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锲而不舍(《荀子·劝学》):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
名言
(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3)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4)
-
山尹村乡〔Shan yin cun xiang〕,位于鹿泉市最南部。距鹿泉市城区中心——公里,距石家庄市中心15公里。1996年1月乡镇合并没有变动。
该乡境域东北靠寺家庄镇,西北连铜冶镇,南接元氏县,总面积23.55平方公里,属山区、丘陵乡。
该乡辖山尹村、南平同、东郭庄、西郭庄、韩家园、山南张庄、底下园7个行政村,全乡3534户,11822人,其中男性5862人,女性5960人;土地21797亩,林地10050亩。
这里已经形成以苗木基地、林果基地、奶牛基地为依托的绿色生态发展模式,并正在优化提升传统塑料产业。
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2467.6万元,是2005年的近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74元;协调开通了通往省会的
-
01、山尹村(Shan yin cun),位于鹿泉市南部,属丘陵村,距鹿泉市 21公里,在京赞公路与石南(佐)公路交会处,为山尹村乡驻地。
全村1348户,4566人,其中男性2280人,女性2286人;耕地8606亩,林地1688亩,土地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和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该村原名三家店,至明代初年己荒无人烟,永乐年间山西移民到此立庄,因驻封龙山下,取名山下尹村,以后简化为山尹村。
1938年,元获抗日县政府曾在村里办公,领导元氏县北、获鹿县南、井陉县东广大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
1946年5月建立中共村支部,1947年12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
03、东郭庄(Dong guo zhuang)。
东郭庄(Dong guo zhuang),位于鹿泉市南部,属丘陵村,距鹿泉市20公里,北临韩家园水库,东隔源泉渠、京赞公路是山尹村。在这里石南路、庄院路并入京赞公路。
全村387户,1335人,其中男性654人,女性681人;耕地2717亩,土地属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1947年8月建立中共村支部,1947年12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东、西郭庄系以先来此居住的郭姓人家姓氏命名之村。另有一说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爱妃郭娘娘在此住过,故尔取名郭庄,虽不知可信与否,但可见该村历史之久远。清朝后期,村落扩大,分为两片,东片即今东郭庄,西片即今西郭庄。
-
04、西郭庄(Xi guo zhuang)。
西郭庄(Xi guo zhuang),位于鹿泉市南部,属山区村,距鹿泉市20公里,西靠封龙山支脉,北临韩家园水库。
全村523户,1885人,其中男性897人,女性988人;耕地4057亩,林地2404亩,土地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和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东、西郭庄系以先来此居住的郭姓人家姓氏命名之村。另有一说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爱妃郭娘娘在此住过,故尔取名郭庄,虽不知可信与否,但可见该村历史之久远。清朝后期,村落扩大,分为两片,东片即今东郭庄,西片即今西郭庄。
1945年建立中共村支部,1945年建立村人民政权。
-
02、南平同(Nan ping tong),位于鹿泉市南部,属丘陵村,距鹿泉市23公里,南与元氏县交界,北与山尹村为邻,西靠京赞公路。在这里石南公路、庄院公路并入京赞公路。
全村318户,1177人,其中男性568人,女性609人;耕地1877亩,土地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和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明朝初年,县内原有三个平同,其中两个在现址附近,因严重虫灾,人口锐减,两个平同合在一起迁至封龙山下现址,取名山下平同,1949年更名为南平同。
1956年5月建立中共村支部,1948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
上寨乡〔Shang zhai xiang〕,位于鹿泉市最西南部。1996年1月,乡镇合并没有变化。
上寨乡境域东、北靠铜冶镇,西连井陉县、南接元氏县,总面积31.7平方公里平方公里。
该乡辖上寨、北寨、南寨、梁庄、常河5个行政村,2576户,9152人,其中男性4750人,女性4402人;土地10270亩,林地48950亩,属山区乡。
上寨乡山场广阔,植被茂密,山泉甘冽,溪流汩汩。上寨乡的发展以无污染、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原则,大力发展林果和生态旅游。目前枣树栽培已达到16770亩,杏树1538亩,是鹿泉市最大的干鲜果品生产基地。
2005年度,工农业总产值完成4.23亿元,经济总收入实现5.4亿元,财政收入入库1
-
06、山南张庄(Shan nan zhang zhuang),位于鹿泉市南部封龙山之阳,距鹿泉市23公里,东有京赞公路(石家庄至装甲兵学院的公路和石家庄至南佐的公路在这里并入),东、北靠东、西郭庄,南临元氏县。
据封龙山龙子峪石刻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年)张文、张武两兄弟来山南定居,取名山下尹村张家庄。清嘉庆十六年(1811 年)改称山南张家庄,口语称谓为山南张庄,1981年地名标准化处时,即以此作标准名称。
1976年,因村中人口增加,新发放宅基地在原村东北,几年间有30余户村民建房,1981年地名普查时,定名山南张庄新村。(新、旧村方位待考ÿ
-
04、梁家庄(Liang jia zhuang),位于鹿泉市西南部山区,有公路穿村而过,西南通元氏县西部井元公路,东通山前大道,距鹿泉市23公里。再向东过上寨通鹿泉重镇铜冶,距石家庄18公里。
全村426户,1063人,其中男性786人,女性817人;耕地984亩,林地10595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以产优种大枣、红杏闻名。
梁家庄系以梁氏之姓命名,因古代五峰山是佛教徒修行的圣地,但其离不开俗家,据碑文记载,唐代中期,上寨一梁姓人家迁到五峰山下,垦荒建村,为僧侣服务,逐渐成为村庄,即取名梁家庄,口语称之为梁
-
03、北寨(Bei zhai),位于鹿泉市西南部,属山区村,石微公路和鹿泉山前大道在村西相交,距鹿泉市20公里,距石家庄14公里。
唐初(公元618年)窦建德在原石邑城(今南故邑西北古城遗址)城内设行宫,西部山区为其军队安营扎寨之地,按方位和地势三个营寨分别称为北、上、南寨。武德四年窦军败走,营寨逐渐变为村落,沿袭原名,即成北 寨、南寨、上寨三个村庄。
北寨,在上寨北1公里,玉山之脚下,引岗渠在村北折向西,而后向南流去,石微公路在村中向西穿过。全村625户,2154人,其中男性1119人,女性1035人;耕地3485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