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余昔年尝慕古文境之美者,约有八言:阳刚之美曰雄、直、怪、丽,阴柔之美曰茹、远、洁、适。蓄之数年,而余未能发为文章,略得八美之一以副①斯志。是夜将此八言各作十六字赞之,至次日辰刻作毕。附录如左: 雄:划然轩昂,尽弃故常;跌宕顿挫,扪②之有芒。 直:黄河千曲,其体仍直;山势若龙,转换无迹。 怪:奇趣横生,人骇鬼眩③;易玄山经,张韩互见。 丽:青春大泽,万卉初葩;诗骚之韵,班杨之华。 茹:众义辐奏,吞多吐少;幽独④咀含,不求共晓。 远:九天⑤俯视,下界聚蚊;寤寐周孔⑥,落落寡群⑦。 洁:冗意陈言,类字尽芟⑧;慎尔褒贬,神人共监⑨。 适:心境两闲,无营⑩无待;柳记欧跋,得大自在。 同治四年正月月二十二日于金陵 公元1865年 注解: ①、副:相称,相配。 ②、扪:按、摸。 ③、眩:迷惑。 ④、幽独:隐藏独居。 ⑤、九天:极高的天空。 ⑥、寤寐周孔:或醒或睡,萦绕于怀的是周公、孔子那样是思想感情。 ⑦、寡群:性格难与世人相合为群。 ⑧、芟shan:除去。 ⑨、监:察、视。 ⑩、营:谋求。
153、二更后思孟子所谓“善言善行”者,当为后世理学①诸家之源;“善为辞命”者,当为后世词章诸家之源。孔子谦不能辞命,而以善言德行自许。盖在己者实有盛德至行而后能自道其所得也,论语一书乃善言德行之尤著者,因默诵学而、为政、八佾yi三篇。 同治四年四月十一日于金陵 公元1865年 注解: ①、理学:又称性理学、道学。宋代治经学以义理为主,称为理学,又以其兼谈性命,故亦称性理学,也称宋学。宋代程颐、程颢、朱熹皆为理学家。
154、附记:习勤、崇俭、谦慎、昭信、刚强、清明、浑朴、诚一、孝道、友恭、内治、少仪、军礼、兵制、谋略、战具、字部、训词、诂用、音义。 同治四年四月十二日于金陵 公元1865年
155、附记:修己、安民、尊贤、远倭①、勤政、节用、毖祀②、诘戎③。 同治四年八月十七日 北征途中于徐州 公元1865年 注解: ①、倭:此指巧言馅媚。 ②、毖祀:毖bi,谨慎小心。 ③、诘戎:诘jie,盘诘,意为研究军事。
156、夜写零字甚多,稍悟米南宫①之法,前刷而后缩;李北海②之法,前娇而后固。 同治四年十月十二日 北征途中于徐州 公元1865年 注解: ①、 ②、
157、是日悟作书之道,亦分阳刚之美、阴柔之美两端;偏于阳者取势宜峻迈,偏于阴者下笔宜和缓。二者兼营并鹜①,则两失之矣。余心每蹈此弊。 同治四年十月二十日 北征途中于徐州 公元1865年 注解: ①、鹜:追求。
158、思余之书势应以“斗刷跌缩”四字为主,将命纪泽刻此四字为一小印。 同治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北征途中于徐州 公元186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