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主编园地 > 《曾国藩日记》选注 > 一、问学篇 > 内容阅读
同治三年(1864年)

145、前以八德自勉,曰:勤、俭、刚、明、孝、信、谦、浑①。近日,于“勤”字不能实践,于“谦、浑” 二字尤觉相违,悚愧无己。“勤、俭、刚、明”四字皆求诸己②之事、;“孝、信、谦、浑”四字皆施诸人③之事。孝以施于上,信以施于同列,谦以施于下,浑则无往不宜。大约与人忿争,不可自求万全处;白人是非,不可过于武断,此“浑”字之最切于实用者耳。

同治三年四月二十一日于安庆    公元1864年

注解:

①、浑:浑厚、浑朴。淳朴老实的意思。

②、皆求诸己:都是责成自己。

③、皆施诸人:都是对待别人。

 

146、写零字甚多;因悟作字之道,二者并进,有着力而取险劲之势,有不着力而得自然之味;着力如昌黎①之文,不着力如渊明之诗;着力则右军②所称如锥画沙也,不着力右军所称如印印泥也,二者阙③一不可;亦犹文学所谓阳刚之美,阴柔之美矣。

同治三年五月初三日于安庆    公元1864年

注解:

①、昌黎:指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

②、右军: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

③、阙:同“缺”字。

 

147、近来作书,略有长进,但少萧然物外之致,不能得古人风韵耳。

同治三年五月十二日于安庆    公元1864年

 

148、因忆余论作书之法,有“欲落不落,欲行不行”二语。古文吞吐断续之际,亦有欲落不落,欲行不行之妙,乃为蕴藉①。

同治三年五月二十七日于安庆    公元1864年

注解:

①、蕴藉:含蓄而不显露。

 

149、念吾未看之书尚多。而老境颓唐①,俗务纷繁,自此真不复有寸进②矣,为之于邑③!

同治三年八月初六日于安庆    公元1864年

注解:

①、颓唐:指精神不振。

②、寸进:微小的进步。

③、于邑:同“郁悒”,郁郁不乐。

 

150、辰正至贡院①看屋:历勘至公堂、衡鉴堂、主考住屋、房官住屋、监临堂、提调监试堂、供给所、弥封所、上江誊录所、下江誊录所、对读所、处收掌所、西文场各号舍、官生教职号舍、东文场各号舍、平江府③、姚家巷等处号舍,均已细阅,工坚料实,粲然②一新。旋出头门外勘验,应于东西两头各添牌坊一座,商定一切。……夜改举行乡试折一件。

同治三年九月初九日于移金陵后第三天    公元1864年

注解:

①、贡院:科举时代举行乡试或会试的场所。

②、粲can然:形容鲜明发光。

③、平江府:府名,明初改苏州府,治所在今苏州市区东北部。

 

151、因思出笔宜颠腹互用,取势宜正斜并见;用笔之颠,则取正势,有破空而下之象,用笔之腹,则取斜势,有骩属翩跹①之象。

同治三年十二月初一日于金陵    公元1864年

注解:

①、骩属翩跹:骩wei,骫的俗字,骨头弯曲。形容弯曲犹如轻松飞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