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个字是早。吃晚餐要距离睡觉时间3到4个小时,这样才能够不影响睡眠。
第二个字是少。晚餐在一天的热量里面,如果按10分制的话,早餐是4,午餐是4,晚餐是2。这样才能对身体有益。
第三个字是淡。一个是低油,一个是低盐。中国营养学会推荐,人每天的吃油量为25克到30克。如果超过的话,就有可能造成血脂高。但从全国来看,我们每人每天吃油量高达40克,北京地区是50克。所以吃出了很多高血脂、超重、肥胖。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的吃盐量不能超过6克。否则就容易得高血压,但是从全国来看,每人每天的吃盐量已经达到了12克,因此高血压的发病率也达到了10%。所以晚餐要注意:早、少、淡。 (资料来源燕赵都市报2013.08.30.28版)
-
现在晚餐似乎常被上班族乃至平民百姓视为享受餐、团圆餐。殊不知,这是极不符合养生之道的。
多梦:
晚餐过饱,可使鼓胀的胃肠对周围器官造成压迫,胃肠、肝、胆、胰等负担增大会产生信息传给大脑,使大脑相应部位的细胞活跃起来,一旦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质的其他部位,就会诱发各种各样的梦。噩梦常使人感到疲劳,久之会引起神经衰弱等疾病。
那么,晚餐应该究竟怎样吃才合理、科学呢?一是量要适中。不能豪饮贪吃,要适可而止。二要细嚼慢咽,充分调动席间温馨祥和的浓郁氛围,以帮助消化。 三是食物菜蔬以清淡为主,荤素搭配,切忌大鱼大肉。尤其是老年人,对煎炸咸甜食品要少吃。晚睡的人如感到饥饿可在上床前喝一小杯牛奶,吃二三块饼干,或饮 一小碗豆浆,而不
-
在冶河渡槽工地上,有一个民工们喜爱的好干部,他就是获鹿县永壁公社党委副书记张三喜同志。
张三喜是获鹿县山南张庄人,40来岁,中等身材,宽脸庞,大眼睛,说话落地有声,办事干净利落。他生在山区,长在山区,具有山里人淳朴倔强的个性,在渡槽施工中是一个敢于硬碰硬的指挥员。
牛山、马山、李村、永壁四个公社,都是在温塘河渡槽工地上磨练打造出来的英雄民工营,是修建渡槽的硬队伍。永壁施工营因为有个好领队张三喜,全营敢于硬碰硬,在引岗工地很有名声。
在温塘河渡槽开挖槽基的时候,沟深水多,张三喜抡掉衣服,跳进水里,带领同志们一股气儿把槽基挖到二十多米深的岩石上。
在浇铸混凝土底盘和垒砌槽墩时,石子场少,
-
在引岗渠工地上,不知有多少个年过半百,年逾花甲的老人奋战在第一线。他们用自己粗糙的双手,饱受干旱之苦的躯体,在有生之年,要为子孙后代牵引从柏坡岭下滚滚而来的长龙。获鹿县山尹村公社张庄村的张桂冬老爷子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桂冬,六十多岁,瘦高个子,长脸庞,岁月的风霜在他的脸上留下了横七竖八的印痕。穷人命壮,大半辈子和山石、土坷拉打交道的他,磨练出一副好身板,别看他已经年逾花甲,但是看上去不过五十大几岁,身体挺硬朗的。
1970年,当张大爷听说三县要联合开挖引岗渠,而且,泱泱大渠就从他家的门前经过时,古铜色脸上的皱纹也展开了,象一朵蜡染花,脸色晴朗了许多,一下子年轻了许多岁。
又年轻了许多岁
-
1972年8月,冶河渡槽和西端的石砌明渠相继竣工。在竣工的日子里,那彩虹般的渡槽上,那广阔的冶河滩上,红旗飘扬,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欢声雷动。在欢庆的人群中,获鹿县委书记缑增福、副书记杜英杰和施工团的同志们来了;平山县委书记张铄和常委刘桂生同志来了;元氏县委书记周欣和副书记刘兴波同志来了。当缑增福、张铄、周欣同志的三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的时刻,不仅代表三县人民共同庆祝引岗渠上这一重大的咽喉工程胜利竣工,而且,预示着第二期工程的战斗要在全线打响了。
他们仰望着雄伟的冶河渡槽,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引岗大军两年来用心血铸成的冶河渡槽,系着三县人民的情,三县人民的爱,三县人民久远的梦啊!
1969年的初夏,当缑增
-
在冶河枢纽工地上,有一个来自号称“东南亚”平原的战斗集体,那就是敢打敢拼敢于胜利的高迁民工营。高迁公社地处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在获鹿县最东南和栾城、元氏交界的地方,号称“东南亚”。就是这支来自平原沃野的农民队伍,翻山越岭来到在冶河枢纽工地上,不仅拿下了倒虹吸西端176米石明渠的浆砌任务,还漂亮地完成了倒虹吸进水闸的修建,成功地完成了六孔渡槽的建设。被“逼上梁山”的高迁公社的干部、民工,不怕苦,不畏难,不懂就问,不会就学,讲究科学,刻苦钻研,虚心向兄弟社队请教,成为冶河工地上赫赫有名的红旗营。
一支来自平原社队的农民队伍,为什么能够成为奋战引岗渠的先进集体?这和高迁公社有个站得高、看得远的好领班是分不开的。这个好领班就是公社书记赵长根同志。
-
他们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支英雄的部队,为了引来西柏坡之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再结军民鱼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