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群英渡槽抒怀
——为引岗渠通水三十周年而作
引岗渠啊 你是太行山麓的一蛟龙
摇头摆尾 茫茫苍苍
翻滚着珍珠般的甘露
蜿蜒二百余里
潜过七道长长的遂洞
跨过17道沟壑
飞过1170米的冶河凌空
你是英雄鹿泉人的娇子
流光溢彩的青色宝石
拱起48个七色的彩虹
龙麟闪烁又见百张弓
肩膀能挑星月
足立河底气势宏
匆忙的引岗渠水啊
你虔诚地向大地呐喊
英雄的鹿泉人是我的母亲
72年在太行山麓诞生
如今去亲吻鹿泉千顷土地
拳拳赤子之心向母亲致敬
忆往矣
百姓流干饥寒的眼泪
旱魔张牙舞爪
多少黄土葬白骨
多少黎民逃荒求活命
红旗飘飘党引路
鹿泉人勒紧腰带
砸锅卖铁
锤钎砸的星月落
战塌方隧洞血染红
山芋饽头入口夜梦香
拉车运石力无穷
瘦马驴牛战引岗
一呼百应
鹿泉人凭着斗天胆
可谓顶天立地英雄
县委书记亲自拉石送料
干群参加战斗献出24条生命
如今鹿泉跨入百强县
万吨粮产百倍增
引岗水啊,又是你立了大功
你是鹿泉人的娇子
大禹夸你翘起拇指
李冰称你是鬼斧神工
鲁班见你脸羞红
鹿泉人民是当
-
在引岗纪念碑前
2004年4月4日,鹿泉老干部局组织,由当年引岗渠施工团贡承顺副团长带领参观引岗渠有感。
我们,一群须发斑白的老人,
血气方刚的青年,
胸系红领巾的少年。
今天,整装肃立,
庄严地站在引岗纪念碑前,
向你们,一代“引岗勇士”敬献鲜花、花篮,
献上我们胸中神圣的心愿。
年轻的你们,
为修“引岗”抛舍家人,
冲锋在前,
把宝贵生命奉献,
不再年轻的我们无不感慨万千,
而今后生不禁屈膝敬仰、啧叹。
站在你们英雄面前,
我们又怎能不浮想联翩……
1969年─历史铭记
在这里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宣言。
男女老少齐动员,
艰苦奋斗排万难,
勒紧裤腰带,
砸锅卖铁引岗渠动工修建。
引岗工程,
开始了构建美好家园的第
-
是谁为咱修“引岗”
是谁为咱修引岗——
是获鹿县原县委书记缑增福、副书记杜英杰等领导们,带领全县人民战天斗地修引岗。
看:咱获鹿县的领导们,
他们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
走遍了全县每一个角落,
看到水源短缺、禾苗枯萎,
山区丘陵群众糠菜半年粮。
他们为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
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当官的有科学头脑,
领导者有才华和智慧,
他们胸有大志,敢想敢干,
纵览平山、获鹿、元氏地形,
绘出了修建引岗的宏伟蓝图。
决定把岗南水库的水引向获鹿、元氏,
彻底改变山区、丘陵的缺水状况。
今春4月4日清明节那天,
鹿泉市老干部局组织我们
去引岗纪念碑前祭奠烈士们。
少先队员们手拿白花、青年团员们手提花篮、
老干部手捧挽联,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们三鞠躬,
-
引岗渠通水30周年纪念会有感
一、欢聚
皓首白眉聚一堂,满怀深情话引岗。
三十年间累硕果,一渠福水润旱乡!
二、谒碑
胸怀壮志战引岗,一腔热血洒太行。
福水涌来堪告慰,长眠战友当安详。
三、再到冶河
引岗工程是丰碑,群英渡槽放光辉。
喜气洋洋访故友,挥汗之地又重回。
四、叙旧
书记当年巧运筹,身体力行业绩优。
旧地重游古稀后,豪气未减永上游。
-
赞引岗精神
一条玉带环太行,润泽大地增棉粮。
艰苦创业四五载,迎来春色好风光。
引岗精神传万代,两个务必记心房。
七行八业齐发展,三县人民奔小康。
注:白武晨,鹿泉市人,冶河灌区管理处副主任
-
太平河综合整治工程位于市区北部,西起北新城,东至滹沱河口,长17.46公里。2002年正式启动,2004年6月,一期(太平河107国道公路桥至太平河入滹沱河口)7.8公里率先通水。 二期工程,107国道至赵陵铺跌水,太平河田庄桥——北新城,2004年10月份开工建设,2005年国庆节前水利部分施工任务全部完成。该工程主要是拓宽疏浚河道,新建桥梁4座,橡胶坝3个,新增水面面积264万平方米,河北岸建有5个带状公园贯通东西,2008年全线通水。
“海河舞台船”——浮动码头,系长70米、宽7.5米的长方形双层码头。码头可分解成八段,8个浮体尺寸相同,都是17.5米长、3.75米宽,一个浮体,就重约13吨。它可以拆装整形,
-
1、大年初一,白鹿泉不时迎来游览的客人。
石家庄客人在隧洞西口留念
白鹿泉公社(乡)谷家峪大队(村)是一个一百多户的小山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经过几年的努力,在村东北凿通了200多米的穿山隧洞,1964年从抱犊寨下边的十八池引水成功,水顺着管道流到村里,解决了人畜饮水的困难,还可以点种旱田,结束了过去“宁舍一碗米,不舍一碗水”的历史,这个隧洞还能行人走车,大大缩短了到获鹿县城的距离,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实现了人们千年万载的愿望。
“一个小山村能打通几百米的隧洞,改变一个村的面貌,全县人民一定能够修成引岗渠,改变全县的面貌。”这个典型成为获鹿县改造山河的榜样。这个故事也成为当时获鹿县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