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树坤,1941年生于获鹿县小壁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61年在河北获鹿师范学校上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后师毕业。后曾任教师、曾参加"四清”。
1969年以后,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兼公社党委委员,公社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县工商局长等职。在职期间,河北刊授学院中文系肄业。一生唯书是命,懒于动笔;忙于工作,无心写作。
1996年机构改革退下来以后,研读曾国藩著作。首先用了两年时间,按照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将《曾国藩日记》三卷选注了793段,编成20多万字的《曾国藩日记》精华本。然后,又用了两年多时间,从1459封《曾国藩家书》中(不包括给其内兄的信件)选注了436段,亦是20多万字。再后,精选了辛亥革命前后至新中国成立前22位学者、革命家对曾国藩的评论,编辑《曾国藩述评》。
曾国藩像
曾氏故居
去曾氏墓地的路上
曾氏墓地 谢树坤的作品《曾国藩日记》选注和《曾国藩家书》选注
《曾书》出版以后,山区农民朋友恳求写《引岗渠》,我长期在山区工作,深知引岗渠给他们带来的福祉和他们的心情,对他们的诚意我无法拒绝。经过反复考虑开始着手,下农村,到工地,走河南,去山东,访三县,跑市区,采访座谈,查阅档案,搜集资料100多万字,照片200多张,边学习边写作,整理出草稿20多万字。此举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引起文界朋友的厚爱和积极参与,我衷心地感谢。
在写《引岗渠》的时候,搜集了大量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为了让大家共享这些宝贵的资料,和石家庄市冶河(引岗渠)灌区管理处合作开发公益性文化类网站《河北引岗渠》,开辟宣传引岗渠和引岗精神的阵地,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服务。退下来以后,以书为友,以书会友,接触电脑,成为网民。在人生道路转折的时候迈出了新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