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夯实基础、突出中心、和谐发展、争先进位”的总体思路,加快“和谐鹿泉”建设,全市经济发展又快又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一、综 合 国民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开了好头。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292684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35068万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08707万元,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348909万元,增长9.9%。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0.4%、62.6%、27%。 二、农 业 积极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430万元,发放粮食直补资金345万元,综合直补资金432万元。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40714万元,比上年增长4.77% 。其中农业产值108236万元,增长1.15% ;牧业产值120392万元,增长7.7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7个,农业产业化经营率65% 。 种植业结构逐步转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28624亩,比上年减少1.4%。其中小麦播种面积240601亩,玉米播种面积252563亩,油料播种面积29204亩,蔬菜播种面积167261亩。全年粮食总产量214082吨,比上年减少0.25%。其中小麦产量94097吨,减少0.8%;玉米产量109162吨,减少0.1%。油料产量4862吨,增长3.2%;蔬菜产量891934吨,增长0.4% 。 畜牧业稳定发展。全年生猪存栏28.92万头,下降1.1%,出栏73.07万头,增长1.9% ;牛存栏4.23万头(奶牛4.02万头),下降4.1%,出栏0.89万头,增长0.93%;羊存栏470百只,增长6.48%,出栏524百只,下降3.3%;家禽存栏576.01万只,增长1.7%,出栏877.93万只,增长5.4%。全年肉类、禽蛋、奶类总产量分别达到65439吨、35550吨和106658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26%、5.74%和 32% 。 渔业生产有较快增长。全市水产养殖面积1951公顷。水产品产量6638吨,增长22.8 %。 林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33公顷,其中退耕还林267公顷。年末实有林地面积17275公顷。全年引进林果新品种12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16项。年末果园面积4586公顷。全年干鲜果品产量41869吨,下降2.9%。 农业基础设施继续得到加强,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年末耕地总资源27310公顷,常用耕地面积27049公顷。年末实有机井4156眼,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3265公顷,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3265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62.74万千瓦,全年实现机耕19910公顷,机播24950公顷,机收16352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73615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9.7%。19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367204万元,比上年增长40.56%;其中轻工业产值456612万元,增长31.5%;重工业产值910592万元,增长45.6%。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05788万元,增长38.4%;完成增加值408716万元,增长28.82%;实现利税170152万元,增长42.25%;产销率97.2%。 企业规模继续扩大。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34家,比上年增加了13家。全市共有大中型工业企业16 家,全年实现产值392153万元,增长25.7% 。 工业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产品名称 单位 2006年 比上年增长% 配混合饲料 吨 149555 26.1 乳制品 吨 190896 16.35 #液体乳 吨 185248 17.13 啤酒 千升 35314 -3.35 纸浆 吨 196422 -0.1 机制纸 吨 310877 17.8 塑料制品 吨 69196 -10.2 水泥熟料 万吨 690.1 8.2 水泥 万吨 1965 14.7 钢材 吨 194550 -18.5 建筑业保持稳定增长。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2556万元,比上年增长4.4% 。 四、固定资产投资 投入和项目建设继续在较高平台上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3422万元,比上年增长21.35%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19038万元,增长24.6%。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年共有500万元以上项目239个,其中5000万元至1亿元项目22个、超亿元项目11个。华北柴油机厂技术改造、满友医疗器械扩建、医学专科学校、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一期工程等项目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二期工程、铜冶火炬创新创业园等园区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实现了项目建设不断档,经济发展不停步。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公路建设再创新佳绩。率先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完成了青银高速辅道、沿山旅游公路、北斗路东延等工程,全年境内公路建设里程达130.8公里,总投资额10.11亿元。年内新增公路11.5公里,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19.7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19公里/平方公里。开通了旅游5路、旅游6路、211路、鹿泉至正定、至纪念碑等公交线路,形成了以城区为中心辐射全市的客运交通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客车的目标,全年完成客运周转量857万人公里。营运货车2550辆,货运周转量29708万吨公里。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邮电业务总量16701.7万元,比上年增长43.2%。固定电话交换机容量119157门,实占83535门。固定和移动电话总用户数239576户,其中固定电话112576部,小灵通28631部,移动电话在网用户12.7万户。固定及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6.2部,比上年增加5.4部。互联网业务用户13364户,比上年增加50.6%。 六、国内贸易和旅游 消费品市场趋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317703万元,比上年增长14.8 % 。集贸市场18个,市场成交额6.9亿元 。 旅游业稳步发展。围绕“省会西花园”建设和西部山前区开发,拓展旅游思路。石家庄动物园正式开园,抱犊寨、封龙山、龙泉寺等景区功能不断完善,乡村游、“紫藤葡萄”等旅游特色产品不断涌现。全年各景区(不包括石家庄动物园、植物园)共接待游客208.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67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1.9% 。 七、民营经济和对外经济 民营经济贡献率快速提高。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90.8亿元,增长16.9% ;实缴税金48651万元,增长37.7% ;实缴税金占全市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到64.8%,比上年提高9.8个百分点;出口创汇8669万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7.8%。年末在册个体工商户18050户,私营企业1024户。民营经济从业人员10.2万人。市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了63笔4574万元的贷款担保。 对外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共引进市域外资金10亿元,增长12.4%。实际利用外资461万美元,增长8.2倍。引进省外技术37项、人才390名。进出口企业22家,完成进出口总额11257万美元,增长28.6%。其中出口8868万美元,增长28.4%;进口2389万美元,增长29.6%。在统三资企业12家,完成产值86956万元,增长31.6%,实现利润3413万元。 八、城市建设和市政公用事业 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太平河南北路、玉石路东段等道路顺利通车,城市道路长度达到60.1公里。投资3400万元的海山公园顺利开园。年末园林绿地面积达到380.74公顷,比上年增加1.8倍,公共绿地面积231.37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9.23平方米,绿地覆盖率27.01%。城区自来水供水量603万吨,供水管网总长度30.6公里 。新增供热面积14.6万平方米,市区内供热总面积达到155.65万平方米,供热普及率72%。全年销售液化气420吨,城市液化气普及率100% 。 九、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稳定增长。全年完成财政收入75112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9153万元,增长15.37% 。一般预算支出58368万元,增长31.58% 。其中农业支出2944万元,增长86.3%;教育支出13175万元,增长8.22% ;医疗卫生支出3249万元,增长44%;抚恤和社会救济支出1727万元,增长40.2%;科技三项费645万元,增长54.7%;落实农业生产资料补贴322万元。对7968名农村家庭贫困学生“两免一补”128.2万元,增长71%;为2099名农村独生子女减免杂费12.73万元,增长12.7%。全年基金收入4940万元,增长8.6%,基金支出5138万元。 金融运行良好。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5622万元,比年初增加106111万元,增长16.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45012万元,比年初增加61148万元,增长12.64% 。各项贷款余额368902万元,比年初增加50733万元,增长15.95% ;全年共发放农业贷款149594万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全年完成保费收入9123万元,增长7.6%,其中财产保险2085万元,人寿保险6670万元,意外伤害保险368万元。全年赔款、给付支出1680万元,降低11.8%,其中财产保险支出1201万元,人寿保险支出199万元,意外伤害保险支出280万元。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进步取得新的成效。全年共安排课题21项,杨树主要害虫防治技术等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广小麦高产新品种、优质蓖麻等农业新技术、新品种12项。全年R&D经费支出360万元,当年申请专利28件,授权10件,全市专利拥有量244件。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学生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学生入学率75%,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到90% ,幼儿入规范化幼儿园率85%以上。投资1.5亿元的一中新校区及市幼儿园投入使用,所有中学建成了校园网,80%以上学校实现校校通。普通中学25所(其中初中20所),在校学生29297名,专任教师2026名;小学96所,在校学生24670名,专任教师1730名;独立幼儿园7所;全市接受学前教育的幼儿数9021人;中等职业学校3所,在校学生5314名,专任教师236名。 十一、文化、广播、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繁荣活跃。全年共组织以彩色周末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文艺演出23场次。举办了全省农业普查宣传月开幕式、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歌咏比赛等活动。6件文艺作品分别在省、市获奖。市图书馆馆舍面积增加到2000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倍,电子阅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