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书籍 > 《水从柏坡岭下来》 > 第六章 引岗渠上的子弟兵 > 内容阅读
三、母亲,请收下战士崇高的军礼

中国人民解放军51014部队的官兵,在王常峪隧洞整整搏斗了125个日日夜夜,至到9.13事件发生,全军进入一级战备,他们才迅速转移,离开了施工工地。

  军令如山倒,部队调离的命令很突然。1971年9月13日早晨,谁也不知道为什么,51014部队参战王常峪隧洞的官兵接到命令要走了。施工团的领导同志,听到部队马上就要离开的消息,着急得有些手忙脚乱,他们顾不得细问,赶紧商量如何欢送解放军的事。其中有一条,同志们叫响的话题是,解放军官兵,为了引岗渠,不分昼夜,舍生忘死,经受了几个月的沥水浸泡,把汗水和鲜血流在了隧洞工地。现在,我们应该拿什么慰劳他们呢?要是有时间,杀几头猪,宰几只羊,让参战的官兵们改善改善生活,吃得饱饱的,喝得足足的,好投入新的战斗。

  引岗渠上的“后勤部长”杜中华,曾多次到驻获部队求援,没少给部队添麻烦。现在他们接到命令要走了。杜中华想,要是有时间,在欢送会上,搬出自己存放多年的那坛子陈酒和他们喝一场,因为那坛酒最纯,味最浓。

  可是,一切都来不急了,部队说走就走,已经集合了。杜中华等同志显得有些紧张。他们也不便过多地和解放军官兵说话,怕打乱他们的安排,只能从心眼里感激了。

  51014部队的官兵和获鹿县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过去,在下乡支农的时候,他们亲眼目睹了群众的艰苦生活。山区、半山区的老百姓,因干旱无水,收成无几,有的旱庄甚至连水也吃不上,老百姓起五更,到十几里之外去挑水。官兵们多次亲眼看到,在引岗渠工地,民工们啃着玉米面饼子,喝着黑呼呼的酱油汤,甩着膀子大干苦干的场景,此情此景,触目惊心。我们现在要走了,送给他们点什么呢?制作“开渠引水,造福后代;艰苦奋斗,气壮山河”十六个大字的锦旗赠送给他们?制作“向英雄的获鹿人民学习,向英雄的获鹿人民致敬”的镜扁赠送他们?把题词的字样都想好了,但是,由于时间紧迫,一切都难以实现了。尽管如此,做为人民的子弟兵,与民工们一起在泥里、水里、血里、泪里滚打了几个月,学到了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好思想好作风。临行前,该送给他们点什么吧?由于时间紧迫,其它什么都来不及了,最后营部决定,那就送给他们几个庄重的军礼吧。

  在巍峨的常峪岭下,在紧急集合的军号声中,一声令下,参战王常峪隧洞施工的51014部队官兵“哗”一下排成四路纵队,队列一线直。看着这阵势,这场景,老县长啧啧自责,自己的后勤工作没有做到家啊!,你想想,普天下哪还有这样好的军队啊?自责中,老县长的眼睛潮润了。

  面对高山,面对峻岭,部队首长一个立正的口令,“唰”,将士们如一排排笔直的青松。“敬礼”,“啪!”第一个军礼,首长说,是送给绵延200余里的生命工程引岗渠的;“啪!”第二个军礼,首长说,是送给浴血奋战引岗渠民工的;“啪!”第三个军礼,首长说,是送给英雄的获鹿县人民的!

  母亲,请收下战士崇高的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