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岗渠的修建,不仅改变了三县干旱缺水的面貌,实现引来一渠水,换来万担粮的最初目标,而且通过这场鏖战,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
平原的丰收景象
引岗渠通水受益以后,缑增福同志头脑清醒,没有被胜利的歌声陶醉。1975年7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缑增福同志亲自带领获鹿县委领导杜英杰、李兴等全体常委,以及办公室、宣传部的同志到河南林县参观红旗渠,让人们知道天外有天。
林县在“三年困难时期”,没有苦熬苦等,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动工修建红旗渠,难能可贵。他们不仅修了渠而且浆砌的也很好,还有那么多的小水库、水电站,土地平整的也很好,黄山绿化面积也很大。
林县的同志说得好
-
引岗渠的修建,不仅改变了三县干旱缺水的面貌,实现引来一渠水,换来万担粮的最初目标,而且通过这场鏖战,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
平原的丰收景象
引岗渠通水受益以后,缑增福同志头脑清醒,没有被胜利的歌声陶醉。1975年7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缑增福同志亲自带领获鹿县委领导杜英杰、李兴等全体常委,以及办公室、宣传部的同志到河南林县参观红旗渠,让人们知道天外有天。
林县在“三年困难时期”,没有苦熬苦等,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动工修建红旗渠,难能可贵。他们不仅修了渠而且浆砌的也很好,还有那么多的小水库、水电站,土地平整的也很好,黄山绿化面积也很大。
林县的同志说
-
引岗渠的修建,不仅改变了三县干旱缺水的面貌,实现引来一渠水,换来万担粮的最初目标,而且通过这场鏖战,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激发了人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改变家乡面貌的决心。
平原的丰收景象
引岗渠通水受益以后,缑增福同志头脑清醒,没有被胜利的歌声陶醉。1975年7月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缑增福同志亲自带领获鹿县委领导杜英杰、李兴等全体常委,以及办公室、宣传部的同志到河南林县参观红旗渠,让人们知道天外有天。
林县在“三年困难时期”,没有苦熬苦等,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动工修建红旗渠,难能可贵。他们不仅修了渠而且浆砌的也很好,还有那么多的小水库、水电站,土地平整的也很好,黄山绿化面积也很大。
林县的同志说
-
清明前夕,编者看到石家庄市引岗渠管理处职工代表,获鹿镇5、6街小学等单位和个人到鹿泉市引岗渠纪念碑清扫献花。讲述老一辈修建引岗渠的艰难和引岗渠给人们带的幸福, 缅怀为修建引岗渠牺牲的同志,进行传统教育,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
清明前夕,编者看到石家庄市引岗渠管理处职工代表,获鹿镇5、6街小学等单位和个人到鹿泉市引岗渠纪念碑清扫献花。讲述老一辈修建引岗渠的艰难和引岗渠给人们带的幸福, 缅怀为修建引岗渠牺牲的同志,进行传统教育,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
清明前夕,编者看到石家庄市引岗渠管理处职工代表,获鹿镇5、6街小学等单位和个人到鹿泉市引岗渠纪念碑清扫献花。讲述老一辈修建引岗渠的艰难和引岗渠给人们带的幸福, 缅怀为修建引岗渠牺牲的同志,进行传统教育,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
-
1972年5月27日,省委副书记马力等领导的视察,迎来迟到的春天。从此,引岗渠名正言顺。省里相继组织地县领导参观,并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引岗渠的报道犹如是一颗重磅原子弹爆炸,蘑菇云在燕赵大地升空。
1973年11月8日,引岗渠启闸放水,低线——源泉灌区开始受益。喜讯传到省里,11月11日,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第二书记郑三生、河北省军区司令员马辉等领导到引岗渠视察,对引岗工程全面肯定。紧接着省内省外领导也频临光顾,引岗渠走出河北。
1973年11月14日,河北省山区建设会议代表参观引岗渠,北京、天津、山东等省、市、县千余名海河劳模到冶河枢纽参观。
1974年9月21日,河北省直单位和全省11个地区的800多名领导由省委副书记吕玉兰带领参观冶河枢纽工程。
从1974年开始,中
-
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张全景
2010年03月30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我们今天认真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在传承优秀思想的同时,更好地汲取、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今天的事情办得更好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三十多年来,每逢他的诞辰和忌日,纪念活动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且日益广泛、热烈、多样。近几年,我去过不少地方,发现一种现象:毛主席的形象不是随着去世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淡化,而是明显地增强。特别是在那些毛主席曾经视察过、批示过的地方,大多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室(馆),把他当年的批示写在最醒目的地方。有的老人,直到今日仍能清晰的把毛主席五十多年前的批示背诵出来、唱出来。这正说明了他们对毛主
-
原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 张全景
2010年03月30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我们今天认真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就是要在传承优秀思想的同时,更好地汲取、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这样才能真正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今天的事情办得更好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三十多年来,每逢他的诞辰和忌日,纪念活动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且日益广泛、热烈、多样。近几年,我去过不少地方,发现一种现象:毛主席的形象不是随着去世时间的延长而消失、淡化,而是明显地增强。特别是在那些毛主席曾经视察过、批示过的地方,大多修建了毛主席纪念室(馆),把他当年的批示写在最醒目的地方。有的老人,直到今日仍能清晰的把毛主席五十多年前的批示背诵出来、唱出来。这正说明了他们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