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5月15日,河北引岗渠文化研究会筹备组部分同志参观引岗渠。
河北引岗渠文化研究会筹备组成员等同志在岗南水库大坝合影留念。
观看引岗渠渠首,今天水量不算大,但是,水流从闸门喷薄而出,汹涌澎湃,波涛滚滚,也很激动人心。
河北引岗渠文化研究会筹备组部分同志在冶河渡槽留影。
看到引岗渠汹涌澎湃、波涛滚滚的流水,人们无比兴奋。
人们被冶河渡槽上的美景吸引,流连忘返,舍不得离去。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昔日引岗渠上的铁姑娘,今天写作引岗渠的农民作家。
引岗渠——人们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
-
伊人何处住?悠悠自岗南。
少时多磨难,今始在君前。
腰缠碧玉带,头饰百花鲜。
巧手酿甘醴,润物天地间。
风雨四十载,固守安如山。
寂寞伴虫鸟,浮世享清欢。
春末故人至,依依展笑颜。
-
04、南甘子(Nan gan zi) ,位于鹿泉市南部,属丘陵村。
南甘子北临北甘子、南铜冶,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6公里。京赞公路从村中南北向穿过,南临洨河。全村998户,4019人,其中男性1998人,女性2039人,耕地5606亩,林地1716亩,土壤多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和壤质洪积冲积潮褐土。
1946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9年2月建立党支部。
宋朝时此村称穆家寨,在现址南2公里。因红虫(臭虫)为害。伤人甚多,举村北迁取名甘,意寓苦尽甘来,俗称甘子,明嘉靖年间称甘子乡。若干年后,村北迁来人家,庄名也叫甘子。为了加以区别,居南者冠以南字&
-
11日开始面向公众征集提名
稿件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本报讯 (记者 宋 钧)5月11日,“石家庄十大城市名片”评选活动启动,将通过公众推荐、专家评审、公众投票的方式,评选出代表石家庄地域文化的十大城市名片,从而进一步塑造传播城市形象,引领城市的发展、和谐和进步。
此次评选活动以城市地标为主,范围包括能够承载我市文化底蕴的名胜古迹;能够体现我市历史沿革和城市定位的工商企业、标志性建筑;能彰显我市城市内在魅力和发展方向的人文或自然景观、旅游景区。
“城市名片必须是公众认可的,在全国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要有鲜明的个性和地域特性。”评选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城市名片要紧扣时代脉搏,代表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市民生活有较紧密的关联度,影响或折射民生的发展变迁
-
03、西铜冶(xi tong ye),位于鹿泉市南部。
历史上的石邑城在本镇南、北故邑两村之间,古城向西过洨河2000米上寨村东北有一小山包,俗称铜冢(当地读gong),富含铜元素,自春秋时期就开始开采,秦灭赵国后在这里建武库,生产铸造兵器和钱币。1957年在辽宁省曾出土一件刻有“元年丞相斯”、“石邑”、“武库”字样的铜戈,说明当时秦国丞相李斯曾亲自在此监造兵器,将士们带着在这里生产的兵器,竟然转战到了东北,可见当时这里已经成为秦国的一个大“兵工厂”。
据考,金代,官家在这一带设铜冶炼场,这种冶炼场当时叫做“冶”,既表示这里是冶炼之地,又表示为冶炼的组织机构(元朝时按金属种类设“冶
-
16、钟家庄(Zhong jia zhuang),位于鹿泉市南部,属山区村, 距鹿泉市区中心11公里, 全村608户,2210人,其中男性1134人,女性1076人;耕地 3410 亩,林地3067亩,土壤多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7年4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7年6月建立党支部。
清乾隆以前的《获鹿县志》“舆地图”中均无钟家庄,村名来历失考。
-
15、韩庄(Han zhuang),位于鹿泉市南部,属山区村,距鹿泉市区中心10 公里。全村524 户 ,1713人,其中男性873人,女性840人;耕地 3673亩,林地 9191 亩,土壤属壤质洪积石灰性褐土。引岗渠由村东流过 。
1937年3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7年4月建立党支部。
村西北1.5 公里龙池山(又名洞沟山), 高峰之前有巨大“平台”, 台上有泉,其水甘冽,“冬夏异色,可以疗疾”。泉旁建有寺庙,于金大定二年(1162 年)经礼部核准命名为“龙泉院”俗称龙泉寺。1985年获鹿县政府将此处辟为公园。韩庄本名韩家庄,系用姓氏命名的村庄,口语称呼为韩庄,年深日久定为正式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