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0 禀叔父母(北京) 提示:五月大考,曾国藩成绩极佳,六月二日皇上破格提拔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在京城给叔父母写信,交待所寄银两用途,特别是其中十两,务必分送戚族中最苦最亲者。 金竺虔归,寄回银五十两。其四十两用法:六弟、九弟在省读书用二十六两, 四弟、季弟学俸六两,买漆四两,欧阳太岳母奠金四两,前第三号信业已载明矣[1]。后又有十两,若作家中用度则嫌其太少,添此无益,减此无损。侄意戚族[2]中有最苦者,不得不些须顾送[3]。求叔父将此十金换钱,分送最亲最苦之处。叔父于无意中送他,万不可说出自侄之意,使未得者有觖望[4]、有怨言。二伯祖母处,或不送钱,按期送肉与油盐之类,随叔父斟酌行之可也。 注解:
提示:希望父母珍重身体,不必事必躬亲,只管大事,具体事交给澄侯。与叔父陪伴祖父母享天伦之乐。 勤俭本持家之道,而人所处之地各不同。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荫[1]儿孙,外为族党*乡里所模范[2],千金之躯,诚宜[3]珍重……此后万望总持大纲[4],以细微事附之四弟。四弟固[5]谨慎者,必能负荷[6],而大人与叔父大人惟日[7]侍祖父大人前,相与娱乐[8],则万幸矣。 注[1]、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代官爵或功勋而受到封赏。此指受祖父的恩惠
提示:曾国藩在京城给弟弟们写信,希望兄弟妯娌和睦相处,后辈子女遵守法规。而家门兴衰,在于四弟(澄弟)一人。因此奉劝澄弟勤奋、早起,认真学习《五种遗规》。 家中《五种遗规》,四弟须日日看之,句句学之。我所望于四弟者,惟此而已。家中蒙祖父厚德余荫,我得忝列卿贰[1],若使兄弟妯娌不和睦,后辈子女无法则,则骄奢淫佚[2],立见消败,虽贵为宰相,何足取哉?我家祖父、父亲、叔父三位大人规矩极严,榜样极好,我辈踵[3]而行之,极易为力[4]。别家无好榜样者,亦须自立门户,自立规条;况我家祖父现样,岂可不遵行之而忍令堕落之乎?现在我不在家,一切望四弟作主。 兄弟不和,四弟之罪也;妯娌不睦,四弟之罪也;后辈娇恣[5]不法, 四弟之罪也。我有三事奉劝四弟:一曰勤,二曰早起,三曰看《五种遗规》。四弟能信此三语,便是爱兄敬兄;若不信此三语,便是弁髦[6]老兄……。 注[1]、忝列卿贰:羞愧地站在了侍郎的位置上。忝:谦词,愧。列:行列;位次。卿:古代官员。贰:副的。
提示:告知自己兼任刑部右侍郎。儿子纪泽婚事,择乡村书香孝友之家,不论贫富都可议亲。 (关于纪泽的婚事)余[1]意乡间若有孝友[2]书香之家,不必问其贫富,亦可开亲[3],澄弟盍[4]为我细细物色一遍? 注[1]、余:我。[2]、孝友:孝顺父母,家庭邻里团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