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7 禀父亲(湖南衡州)
提示:咸丰三年(1853)二月十日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名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建立乡官制度对外坚持独立自主反对外国侵略。四月举行北伐和西征。北伐震撼京津,西征占领安庆、九江、武昌。此信解释自己和王璞山在招勇上的分歧。
男[1]系为大局起见,璞山系为复仇起见;男兼招宝庆、湘乡及各州县之勇,璞山则专招湘乡一县之勇。…… 自九月以来,闻岷樵本县之勇皆溃散回楚[2],而男之初计为之一变。……且见专用本地人之有时而不可恃也[3]。 咸丰三年十月初四日 注[1]、男:儿子。 [2]、楚:指湖南、湖北特指湖北。 [3]、恃:依靠。也:句末语气词,表示判断或肯定。 0148 禀父亲(长沙军营)
提示:向父亲报告军中要事数条。
二十二日接到十九日慈谕[1],训戒军中要务数条。谨一一禀复: 一、营中吃饭宜早,此一定不易[2]之理……。 一、扎营一事,男每苦口教各营官,又下札[3]教之。言筑墙须八尺高,三尺厚;濠沟须八尺宽,六尺深;墙内有内濠一道,墙外有外濠二道或三道,濠内须密钉竹签云云。 一、调军出战不可太散,慈谕所戒[4]极为详明……。 一、破贼阵法,平日男训戒极多,兼画图训诸营官……若兵勇无胆无艺, 任凭好阵法他也不管,临阵总是奔回,实可痛恨。 一、拿获形迹可疑之人,以后必严办之,断不姑息。 咸丰四年三月二十五日巳刻 注[1]、慈谕:意为父亲来信慈爱的告诉。 [2]、易:改变。 [3]、札:指信件,古代用来写子的小木片。 [4]、戒:告诫。
0150 致澄弟温弟沅弟(长沙妙高峰军营)
提示:曾国藩经过充分准备到靖江作战,只有半顿饭的时间,全军败逃,他本人的坐船只有三个水手,他想跳江而死,被别人救起,这就是他常说的第一次失败后立志的时候。 所可恨者,吾于初二日带水师五营、陆勇八百至靖江攻剿贼巢,申刻开仗,仅半顿饭久,陆勇奔溃,水勇亦纷纷奔窜。二千余人竞至全数溃散,弃船炮而不顾,深可痛恨!……红船之水手仅存三人,余船竞无一水手,实为第一可怪之事。 咸丰四年四月初四夜 0152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长沙军营)
提示:曾国藩每天早晨训练军队,以侍卫和亲兵为样板,训练全军。
兄每日黎明看操,现已阅看四日,专看戈什哈[1]及亲兵二种。然有所表率,他营亦将兴起。 咸丰四年四月十六夜 注[1]、戈什哈:清代高级官员的侍从武弁。戈什:满语护卫。
0168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湖南岳州军营)
提示:曾国藩在军心不稳定的情况下,做稳定军心的工作,不出兵作战。
军心总不坚定,颇可虞[1]也。现在力求镇定,总以不出队[2],不开仗为主。 咸丰四年闰七月初二日 注:[1]、虞:忧患。 [2]、出队:出兵。 0178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江西九江)
提示:咸丰四年八月,曾国藩率军克复武汉。皇上命令其暂时兼任湖北巡抚,并赏带花翎。对于军队中的银钱,我丝毫不敢乱拿。名誉是神明珍重的东西,不肯轻易给予人们。
军中银钱,余不敢妄取丝毫也。名者,造物[1]所珍重爱惜,不轻以予人者。 咸丰四年十一月二十三夜 注[1]、造物:古时认为万物是天造的,故称天(神)为造物。 0183 致澄弟温弟沅弟季弟(鄱阳湖战船中)
提示:咸丰四年(1854)十二月十二日至二十五日,太平军袭击九江水师,战船被烧数十余只,曾国藩的座船被俘,文件尽失,曾国藩再次投江,被人救起。这是他以后多次提到的第二次失败。此信是向弟弟们报告后来内湖水师的作战计划。 ……余办内湖水师,即以鄱阳湖为巢穴。间或出江剿贼,亦不过以三分之一与贼鏖战。剿上游,则在九江、武穴、田家镇等处游绎[1],不出湖口二百里之内。利则久战,不利则退回鄱阳湖巢穴之内。剿下游,则在彭泽、望江、安庆等处游绎,亦不出湖口二百里之内。利则久战,不利则亦退鄱阳湖巢穴之内。如此办理,则上游武汉之贼与下游金陵之贼,中间江路被我兵梗阻一段,其势不能常通,亦足以制贼之命。 咸丰五年三月二十日 注[1]、游绎:接连不断的游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