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李家庄(Li jia zhuang),又名南李庄
位于鹿泉市东南部,属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8 公里。全村637 户,2460人,其中男性1205人,女性1255人;耕地3513 亩,土壤属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1946年5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8年5月建立党支部。
李家庄原名郭武庄,元朝末年,因战乱灾荒,村民所剩无几。郭姓人家幸存者亦外出谋生。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县李氏来此定居。恰在这时,郭姓人家在唐山 (今隆尧一带) 避难者回到故乡。李姓移民人数众多,将村名改为李家庄,郭家提出异议,遂经官调解,定名李家庄,方言李字在村名中发音介于“李”、“列”二字间 , 庄
-
24、南张庄(nan zhang zhuang)
位于鹿泉市东南部,属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8 公里。全村211户,832 人,其中男性430人,女性402人;耕地1221 亩,土壤属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1948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8年6月建立党支部。
南张庄亦为用张姓命村的村庄,最初称张家庄,1968 年定名为南张庄。
-
23、小张庄(Xiao zhang zhuang)
位于鹿泉市东南部,属平原村。北靠石微公路(即石家庄至装甲兵学院的公路),东北紧靠石家庄市桥西区和外环路,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5公里。全村188户,686人,其中男性298人,女性388人;耕地 739亩,土壤属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1947年12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57年10月建立党支部。
据张氏人家追根寻源,小张庄建于金代占据中原之后不久,张姓来自邻村永壁,定居后取名张家庄。因附近还有张家庄,而这个村相对较小,人们习惯称其为小张家庄,口语中成小张庄,即为正式名称。
-
重温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
在赵克志到西柏坡考察调研的报道中三处提到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 2015年8月5日 石家庄日报第一版
原标题
赵克志在西柏坡考察调研时强调
牢记“两个务必” 践行“三严三实”
8月4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到西柏坡考察调研。这是赵克志在西柏坡纪念馆参观时,认真聆听讲解,回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伟大革命斗争的光辉历史,重温毛泽东同志“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 河北日报记者 郭 昭 摄
本报讯(河北日报记者 苏 励)8月4日,省委书记赵克志来到革命圣地西柏坡考察调研,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重温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谆谆教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来西柏坡时的重要讲话,看望慰问西柏坡的老党员和乡亲们。他强调,河北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
春天的鹿泉区第二实验小学,树木花草繁盛,令师生大饱眼福。校长王富良独具慧眼,号召大家运用所学知识,以《柳絮》、《梧桐》、《蔷薇》为题,创作春季应时绝句。
二百余首诗作上传到省会石家庄市诗词协会,引起诗词专家们的极大兴趣。会刊《柏坡风》“乳莺啼”栏目(去年为该校而首次专设),选登了其中的16首。
《柳 絮》绝句8首
长空飘柳絮,乐趣尽登怀。
四月何来雪,引得赞叹来。(肖小月)
校园风景美,四月雪花飘。
谁在随心舞?漫天柳絮抛。(冯佳林)
柳絮纷纷落,启程去远航。
春来添一景,爱让梦飞翔。(武思羽)
四月寻杨柳,窗含鸟语鸣。
微风思絮落,随即又升空。(张普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