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西任村(Xi ren cun),位于鹿泉市南部,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0公里,属丘陵村,地势西高东低,金河从三个村中间穿过,东、西任村在河北,南任村在河南。
村东有源泉渠,村北有石微公路分支,南行1公里有石微公路。
任村西有玉山,其石如玉,海拔424米。
此地原名为任村,共分东、西、南三个寨子,称为任村寨子。1947年分为三个行政村,按所在方位分别称为东任村、西任村、南任村。
据石家庄地区1956年文物普查资料记载,村中(现西任村)原有天齐庙,建于明.成化11年(公元1475年);村中(现东任村)原有感应寺
-
08、南任村(Nan ren cun)
位于鹿泉市南部,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0公里,属丘陵村,地势西高东低,金河从三个村中间穿过,东、西任村在河北,南任村在河南。
村东有源泉渠,村北有石微公路分支,南行1公里有石微公路。
任村西有玉山,其石如玉,海拔424米。
此地原名为任村,共分东、西、南三个寨子,称为任村寨子。1947年分为三个行政村,按所在方位分别称为东任村、西任村、南任村。
据石家庄地区1956年文物普查资料记载,村中(现西任村)原有天齐庙,建于明.成化11年(公元1475年);村中(现东任村)原有感应寺
-
07、东任村(Dong ren cun),位于鹿泉市南部,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0公里,属丘陵村,地势西高东低,金河从三个村中间穿过,东、西任村在河北,南任村在河南。
村东有源泉渠,村北有石微公路分支,南行1公里有石微公路。
任村西有玉山,其石如玉,海拔424米。
此地原名为任村,共分东、西、南三个寨子,称为任村寨子。1947年分为三个行政村,按所在方位分别称为东任村、西任村、南任村。
据石家庄地区1956年文物普查资料记载,村中(现西任村)原有天齐庙,建于明.成化11年(公元1475年);村中(现东任村)原有感应寺
-
06、羊角庄(Yang jiao zhuang)
位于鹿泉市南部,属丘陵村, 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6公里。南傍洨河,北近石微公路。全村461户,1848人,其中男性949人,女性899人。耕地2834亩,林地2110亩,土壤多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8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8年10月建立党支部。
明嘉靖《获鹿县志》称此村为杨家庄,清光绪版《获鹿县志》称为南杨家庄。羊角庄系由杨家庄谐音演化而来。但村另有传说:过去村中有一名殷尚志的富户,养羊甚多,并以屠羊为业,致使羊角堆积如山,故村名称为羊角庄。
传说历史上"王祥卧冰"的故事就发生在羊角庄 。王祥父亲早亡,与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
-
05、北甘子(Bei gan zi),位于鹿泉市南部,属丘陵村。
北甘子东临京赞公路,北临南铜冶,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6公里。全村205户,812人,其中男性394人,女性418人,耕地753亩,土壤属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和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7年12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50年2月建立党支部。
宋朝时此村称穆家寨,在现址南2公里。因红虫(臭虫)为害。伤人甚多,举村北迁取名甘,意寓苦尽甘来,俗称甘子,明嘉靖年间称甘子乡。
明代中朝,约在隆庆年间,部分人家来此立庄。因地处甘子北边,故取名北甘子。
-
鹿泉区上庄镇新庄村是一个300多户的山区村庄,引岗渠在村中南北穿过,村里兴旺发达得益于引岗渠。他们有感于对引岗渠的感情,打造引岗渠校园,从小学生开始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作风,大力弘扬以毛泽东“两个务必”为渊源的引岗渠精神。
翠鸣亭
宣传匾牌一
宣传匾牌二
引岗渠水系示意电动模型
-
2015年5月15日,河北引岗渠文化研究会筹备组部分同志参观引岗渠。
河北引岗渠文化研究会筹备组成员等同志在岗南水库大坝合影留念。
观看引岗渠渠首,今天水量不算大,但是,水流从闸门喷薄而出,汹涌澎湃,波涛滚滚,也很激动人心。
河北引岗渠文化研究会筹备组部分同志在冶河渡槽留影。
看到引岗渠汹涌澎湃、波涛滚滚的流水,人们无比兴奋。
人们被冶河渡槽上的美景吸引,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昔日引岗渠上的铁姑娘,今天写作引岗渠的农民作家。
引岗渠——人们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
伊人何处住?悠悠自岗南。
少时多磨难,今始在君前。
腰缠碧玉带,头饰百花鲜。
巧手酿甘醴,润物天地间。
风雨四十载,固守安如山。
寂寞伴虫鸟,浮世享清欢。
春末故人至,依依展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