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文人天地 > 浏览拾趣 > 内容阅读
唐寅-明四家之一

 

明四家亦称为“吴门四家”,指中国画史上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明代画家。他们都在江苏苏州从事绘画活动。因苏州古为吴地,故又称沈、文、唐、仇为“吴门四家”。四人中沈周、文徵明都擅长画山水,上承北京山水画的传统;唐寅山水、人物都很擅长,他以南宋院体为法;仇英以工笔人物、青绿山水见称。四人各有所长,先后齐名。但除沈周、文徵明有师承关系外,唐寅、仇英各有内格。因此“吴门四家”(“明四家”)只是明代四位成就很高、不同风格的大家,而并非一个画派之称。
唐寅(1470-1523年),字子畏,一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县(苏州)人。出身商人家庭,30岁入京会试,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擅长诗文书画,书法宗赵孟 ,画初学周臣,以南宋刘、李为宗,后泛学李、范和“元四家”,自成一体,山水、人物、花鸟俱能。
唐寅绘画的艺术风格
唐寅山水画有粗、细两种风貌。粗笔一路承南宋“院体”,保留了雄峻山势、坚峭石质、严谨结构、斧劈皴法、劲健用笔、淋漓水墨等特色;同时又力纠一味刚硬,笔锋比较圆转细秀,取景多扼要开朗,皴法富于变化,披麻、乱柴相间,斫擦并用,还自创“淡斧劈皴法”,化面为线,以白当黑,雄劲中透出疏秀。这种仿学“院体”的山水,貌合而神离,别具清俊秀逸之韵,故李日华在《味水轩日记》中评唐寅与周臣之别是“东村工密而苍老,伯虎秀润而超逸,气韵自然不同”。细笔山水是唐寅本色画,更多文人画意韵,其特点是:景色简约清朗,着意于近景刻画,远景简略;用笔细劲中锋,犹如游丝描,然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刚柔相济;皴法变化丰富,短砍、长皴、顺笔、逆毫、方折、圆转交替使用,不辨具体皴法,却杂而不乱,灵活有理;墨色淋漓,又富浓淡层次,布满全幅却不显迫促,具秀润和空灵感。这种画风,与文人画貌离而神合,如李开先《中麓画品》所评:“唐寅如贾浪仙,身则诗人,犹有僧骨,宛在黄叶长廊之下。” 唐寅山水画风亦分早、中、晚期。早期约20余岁至37岁左右,30岁前山水主宗沈周,书法近文徵明,30至36岁期间转学周臣,字则学颜真卿。作表作品有如《黄茅渚小景图》卷(上海博物馆藏),20余岁作,所运的细笔勾皴及奇异的熨斗石形,均近似文徵明,显然受吴门影响;《山水图》卷(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约30岁作,主树及远山、风帆,仍主沈周画法,而山石及小斧劈皴已学刘、李,当是唐寅始师周臣之作;《春游女几山图》轴(上海博物馆藏),30余岁作,已主宗周臣,然用笔较圆转灵活;《骑驴归思图》轴(上海博物馆藏),约31岁作,山石作淡色带水长皴,已具较多“院体”风貌。中期约38岁至46岁,画法渐离周臣,融入元人笔墨,呈现细笔画貌。书法则转学赵孟頫、李邕,变为精工秀丽。代表作品有如《函关雪霁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约38岁作,画法已南北兼参,如全景式布局、简劲用笔,尤其是长皴短斫,富于变化,斧劈皴中还间以披麻、乱柴等,款字亦近赵、李一路;《落霞孤鹜图》轴(上海博物馆藏),40余岁作,山石虽仍峻峭,笔法已趋细微绵密,呈现出细笔面貌,该图为他中年时期的代表作。晚期即47岁至54岁,已形成典型的本色细笔画风,笔墨灵活含蓄,格调细秀清雅,代表作品有《山路松声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47岁作,近景突出,三株巨松刻划尤为精细,远景则简略,显得空灵,用笔趋细劲,皴法亦丰富,斧劈、披麻、乱柴及晕染结合;《春山伴侣图》轴(上海博物馆藏),50多岁作,景色平淡清远,用笔细劲秀润,更多文人画意韵;《虚亭听竹图》轴(辽宁省博物馆藏),呈晚年细笔风貌;《垂虹别意图》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仿李唐画风,又现文人画笔意。唐寅的人物画造诣亦很深。工笔人物近法杜堇,远宗唐人,线条细劲,多取琴弦、铁线描,设色妍丽,以三白开脸,华彩斑斓,形象俊俏又具清雅之致。水墨人物源自刘、李,而逸笔草草,灵动洒脱,多书法韵味和写意成分。唐寅人物画早年多工笔,晚年趋写意。代表作品有如《王蜀宫妓图》轴(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属早年之笔,宗唐宋传统,工笔重彩画法,面部用三白法,衣纹作铁线描,风格细劲浓艳;《陶谷赠词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40余岁作,工笔淡彩,人物、树木、芭蕉似杜堇,又显劲健,湖石带“院体”之法,当属中年风貌;《秋风纨扇图》轴(上海博物馆藏),所作仕女形态近杜堇,而顿挫线条带写意,风格简逸潇洒,为中年水墨写意人物画杰作;《饮中八仙图》卷(辽宁省博物馆藏)为唐寅工笔白描佳作。唐寅的花鸟画创作不很多,代表作品有如《枯槎鸜鹆图》轴(上海博物馆藏),主宗沈周水墨写意花鸟法。


明.唐寅《事茗图》长卷,纸本,设色,纵:31.1厘米,横:105.8厘米。
本幅自题“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吴趋唐寅。”后纸有陆粲于嘉靖乙末写的“事茗辩”,文中读到事茗与客人辩论饮茶的事,事茗姓陈,是书法家王宠的邻友,王宠为唐寅的儿女亲家,故陈氏与唐寅也交往甚多。此图即是以陈氏之名号为图名、并描绘陈氏幽居品茗的情景。作品描绘苏州文人陈事茗优游林下、待客品茶的悠闲生活。景物设置幽雅恬静,居处前临悬崖、巨石、背靠高山、流泉,庄外溪水潺溪,绿树掩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