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主编园地 > 《曾国藩日记》选注 > 一、问学篇 > 内容阅读
咸丰十一年(1861年)

107、写纪泽信一件言 文章之雄奇,以行气为上,造句次 之,选字又次之。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于祁门,公元1861年。

108、念余于古文一道,十分已得六七,而不能竭智毕力于此①,匪特② 世务想扰,时有未闲,亦实志有未专也。此后精力虽衰,官事虽烦,仍当笃志③斯文,以卒吾业④。
咸丰十一年正月廿六日于祁门,公元1861年。

注解;
①竭智毕力于此:将全部精力用于古文写作。
②匪特:不只是。
③笃志:一心一意。
④ 以卒吾业:以完成我的事业。

109、夜思作书之法,刘石庵善用偃笔,郑板桥善用蹲笔,王梦楼善用缩笔,惟努笔近人无善用者,古人惟米元章最擅胜场。吾当如此自极其思耳。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一日于邓门,公元1861年。

110、阅经义述闻①,如“弗过迂之,弗过防之”等“过”宇,深有所会。余于本朝经学、小学诸家,独股膺②王怀祖③先生父子之精核④,盖以其于经文之虚神实训,体味曲尽也⑤。
咸丰十一年二月初十日于祁门,公元1861年。

注解:
①经义述闻:训诂文字书。清王引之撰。
②服膺:膺,胸。衷心佩服。
③王怀祖:即王念孙(1744-1832),清音韵训诂学家。字怀祖,号石翟,江苏高邮人。撰有《广雅疏证》、《古韵谱》等。
④精核:细密准确。
⑤ 虚神实训,体味曲尽:把适用虚字所体现的神韵,用语言实在地表达出来。由于虚字之体现神韵,有含蓄曲折的特点,所以说体味曲尽。

111、悟董香光①之法专用渴笔,以极其纵横使转之力,但少雄直之气。余当以渴笔写吾雄直之气耳。
咸丰十一年二月十三日,于祁门,公元1860年。

注解:
① 董香光:即董其昌(一五五五—一六三六年),明书画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人(今上海市松江)官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擅画山水,讲求笔致墨韵,风格清润。

112、念韩公“周情孔思”①。四字,非李汉知之极深,焉能道得出!为文者要须窥得此四字,乃为知本,外此皆枝叶耳。习字一张。余往年在京深以学书为意,苦思力索② ,几于困心横虑,但胸中有字,手下无字③ 。近岁在军,不甚思索,但每日笔不停挥,除写字办公事外,尚习字一张,不甚间断,专从间架上用心,而笔意笔力与之俱进,十年前胸中之字,今竟能达之腕下,可见思与学不可偏废。
咸丰十一年二月廿五日于祁门,公元1860年。

注解:
①周情孔思:周,周公。孔,孔子。周公,孔子的思想感情。
②力索:努力探索。
③ 胸中……无字:胸中已有此字的构思、样本,笔下却写不出来。

113、日内,思作字之法,险字、和字二者缺一不可。本日阅王箬林誊语,亦于此二字三致意焉。
咸丰十一年二月廿九日于祁门,公元1861年。

114、思作书之道:寓沉胸于静穆①之中,乃有深味。雄字须有长剑快戟,龙拿虎距之象,锋芒森森,不可逼视②者为正宗;不得以剑拔弩张四字相鄙③,作一种乡愿④字,名为含蓄深厚,非之无举,刺之无刺,终身无入处也。作古文、古诗亦然,作人之道亦然,治军亦然。
咸丰十一年二月三十日于祁门,公元1861年。
①静穆:安静庄严。
②逼视:靠近细看。
③鄙:鄙薄。
④乡愿:没有是非观念,大家都说好的人,此指字没有锋芒,象人没有锋芒一样。

115、沅弟于十九早专二人送信,劝我速移东流、建德,情词恳恻① ,令人不忍卒读② 。余复信云:读出师表③ 而不动心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④而不动心者,其人必不孝;读弟此信而不动心者,其人必不友。遂定于廿四日移营索流,以慰两弟之心。
咸丰十一年三月廿一日于祁门,公元1861年。

注解:
①恳恻:诚挚悲伤。
②卒读:终读,读完。
③出师表:三国诸葛亮作。传世有前后两表。前表作于蜀建兴五年,后表作于次年十一月,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即出于后表。
④ 陈情表:西晋李密作。密字令伯,武阳(今四川彭山)人,曾仕蜀为尚书郎。蜀亡,晋武帝一再征召,他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上表婉辞。词情恳切凄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16、日内习零字颇多,念余老年始略攻书法,而无一定规矩、态度,仍归于一无所成。今定以间架师欧阳率更① ,而辅之以李北海②,丰神师虞永兴③ ,而辅之以黄山谷④,用量之松秀,师徐季海⑤所书之来巨川告身,而辅之以赵子昂⑥天冠山诸种,庶乎其为成体之书。
咸丰十一年四月十九日于东流,公元1861年。

注解:
①间架…率更:在结构上师法欧阳率更。师,以…为师,师法。欧阳率更,即欧阳询(557-661),唐书法家。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官至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勃海县男,工书法,劲险刻励,于平正中见险绝,自成面目,人称“欧体”,对后世影响很大。
②李北海:即李岩(678一747)唐书法家,字泰和,杨州江都(今江苏人)初为谏官,历任郡守,官至汲郡、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工文、善书,尤擅以行楷写碑。笔力沉雄,对后世影响较大。后人辑有《李北海集》
③虞永兴:即虞世南(558—638),唐初书法家,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文辞、工书法,其书法外柔内刚,笔致圆融道丽。正书碑刻有《孔子
庙堂碑》编有《北堂书钞》一百六十卷。
④‘黄山谷”即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分宁(今江西修水)人。
⑤徐季海:即徐杰(703—782),唐书法家。字季海,越州(今
浙江绍兴)人。工书,精于楷法,圆劲厚重,自成一家。存世墨迹有
朱巨川告身》,碑刻有河空合尚碑》、《大智禅师碑》等。
⑥赵子昂:即赵孟(1254-1322)元书画家。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

117、近日书法略有长进者,亦以写零字多,手腕稍熟耳。
咸丰十一年三月甘九日,于东流,公元1861年。

118、念① 凡用之笔,未有十分合手者,往往有小毛病,不称人意。善书者于每用一笔,先识其病,即因其病势而用之。或笔之病次日又有小变,又因其变症而用之。或者因病成妍②,则善于用笔矣。
咸丰十一年五月十九日于东流,公元1861年。

注解:
① 念:考虑。
②研:美丽。

119、看刘文清公清爱堂贴,略得其冲淡自然之趣,方悟文人技艺佳境有二:曰雄奇,曰淡远。作文然,作诗然,作字亦然。若能合雄奇于淡远之中,尤为可贵。
咸丰十一年六月十七日于东流,公元1861年。

120、久未作小楷,下笔辄重而不入。是日,笔轻稍能入纸,乃悟轮扁①甘苦疾徐之说。
咸丰十一年六月十九日于东流,公元1861年。

注解:
① 轮扁:春秋时齐国有名的造车匠人,名扁。后多作高手的
代称.

121、日来,阅刘石庵①清爱堂贴,其起笔多师晋贤及智永②千文,用逆蹴③之法,故能藏锋。张得天之起笔,张得天起笔,多师褚、颜两家,用直来横受之法,故不藏锋,而联丝素带,以发其机趣。二者其理本一贯④,特逆蹴与直来横受,形迹判然,难合而为一耳。
咸丰十一年六月廿二日于东流,公元1861年。

注解:
①刘石庵:即刘墉,石庵是他的号。清书法家,山东诸城人,工书尤长小楷。
②智永:陈隋书法家。名法极,晋王羲之七世孙,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智永禅师。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曾手写《真草千字文》。
③逆蹴:即欲下先上,欲右先左的起笔方法。
④一贯:一以贯之,即根本道理是一致的。

122、念古文之道,亦须有奇横之趣、自然之致,二者并进,乃为成体之文。
咸丰十一年七月初四日于东流,公元一八六一年。

123因困横之余而悟作字之道;点如珠,画如玉,体如鹰,势如龙,四者缺一不可。体者,一字之结构也;势者,数字数行之机势也。
咸丰十一年七月初五日于东流,公元1861年。

124、午刻,写李芋仙小挂屏四幅。;渠求写格言......一幅言:“为诗古文者,工夫全在诗文之外”。
咸丰十一年七月初八日于东流,公元1861年。

125、念周末诸子各有极至之诣,其所以不及仲尼者,此有所偏至,即彼有所独缺,亦犹夷、惠之不及孔子耳。若游心能如老、庄之虚静,治身能如墨翟之勤俭,齐民能以管、商之严整,而又持之以不自是之心,偏者裁之,缺者补之,则诸子皆可师也,不可弃也。
咸丰十一年八月十六日于安庆,公元1861年。

126、日内于作字之道,若有所会。本日用狼毫笔写寸以外字,以足发摅①心中迈往②之气,为之神怡。
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十日于安庆,公元1861年。

注解:
①发摅:抒发。
②迈往:超逸,豪迈。

127、本日作行书,能摅写胸宁跌宕俊伟之气,稍为快意。大抵作字及作诗古文,胸中须有一段奇气盘结于中,而达之笔墨者却须遏抑掩蔽,下令过露,乃为深至。若存丝毫求知见好之心则真气渫泄①,无足观矣。不特技艺为然,即道德、事功,亦须将求知见好之心洗涤净尽,乃有合处。故曰七均师无声② ,五合③ 常主谈也。
咸丰十一年九月十二日于安庆,公元1861年

注解:
① 渫泄:发散。
②七均师无声:音乐师法无声之声,即最高境界是无声。所谓:“大音希声”。均,音乐术语,我国古代十二律中,以任何一律为宫而建立的音阶都称“均”。我国古代采用七声音阶,即宫、商、角。变徽、徽、羽、变宫,因称七均,此处用来指代音乐。
③五和;即甜、酸、苦、辣、咸五味,五味调和因称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