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写沅弟密信,鬯论:勤、俭、志、谦、明、强六字。 同治二年四月二十九日于安庆 公元1863年 注解:鬯chang,同“畅”。
141、偶思古之书家,字里行间别有一种意态,如“美人之眉目可画者也,其精神意态不可画者也”。意态超人者,古人谓之韵胜。余近年于书略有长进,以后当更于意态上着些体验功夫,因为四语曰:弯如鹰视,拨灯嚼绒,欲落不落,欲行不行。 同治二年九月初六日于安庆 公元1863年
142、温易经系辞,因思文章阳刚之美,莫要于“涌、直、怪、丽”阴柔之美,莫要于“忧、茹、远、洁”四字。惜余①知其意,而不能竟学也。 同治二年九月二十三日于安庆 公元1863年 注解: ①、惜余:惜,可惜。余,我。
143、古人之不可及,全在行气①,如列子②之御风,不再义理③字句间也。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于安庆 公元1863年 注解: ①、行气:指注重文章的气势。 ②、列子:指列御寇,相传是战国时期道家人物,著有《列子八篇》。 ③、义理:指经义道理。
144、二更后温孟子①,分类记出,写于每章之首,如言心言性之属目②,目曰性道至言;言取与出处③、之属,目曰廉节大防④;言自况自许之属,目曰抗心高望;言反躬刻历之属,目曰切己反求⑤、。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八日于安庆 公元1863年 注解: ①、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今山东邹城人),汉族。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 ②、属目:类别和题目。 ③、取与出处:取,取得。与,给予。出,出仕。处,隐退。 ④、廉节大防:持行廉节的根本、要点。 ⑤、切己反求:切,责备。反,反躬。求,要求。意为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