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灰壁[Hui bi(bei)],位于鹿泉市东北部,属平原村,鹿泉市城区中心距五七路灰壁道口14.5千米。东隔泘沱河与正定县相望,西临石津总干渠和京赞公路复线可直同石家庄,村南有石阎路和石家庄市五七路。全村303户,1156人,其中男性570人,女性586人;耕地934 亩,土壤均属壤质冲积沼泽化潮土和壤质冲积草甸沼泽土。
1958年修建黄壁庄水库以后,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从1961年秋开始,国家拨款迁往新址,属水库移民,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原址在现址东500米。
1947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7年2月建立党支部。
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来此立庄,经阴阳先
-
18、邓村(Deng cun),位于鹿泉市东北部,属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分别为18千米。东濒滹沱河,对岸为正定县;西临石津总干渠和京赞公路复线可直同石家庄。
1958年修建黄壁庄水库以后,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属水库移民,国家拨款迁到新址,从1961年秋开始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现址分为两处,大一点的为原村名,小一点的为邓庄,以示不忘故里,故称邓村庄。原址在现址东1公里。
邓村177户,622人,其中男性322人,女性300人;耕地 216 亩,土壤属壤质冲积沼泽化潮土和壤质冲积草甸沼泽土。
1945年8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7年6月建立党支部。分村后各
-
19、邓庄(Deng zhuang),位于鹿泉市东北部,属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1.2千米。东濒滹沱河,对岸为正定县;西临石津总干渠和京赞公路复线可直同石家庄。
1958年修建黄壁庄水库以后,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属水库移民,国家拨款迁到新址,从1961年秋开始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现址分为两处,大一点的为原村名,小一点的为邓庄,以示不忘故里,故称邓村庄。原址在现址东1公里。
邓庄40户,143人,其中男性79人,女性64人;耕地 348 亩,土壤属壤质冲积沼泽化潮土和壤质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5年8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7年6月建立党支部。分村后分别
-
13、新永乐(Xin yong le),位于鹿泉市北部,属丘陵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7.9千米。东临京赞公路,西靠源泉渠,全村167户,619人。其中男性305人,女性314人,耕地582亩,土壤多属黄土状石灰性褐土。原石家庄地区建材二厂建在该村境内。
1958年以前属平山县,修建黄壁庄水库时,由库区迁至水库南建立新村(属马山公社)。1966 年约四分之一人家从新村迁出至九里山下,1967年建立村人民政权,1969年建立党支部,取名向阳归属李村公社。1981 年,实行地名标准化,更名新永乐。
-
12、王村(Wang cun),位于鹿泉市北部,属平原村,东有京赞公路,南有石阎公路,距鹿泉市区中心13.5千米。全村262户,934人,其中男性490人,女性444人。有耕地 1336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2年6月建立党支部,1944年9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原属平山县,从建立建屏县以后,逐步划归获鹿县。
明初 , 南白砂一王姓人家迁此立村 , 以姓氏取村名 , 即称王村。
-
21、郑村(Zheng cun),位于鹿泉市东北部,属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8.7千米,东靠石津总干渠和滹沱河,京赞公路复线从村中经过可直通石家庄通。
全村597户,2040人,其中男性1009人,女性1031人;耕地 2218亩,土壤均属壤质冲积沼泽化潮土和壤质冲积草甸沼泽土。
该村约建于秦汉之间,传说的“韩信渡滹沱、屯兵郑村坝”即指此地。
1958年修建黄壁庄水库以后,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从1961年秋开始,国家拨款迁往新址,属水库移民,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原址在现址东1公里。
1947年2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8年1月建立党支部。
-
22、前东毘(Qian dong pi),位于鹿泉市东北部,属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0.2千米,东濒滹沱河,西临石津总干渠和京赞公路(京赞公路复线直通石家庄)。
前东毘390户,1499人,其中男性757人,女性742人;耕地1554亩,土壤均属壤质冲积沼泽化潮土和壤质冲积草甸沼泽土。1945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5年5月建立党支部。
1958年修建黄壁庄水库以后,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从1961年秋开始,国家拨款迁往新址,属水库移民,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原址在现址东1公里。
前、后东毘1943 年前统称东毘。土地改革时全部划归获鹿县,因村落不集中
-
23、后东毘(Hou dong pi ),位于鹿泉市东北部,属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0.2千米,东濒滹沱河,西临石津总干渠和京赞公路(京赞公路复线直通石家庄)。
后东毘390户,1239人,其中男性640人,女性599人;耕地1338亩,土壤均属壤质冲积沼泽化潮土和壤质冲积草甸沼泽土。1944年6月建立党支部,1945年6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1958年修建黄壁庄水库以后,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从1961年秋开始,国家拨款迁往新址,属水库移民,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原址在现址东1公里。
前、后东毘1943 年前统称东毘。土地改革时全部划归获鹿县,因村落不集中
-
20、秦庄(Qin zhuang),位于鹿泉市东北部,属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7.7千米。村东有石津总干渠和滹沱河。村西紧靠京赞公路复线可直通石家庄通。
1958年修建黄壁庄水库以后,原址地下水位逐步上升,不宜居住,属水库移民,国家拨款迁到新址,从1961年秋开始至1963年冬基本完成,原址在现址东1公里。
全村336户,1391人,其中男性676人,女性715人;耕地 1268亩,土壤均属壤质冲积沼泽化潮土和壤质冲积草甸沼泽土。
1945年4月建立党支部,1945年6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秦庄方言读“cian庄”,系明万历年间一秦姓兵部侍郎死后葬于滹沱河西岸,其后代随来守孝,在墓地附近建庄居住,
-
秘诀之四——得道多助
引岗渠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引岗渠不仅赢得了全县人民的支持,全民参战,而且与社会各界人士达成了共识,驻获军队和企事业单位大力支持,雪中送炭。
1.1970年11月,修建引岗渠经济困难,物资缺乏,且“下马风”刮得正紧。在最艰难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获某部出动20辆汽车为工地运沙子,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极大的支持,保证了工程正常进行。人们说,每当看到公路上的军车,就想起了他们。
2.人们说,看见牛坡山,就想到劳改队对引岗渠的支援。河北省获鹿劳改队的水泥,质量优良,价格便宜,在引岗渠施工期间,不管县里有钱没钱,有没有指标,先让拉去用。当时,水泥属于分配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