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引岗纪事 > 《引岗渠》中篇 > 内容阅读
7.迟到的春天
严冬过去是春天,不过1972年倒春寒,明媚的春天姗姗来迟。引岗渠,虽然不再说下马了,但省里不点头,总抹不去名不正事不顺的阴影,也总怕再节外生枝。
果然出现了让大家担心的事,张屏东要调走了。当时,地方政权曾一度实行军管,后来成立革委会一把手都由军队干部担任,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掌握大方向。1971年春末,根据省委的指示,地革委军队代表撤出,王常柏同志到石家庄任地委书记。张屏东同志调到沧州任地委书记,他在石家庄虽然不是一把手,但因为他是老地区的专员,对情况熟悉,负责生产建设方面的工作,所以他在地区是举足轻重的干部。现在他要调走了,以后地区的领导还会象以前那样支持引岗渠建设吗?缑增福想,引岗渠是有争议的工程,在新老领导交替的时候,如何及时向主要领导汇报,取得领导的支持,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千万别因为自己的工作没有作好,造成“张书记挖,李书记填”的劳民伤财工程,引岗渠再不能来回折腾了。
那一年的八一建军节到了,因为获鹿驻军多,单位大,所以省地的领导都来获鹿慰问驻军。当时获鹿县负责这次接待工作的是县委副书记侯淑芳。在慰问的时候,地方领导都说了许多感谢部队对地方支持的话,许多驻军首长大加赞扬获鹿县的创业精神,大加赞扬引岗工程。聪明机智、善于言辞的侯淑芳也不失时机地插空向省、地领导马力、王常柏等同志汇报修建引岗渠的情况。当时马力没有表态,王常柏听后动情地说,说获鹿人民有远见、有干劲,要尽快完成这项工程,有困难向地委提出。新的地区主要领导如此重视引岗工程,对三县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
王常峪隧洞,在解放军无私支援事迹的鼓励下,在史永计壮烈牺牲的精神激励下,夺得了彻底胜利!
197259凌晨,终于将2700多米的隧洞打通。这个隧洞全部用料石浆砌,用水泥2700多吨,木材1900立方米,钢材350多吨。共完成土石方32万立方米,投工200多万个,是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5月10日,石家庄地革委水利局发来贺信,热烈地祝贺王常峪隧洞打通,大大地赞扬广大干部、民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夜以继日,艰苦奋斗的精神,鼓励人们继续努力,千方百计克服困难,胜利完成引岗渠这一大型水利工程。
在霍北庄隧洞,战塌方、抢拱券的战斗正在紧张进行,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阶段。1972年3月的一天,荣退军人吴占洲同志正在带领同志们排险情,突然塌方又发生了,一块石头挤住了他的肋骨,疼痛使他的脸色发白,豆大的汗珠从脸上滚下来。同志们劝他休息,他硬朗朗地站起来说,我这不是很好吗?就这样他跟了两个班,坚持了十二小时,才恋恋不舍地离开工地。这时,他的肋部已经肿起,经医生诊断,两条肋骨折断了。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的骨气,这就是一个普通引岗战士的气概。

霍北庄隧洞大塌方,蹋得透了天。
霍北庄隧洞,在塌透天的地方浆砌隧洞。

霍北庄隧洞,完成塌透天隧洞浆砌以后,回填土方。
九里山隧洞属获鹿县内分团的项目,19712月开工,开始由王角公社承担,19716月工作调整,交给获鹿县采石厂施工,采出的石渣可以作为生产石子的原料。采石场修旧利废,把破旧空压机,七凑八凑修好,投入了使用。他们开动脑筋,技术革新,自己动手,给风钻制作支架,减轻风钻工的劳动强度,大大提高了工效。他们自制洞内装渣机和各种机械设备,逐步实现了半机械化。19724月份,全长764,高4,宽5.2的隧洞全部打通。 
当年领导们在九里山隧洞出水口留影
    1972年5月,冶河以西的两个隧洞,两个渡槽,两个倒虹吸和平山承担的几个大垫方等工程已经完工或将要完工,元氏县的工程也完成了许多,就是干到这种程度,省里还不点头。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县里的财力实在难于支撑了。引岗渠开工将近两年的时间,大家承受着超负荷的经济压力,忍受着工作中的各种艰难困苦硬撑着,现在已
上一篇:6.大决战
下一篇:8.牵着水头回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