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西薛庄(Xi xue zhuang),位于鹿泉市城区西部,属山区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9公里,北靠县道东通青银公路(307国道),西通井陉县威州镇。
全村140户,473人,其中男性237人,女性236人;耕地914亩,林地1240亩,土壤多属黄土状石灰性褐土。
1946年10月建立党支部,1948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元朝末年,薛姓从获鹿县东关薛家大院迁来此地居住立村,因居获鹿县之西,遂以姓氏取名西薛家庄,几经演化成为西薛庄。
-
15、上聂庄(Shang nie(nian)zhuang),位于鹿泉市城区西南部,属山区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9公里,乡间公路直通城区向阳大街。
全村56户,212人,其中男性110人,女性102人;耕地394亩,林地2722亩,土壤多属壤质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7年就发展党员,由于村小党员少,和邻村党员成立支部,1956年独立建立党支部,同时建立村人民政权。
清乾隆年间,聂家庄(今下聂庄)部分人家迁到山上,与山下部分通称聂家庄,民国三十四年(1945 年)上、下两庄分别立为行政村,定名上聂庄。
-
14、水峪[Shui yu(you)],位于鹿泉市城区西南部,南北西三面高,东面相对较低,属山区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9公里,乡间公路直通城区向阳大街。
全村355户,1230人,其中男性663人,女性567人;耕地1783亩,林地7929亩,土壤多属黄土状石灰性褐土。
该村为太平河发源地,是山区少有的水源丰裕村。
1945年3月建立党支部,同年建立村人民政权。
水峪建于元代,当时这里自然景观较好,有“群山苍翠,岭峪起伏,泉生山间,四季长流”的赞语,故取名水峪。
-
16、荷莲峪(He lian yu),位于鹿泉市城区西南部,属山区村,西与井陉县搭界。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2.5公里,乡间公路直通城区向阳大街。
全村159户,511人,其中男性272人,女性239人;耕地407亩,林地4862亩,土壤多属黄土状石灰性褐土。
1948年6月建立党支部,1947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荷莲峪原名火连峪,属水峪的一个自然村,民国十四年产生“磨擦”与水峪分开自治,并更改村名用字,“荷”字在方言中与“火”同音,含义绝然不同,故将“火连”改为“荷莲”定名荷莲峪。
-
11、西杨庄(Xi Yang zhuang),位于鹿泉市城区西部,属山区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0公里,县道穿过村中,东通青银公路,西通井陉县威州镇。
全村110户,395人,其中男性208人,女性187人;耕地366亩,林地1170亩,土壤多属黄土状石灰性褐土。
1944年建立党支部,1948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元末明初,杨姓从本县土门迁来此地居住立村,按姓氏取名杨家庄,清朝时因县北还有一杨家庄。此庄居于县西,改名西杨家庄,逐渐演化为西杨庄。
-
13、梁庄(Liang zhuang),位于鹿泉市城区西南部低山之中,属山区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8公里,乡间公路直通城区向阳大街。
全村147户,538人,其中男性282人,女性256人;耕地958亩,林地5666亩,土壤多属壤质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7年3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7年12月建立党支部。
梁庄原名小梁家庄,建于明朝中期,系用最早建庄者姓氏命名。清代以后简化为梁家庄,再度演化成梁庄,原为梁庄乡驻地。
-
12、段庄(Duan zhuang),位于鹿泉市城区西部,属山区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0公里,北有县道东通青银公路(307国道),西通井陉县威州镇。
全村72户,258人,其中男性130人,女性128人;耕地541亩,林地696亩,土壤多属黄土状石灰性褐土。
1948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8年6月建立党支部。
段庄建于明代,系土门段姓迁至此处建庄,故名段家庄,后演化为段庄。
-
17、武家庄(Wu jia zhuang),位于鹿泉市城区西南部,属山区村,距鹿泉市城区6公里,乡间公路直通城区向阳大街。
全村146户,470人,其中男性261人,女性209人;耕地849亩,林地5545亩,土壤多属黄土状石灰性褐土。
1946年6月建立党支部,同时建立村人民政权。
武家庄建于明朝中期,至今村中仍全是武姓人家,故名武家庄。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李捷
2009年12月30日09:23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毛泽东的名字铭刻在中华民族灵魂深处,毛泽东的智慧和丰功伟业集中着1921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全部奋斗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属于20世纪,也同样属于21世纪。今天,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向毛泽东学习什么?概括起来说,应该向毛泽东学习的是三种能力和两种精神。
一、学习毛泽东在迷惘中判断形势、把握方向的能力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出现过许多重大发展关头,也出现过许多发展的转折。在这些时刻,真正能把态势判断得非常清楚的人凤毛麟角,而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具有非凡判断能力的人。
大革命失败后,中
-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在《当代中国史研究》撰文
毛泽东对新中国建立与发展的历史贡献
2009年12月25日09:25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
[摘 要]一个社会主义制度,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 主,一个党的执政地位,以及东方大国的国际地位,这些都是毛泽东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发展作出的 历史性贡献。这些贡献集中到一点,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筚路蓝缕、开基立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中国 历史贡献
开创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开始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艰辛而曲折的探索
五四运动高呼“民主”、“科学”的口号,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伟大运动。中国共产党作为五四运动优良传统的最好继承者,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一场空前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