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4年6月29日获鹿县委文件(第一页)
-
1994年3月19日获鹿县人大决议有关引岗内容
-
1994年6月29日获鹿县委文件有关引岗内容
-
张虎跃,1950年出生于获鹿县北寨村,从二十二岁开始,在劳动之余坚持业余文学创作,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诗人,现定居获鹿镇八街。他闻讯《河北引岗渠》网站开通,大发诗兴,盛赞引岗渠,盛赞当年的县委书记缑增福等同志。张虎跃当年曾经到引岗工地当民工修建引岗渠并写诗赞美土吊车。他既有山区农民淳朴的品格,又有中国新一代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经常在省地报刊发表作品,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他既亲口饱尝解放初期山区人们的无水之苦,又亲身感受到引岗渠通水给山区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深知那时各级干部和群众心连心,亲自拉水泥、料石到工地和民工同甘共苦的事迹。所以,他的作品,自然地迸发出一个普通农民对引岗渠的深厚感情和对各级干部的无限崇敬。现将他的佳作在此发表。
缑增福——引
-
鹿泉市农民诗人张虎跃盛赞引岗渠
张虎跃,1950年出生于获鹿县北寨村,从二十二岁开始,在劳动之余坚持业余文学创作,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诗人,现定居获鹿镇八街。他闻讯《河北引岗渠》网站开通,大发诗兴,盛赞引岗渠,盛赞当年的县委书记缑增福等同志。张虎跃当年曾经到引岗工地当民工修建引岗渠。他既有山区农民淳朴的品格,又有中国新一代农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经常在省地报刊发表作品,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变化和改革开放的成果。他既亲口饱尝解放初期山区人们的无水之苦,又亲身感受到引岗渠通水给山区人们带来的幸福生活,深知那时各级干部和群众心连心,亲自拉水泥、料石到工地和民工同甘共苦的事迹。所以,他的作品,自然地迸发出一个普通农民对引岗渠的深厚感情和对各级干部的无限崇敬。现将他的佳作在此发表。
-
二十世纪初,以解清林为代表的那届县委班子在获鹿期间,深谐民意妥善处理了修引岗渠时伤残人员的有关事宜,修建了引岗渠纪念碑。
由于种种原因,修引岗渠时伤残人员的有关事宜久拖不决。以解清林为代表的那届县委班子在获鹿期间,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底数,为部分伤残人员子女安排了工作,为伤残人员办理了引岗渠伤残证书,按时领取抚恤金,解决了他们的实际问题,使他们残有所托,老有所养,全县上下,大快人心。
以解清林为代表的那届县委班子在获鹿期间,曾经广泛集资兴学,发展教育事业。这件事得到了人们的赞许。但是,在赞许之余,人们私下议论,集资兴学纪念碑应该修建,引岗渠纪念碑更应该修建,这个事传到了解清林耳朵里。一天晚上ÿ
-
鹿泉人提起缑增福,都知道他领导人们修引岗渠的事,甚至引岗渠成了缑增福的代名词。但是他在工业、交通上的事,年轻人大多不知道。那时获鹿县工业还比较薄弱,县级公路都是沙石路。引岗渠动工以后,物资设备、交通运输等方面困难很多。他在常委扩大会上,阐述了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为农业,农业上去了,带动各行各业的指导思想。首先利用地方铁路和资源优势发展工业,特别是同阁工业区的开发,先后上采石场、水泥厂和磷肥厂,当时称北三厂,名声是很大的,继而修建采石场铁路专用线。县里的农机厂、化肥厂等许多厂矿也都是那时扩建和新上的项目。和前两年国家扩大内需的一样,引岗渠带动县里很多行业的发展。同时,各行各业的发展也为引岗渠筹集了资金和物资。
在交通方面,获鹿县南北狭长,
-
群众的要求呼唤着政府,群众的行动感召着党委,更加坚定了领导者“兴水治穷”从根本上改变获鹿面貌的决心。
1969年,获鹿县的领导班子进行了大的调整。从“文革”中解放出来的一批同志走马上任来到了获鹿,孙健民、侯淑芳、赵玉洲等同志都有很强的创业精神。我到任不久就任县委书记。领导班子年富力强,较为团结。同时作为县领导的参谋班子—办公室很得力,有朱振海、张书亭、商润身等一批好助手。大家一致认为全县当务之急,是排出“文革”中的干扰把经济搞上去。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上午水利入手,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经过多次调查研究,经过征求群众意见,经过勘察设计,在地区水利部门的倡议下,决定平山、获鹿、元氏三县从岗南水库引水联合兴建“引岗渠”。岗南水库是在1958年与黄壁庄水库同时修建的。库容水14亿之多,水源丰富。当时领导修建岗南水库的党
-
修建“引岗渠”是全县人民摆脱贫困的所在,是人民的最大利益,只最迫切的要求。县领导及各级干部一致认为领导全县人民修建“引岗渠”就是抓住了根本,就是代表人民利益,就是最直接为人民服务。所以形成了全县人人支持和支援修建“引岗渠”的氛围。县领导班子成员各个深入工地检查指导参加劳动,带头拉石运料,和广大群众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干部、党员、共青团员做到哪里有危险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上。心里想着一条就是为人民服好务。
“引岗渠”使三县领导班子目标一致团结在一起。元氏发现自己有不合质量的地方主动返工。平山县对外县进场民工像当年欢迎子弟兵一样的热情。平山王常峪村进住民工超过了本村人口。平山北水村唯一一片菜园修渠挖掉了,群众郝毫无怨言。获鹿县20个公社,受益面积既不均衡由分直接受益,但为了全县人民利益,没有讲过价钱。县、社机关把自己树木无偿捐献给了工地,
-
“引岗渠”建成后,人们没有松劲,为了发挥渠道更好效益,马不停蹄的展开了全面的成龙配套。获鹿境内渠道全部用料石浆砌过,做到不渗水、不漏水。平山、元氏境内也已完成了浆砌。修建了支渠30条,干斗渠118条,扬水站100处,还修建了一批小水汪、小塘坝。使“引岗渠”形成了旱能灌、涝能防、长藤结瓜的网状工程。渠道放水后原来一部分不能打井的地方,由于地下水的回升,群众又新打井3200眼。做到双用两保险。使水利条件得到了根本上的改善。
渠道配套后,最大的任务是消灭山区、丘陵的“三跑田”(水、肥、土)。为此全县用了数个冬春,有的还组织了专业队,开展了大规模的平整土地。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把那些薄沙漏地,变成土层较厚的梯田。北起牛山、马山,南至车行、山尹村。莲花山下故城台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