠80公里中有50公里曾作防渗处理,但多年运行后,仍出现诸多病、险情况如:填方决口,石墙倒塌,护坡滑坡,填方沉陷渗漏等。自1979年至1993年重大险情有:
1979年,获鹿县采石场段决口;
1981年,苇地沟填方决口;
1985年12月,阎堡填方决口;
1986年3月,封城桃园决口;
1986年9月,阎堡南决口;
1987年9月,回舍化肥厂决口;
1987月10月,黄泥桥剥口;
1987年12月,狼窝沟剥口;
1988年10月,西土门渗水;
1992年10月,范庄水库填方决口;
-
渠系运行中,各种建筑物除自然老化外,还有诸多损坏因素,主要有:沉陷、裂缝、倾斜、渗漏、滑坡、膨肚、冲刷、磨损及人为破坏。由于本灌区作到了经常性检查维修,使建筑物完好率经常保持在95%以上,从1983年至1993年进行重大维修共有12次,其中有:
1983年对睢常峪填方路涵漏水进行了返建砼防渗处理。
1985年,获鹿县采石场弃碴压坏人工网,管理处与该县有关部门联合采取措施,令采石场搬迁堆积物,避免了严重塌方事故。
1986年,对温塘渡槽出口泄水闸返建,安装钢闸板,保证了安全。
1986年,对西土门填方漏水进行“大开膛”,灰土夯填砼防渗。
1989年,为解决王常峪测站上排洪,专门修建排洪斗渠。
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