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高校117名学生重走毛泽东少年时期常走的山路
本报湘潭讯 一夜飞雪,韶山冲里一片银装素裹。冰雪之中,一队穿着迷彩服的青少年精神抖数,沿着“毛泽东小道”徒步前进。这是以湘潭大学为主体的全省高校117名优秀学生组成的高校红色励志先锋队。在毛主席诞辰117周年纪念日前夕,湘潭市旅游局组织了“红色励志,舞动莲城”活动,旨在建设 “毛泽东成长之路”红色励志拓展基地。
昨日上午8时30分,117名先锋队员在入口前庄严宣誓,然后徒步走完8公里长的“毛泽东小道”。“毛泽东小道”小道也叫“外婆路”是少年时期毛泽东从韶山冲到外婆家棠佳阁走得最多的一条路,见证了少年毛泽东抗争、求学和成长的历程。“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是“毛泽东小道”最有潜力的励志拓展节点。
记者李志宏 通讯员朱月健
(责任编辑:刘则华)
2010年1
-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
中广网北京12月25日消息 (记者满朝旭)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水利部昨天(24日)表示,我国将在5到10年内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告诉记者,虽然粮食连续七年增产,但如果不“大兴水利”,以后的局面会很困难。
陈锡文,男,1950年7月生,祖籍江苏丹阳,出生于上海市。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都知道粮食生产是个高耗水的产业,在华北地区,生产一斤麦子大概要一千斤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粮食不要说再创新高,就是稳住都是很难的。因此在
-
2010年12月24日至25日,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在江苏南京召开。
中广网北京12月25日消息 (记者满朝旭)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水利部昨天(24日)表示,我国将在5到10年内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告诉记者,虽然粮食连续七年增产,但如果不“大兴水利”,以后的局面会很困难。
陈锡文,男,1950年7月生,祖籍江苏丹阳,出生于上海市。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陈锡文:都知道粮食生产是个高耗水的产业,在华北地区,生产一斤麦子大概要一千斤水,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我们的粮食不要说再创新高,就是稳住都是很难的。因
-
12月21日至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 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研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
这次农业农村工作明确提出: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战略和全局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特别是会议围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六大重点任务。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
-
12月21日至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出席会议并讲话。 新华社记者 刘建生 摄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1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科学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研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
这次农业农村工作明确提出: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立足战略和全局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特别是会议围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标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六大重点任务。
一、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切实做到“三个重点、三个确保”,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
-
毛泽东和身边工作人员
李银桥与毛泽东
1955年,毛主席在颐年堂接见警卫队同志 与大家合影。(王明富 提供)
1964年毛泽东和周福明在武汉
毛泽东警卫队长陈长江:1951-1976保卫毛主席25年
1963年12月26日,毛泽东、张耀祠(左一)、吴旭君在上海。
毛泽东和张耀祠、张玉凤等
张耀祠(1916—2010),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央候补委员等重要职务;1916年生于江西于都,他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0年生活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身边
-
毛泽东和身边工作人员
李银桥与毛泽东
1955年,毛主席在颐年堂接见警卫队同志 与大家合影。(王明富 提供)
1964年毛泽东和周福明在武汉
毛泽东警卫队长陈长江:1951-1976保卫毛主席25年
1963年12月26日,毛泽东、张耀祠(左一)、吴旭君在上海。
毛泽东和张耀祠、张玉凤等
张耀祠(1916—2010),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曾任中共中央办公厅原副主任兼总参谋部警卫局副局长,中央警卫团团长,中央候补委员等重要职务;1916年生于江西于都,他肩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从革命战争年代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40年生活在伟大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身边
-
1971年1月1日,获鹿县第三届党代会召开,这是文革中恢复党组织后的第一次党代会,这次会议选出县委书记缑增福,副书记赵玉洲,常委孙建民、侯淑芳、马文贵、周仁杰、艾军、董银山和获鹿驻军代表80师政治部主任汤光宏等,新一届县委召开的第一次会议是组织27名委员、6名候补委员和各公社书记、县直各局局长到冶河枢纽工地参加劳动,到西柏坡中央驻地故居参观,学习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两个务必”。这次不同寻常的会议,使全县人民看到,这届县委把引岗工程,当成了改变获鹿县面貌的头等大事,决心带领群众彻底改变获鹿县的面貌。全县人民为之精神振奋,引岗工地出现了一个波澜壮阔的局面,四大咽喉工程进入了大决战。
决战常峪岭
王常峪隧洞沥水如注,塌方频频发生。车行营台头连和大王庙连承担的十号竖井三个月塌方几千立方米。大车
-
1972年,遇到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年份,六月底还没有下透雨,山区丘陵许多地方收成无望。眼看着岗南水库里的水不能浇地,更坚定了人们修建引岗渠的信心。赶快修好渠,赶快放水,赶快解决山区丘陵的旱情,成为广大人民的迫切要求。
获鹿县随着西线主要工程的陆续完工。本应部署第二战役,安排修建县内渡槽、隧洞和明渠的开挖工程,但是,由于经济力量和全国北方农业会议召开,要求优先安排当年受益的工程,所以,不得不暂缓修建冶河以东的工程,主要力量集中冶河以西的尾工和县内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温塘河渡槽竣工部分参战干部留影
冶河枢纽工地,基本完成任务以后,留下陈景元、董禄云、胡梦书等组织大河、高庄两个营完成扫尾工程,准备西线放水试渠。
冶河渡槽竣工部分参战干部职工技术人
-
严冬过去是春天,不过1972年倒春寒,明媚的春天姗姗来迟。引岗渠,虽然不再说下马了,但省里不点头,总抹不去名不正事不顺的阴影,也总怕再节外生枝。
果然出现了让大家担心的事,张屏东要调走了。当时,地方政权曾一度实行军管,后来成立革委会一把手都由军队干部担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大方向。1971年春末,根据省委的指示,地革委军队代表撤出,王常柏同志到石家庄任地委书记。张屏东同志调到沧州任地委书记,他在石家庄虽然不是一把手,但因为他是老地区的专员,对情况熟悉,负责生产建设方面的工作,所以他在地区是举足轻重的干部。现在他要调走了,以后地区的领导还会象以前那样支持引岗渠建设吗?缑增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