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塘河渡槽胜利峻工,能工巧匠宗清俊和他的伙伴“独杆摇臂土吊车”,转战冶河群英渡槽工地了。“独杆摇臂土吊车”,是他们经过不知多少次实验,获得成功的。但是,原来土塔吊所用的“长木抱杆”,想尽各种途径却无法解决。为了尽快找到这些在本地实在难以解决的特种木材,引岗渠施工团的同志经过再三考虑,特向获鹿驻军提出求援。 海山岭空军基地是国家的三线建设重点项目。所用物资为专拨专用,规格高,管理严,不管任何人,任何单位,任何工程,是不能轻易挪用的。这一点,获鹿县施工团的同志们心里也明白。不过,高高的渡槽施工急需,万般无奈,他们才以引岗渠的名义,特意向驻获空军基地请求帮助的。 海山岭基地政委姜跃南同志带军队驻获多年,不只一次参观过引岗工程,每一次进入引岗工地,都被人民群众的壮举所感动。 姜政委也曾不只一次地亲眼目睹了干部、民工挽手搭肩,“六人抬,六人架,六人前后推和拉,”从木材搭就的斜架上运送券脸石、压沿石,一步三晃,哼哼唷唷,那既原始又壮观的动人场面。往九层楼高的托架运石送料,十分危险,稍有不慎,事故就会发生。每次看到这个轰轰烈烈的劳动场景,姜政委心里就着急、焦虑、心痛,实在为抬着巨石往高处移蹭的民工们捏一把汗。 为了尽快帮助解决冶河渡槽所用的“长木抱杆”木材,姜政委以一个军人的果断,破格向上级打了请示报告。对于姜政委的报告,北空部队十分重视,并迅速复电,破例批准从刚刚运到的四列车木材中分给引岗工程两列车,做为驻获空军的无偿支援,交付引岗渠工地使用。 80根10米长粗大挺直的红松,带着北京军区空军党委的嘱托,带着驻获空军官兵的深情厚意,火速运来。 “长木抱杆”解决了,土吊车制成了。渡槽工地上,像突然间直戳戳地长出了一只只巨人伸向高空的手臂。长长的手臂一挥,几百斤重的料石好似长了翅膀似的,轻轻地飞向高空。 渡槽在独杆摇臂土吊车的吱呀欢唱声中,一节又一节增高,一步又一步延长,一道道壮丽的彩虹跨河越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