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古今河渠撷英 > 古今河渠撷英 > 内容阅读
红旗渠今昔

2006-05-29     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1960年2月,红旗渠破土动工,1969年7月,工程历时10年红旗渠峻工,80余人为之献出宝贵生命。红旗渠与南京长江大桥一道被周恩来总理自豪地誉为“新中国的两大奇迹”。 1996年9月,红旗渠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目前,“红旗渠”旗下的产品已有香烟、啤酒、白酒、水泥、汽车配件、铝型材、扑克、食品等25类230种。其中,汽车配件总产量目前已约占全国载重车零配件销售市场的40%,汽车发电机爪棘产量在全国市场的份额更是高达70%。

“五一”黄金周带来的旅游盛宴,让这位河南安阳红旗渠管理处处长正陶醉其间:有着“世界奇迹”、“民族精神”盛誉的红旗渠在黄金周内赚得盆盈钵满。

据安阳市官方称,黄金周期间,该市共接待游客173.27万人次,同比增长98.29%,预计旅游收入2.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06%。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爆局面”,而该市“强力打造”的知名旅游品牌红旗渠已“散发出了迷人的魅力”。

当然,红旗渠的管理者也有“心情沉重”的时候,譬如当话题触及红旗渠的“断流”。

1997年首次出现断流;年引水量逐年减少,直至减少到最初的零头,当地农业灌溉用水也……

最长的一次发生在2002年间,当时这条全长1500公里“人工天河”76天无水,似乎要被风干。

据红旗渠管理处提供的资料显示:红旗渠建成后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年引水量达3.7亿立方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年均引水量下降了1亿多立方米;1990年到1998年,其年均引水量只有1.4亿立方米;1998年到2000年的3年间才引了2.1亿立方米的水,年平均引水量为0.7亿立方米,仅相当于建成初期的零头。

林州市目前总人口98万,农业人口86万,耕地86.3万亩,堪称农业大市,而红旗渠又占其全市农业灌区面积的70%,称其为林州的“农业命脉”亦不为过。2002年,占该市农业用水总水量95%的红旗渠断水长达76天,导致13个乡镇、1个城区的30余万农田灌溉受到严重影响……若不是地方政府当年补贴50万元,靠农业用水为主要收益的红旗渠管理处简直无力自解危难。

此后两年,林州市政府没有提供红旗渠管理处补贴,但从2005年始,当地政府每年为此给管理处的补贴已提高至每年100万元。红旗渠管理处也在尽力开发工业用水来获得收益,但目前只有两家。

  山西省发鸩山东麓的漳河为红旗渠的水源。漳河上游由清漳河、浊漳河两条支流组成。上世纪60年代,浊漳河河水基本上只有红旗渠一家使用,但自上世纪60年代末始,山西境内相继修建了3座大型水库、80多座中小型水库,河南、河北两省则分别修建了跃进渠、大跃峰渠、小跃峰渠及其灌区,小型引水工程及水电站更是难计其数。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漳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凸现。

根据1989年国务院批复下发的“42号文件”,河南、河北两省按照48%:52%的比例对漳河水进行分配,其中对红旗渠的取水情况作出了明确(见注1)。

而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海委会”)高级工程师刘思清则表示:“问题在于,‘42号文’当时只是界定了两个省的分水比例,并没有把上游的山西列入其中,也没有对水量的具体多少作出明确规定”。

1993年,为了解决好漳河用水问题,国务院牵头成立了海河水利委员会漳河上游管理局(以下简称:“漳河上游管理局”),对三省边界地区的108公里河段实行统一管理。按照协调的结果,红旗渠可取浊漳河水的50%,安阳跃进渠和河北的渠道分别可取25%的水。

不过,由于水资源日趋紧张,加之漳河上游管理局对漳河上游水库没有调度权,所管辖的108公里河段内也没有调蓄工程,缺少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配的机制和手段,所以红旗渠的水源问题并没有因此得到有效解决。

“买、卖水资源”成为红旗渠管理处的第一块试验田。不过,他们很快便偿到了失败的滋味:2001年,该处借力所在地林州市(原林县)政府的鼎力支持,耗资94万元从山西省漳泽水库等5座水库引水3100万立方米。

但是,由于红旗渠年久失修,水损严重,加之管理成本偏高(该处512名职工的工资全靠自筹),每立方米水流至农田时售价已高达0.1元,当地群众十分不满。而即使如此,红旗渠管理处每卖1立方米水还要亏损一分钱。不过,这桩“赔本生意”还是坚持了下来。

其后,开发“经济含量较高”的工业用水客户成了红旗渠管理处的“谋生”手段。目前,林州市优创热电公司和鑫隆钢铁公司已成为红旗渠的“客户”,月用水量分别为15万、20万立方米。一个月也就是四、五十万块钱的收入,工业用水目前售价每立方米0.15至0.20元,“以工补农”的思路给了红旗渠一线生机。

此外,红旗渠的旅游资源也成了管理者新的淘金宝藏。

2004年4月5日,北京北方亚事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其品牌价值做出了17亿元评估。相关数据显示,在“人工天河”、“中华水长城”等盛誉吸引之下,目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已逾1028万人(次),为红旗渠景区贡献门票收入8000万元。红旗渠管理处办公室的李保军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坦陈,“旅游开发办”如今已是该处的“重点科室”。

 

  2004年5月8日,该市开始在境内的马家岩修建水库,旨在补充红旗渠水源。此外,该市设计投资额为3000万元的红旗渠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也于2005年10月份得到国家水利部认可,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工。

  林州市马家岩水库建成后的作用亦被业内人士认为“将十分有限”。因为林州现有的弓上水库库容1580万立方米,只能保证市区用水。另一座南古洞水库库容3050万立方米,则属于歉收水库。据红旗渠管理处处长毕保吉估计,该市每年还缺八九千万立方米的水。显然,解决这些缺水,三座水库已是力不从心,支援红旗渠几乎是一种奢望。

  业内人士指出,实现省际间的“联合调度”涉及到水权分配,而水权分配要由国家水利部门来协调解决。这一系列程序和环节中,不仅关系到各方的切身利益,也涉及到现有体制的改革突破。

 

 

清漳河属海河流域,发源于太行山,分东西两源,在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下交漳村合流后,经黎城县清泉村出省境,流入河北省的涉县,由北向南滋润全县,在县南缘的合漳村,与自西而来同样源于山西的浊漳河汇合,形成漳河。漳河东流,在冀鲁交界处的邯郸市馆陶县与另一条来自太行山的河流卫河交汇。(清北浊南,河南、河北在林涉以浊漳河、漳河为界)

林州市和红旗渠有关资料    谢树坤编辑

一、基本情况,林州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山区约占60%。全市共有20个乡镇,536个行政村,总人口97.59万,耕地面积80.69万亩。

二、1959年6月,开始考察,当时杨贵任县委书记。

三、1960年2月10日(正月十四日)晚上,全县电话誓师大会,第二天大队人马进场,1965年4月总干渠竣工,1966年4月三条干渠竣工,1969年7月支斗渠竣工,当时杨贵任县委书记。

四、总干渠70.6公里,底宽8米,高4.3米,流量23立方米/秒。

一干渠39.7公里,底宽5米,深3.5米,流量14立方米/秒,灌溉35.2万亩。

二干渠47.6公里,底宽3.5米,深2.5米,流量7.7立方米/秒,灌溉11.62万亩。

三干渠10.9公里,底宽.5米,深2.2米,流量3.3立方米,灌溉4.6万亩。

总干渠和三条干渠总长168.8公里。

分干渠6条,长135.3公里;支渠51条,长524.2公里;斗渠290条,长697.3公里,合计总长1525.6公里。沿渠兴建一、二类水库48座,塘坝346座,扬水站45座,发电站45座。

五、主要工程:

1、渠首拦河坝,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水电站下600米处。由拦河坝、引水隧洞、引水渠、进水闸、泄洪冲沙闸组成。1962年2月10日动工,同年5月1日竣工。拦河坝横跨漳河95米,最大坝高3.5米,底宽13.46米,顶宽2米。总砌石1804立方米,用工1.28万个,投资2.5万元。

2、青年洞,在任村镇卢家拐村西,是红旗渠点睛之笔,距分水岭20公里,距林州市区39公里。1962年2月动工,1961年7月15日竣工。洞长616米,券砌洞脸后长626米,高5米,宽6.2米,流量23立方米/秒。挖砌石方19800立方米,投工13万个,投资20.3万元。1973年郭沫若题写‘青年洞“三字。

 

3、空心坝,在任村镇白家庄村西。露水河支流短浊河上。1960年2月动工,中间停工两次,1964年4月5日竣工。坝长166米,底宽20.3米,顶宽7米,高6米,基深1--2米,呈弓形,内设双孔涵洞,单孔宽3米高4.5米,总流量23立方米/秒。挖方5624立方米,砌石16296立方米,投工13万个,投资22万元。

4、南谷洞渡槽,在南谷洞水库下游700米处,横跨露水河。1960年2月15日动工,1961年8月15日竣工。长130米,宽11.42米,高11.4米,基深2--3米,单跨9米,拱券厚0.5米,共十孔。渡槽挡水墙高4.3米,底宽6.2米,流量23立方米/秒。挖石方5264立方米,砌石9318立方米,投工5.6万个,投资14万元。

5、总干渠分水闸,在分水岭村的新乡--河口公路东侧距林州市区19公里。长6.5米,高12米,宽13.5米。15吨起闭机三台,一干渠为双孔,二干渠为单孔,孔宽均为2.5米。闸房上悬空有郭沫若手书”红旗渠“三个大字。

分水闸以上是长102米、高10米的防洪明渠,再上是346米的双孔隧洞,单孔宽4米,高4.5米。

1973年建成纪念亭,有赵扑初“红旗渠纪念亭”匾牌。

6、桃园渡槽,在一干渠桃园村附近,横跨桃园河,1965年9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