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15、16、17、永壁东西南北四街(Yong bi),位于鹿泉市东南部,属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 15 公里。
金河原从村中流过,后来人工改道村南,东入石家庄西泄洪渠。永壁北傍石微公路(石家庄至微水)及石家庄至元氏的公路, 东靠石家庄市外环,西临环石家庄市高速公路(青岛至银川高速公路)铜冶出入口。这里已经成为石家庄新市区,交通方便,文化发达,经济繁荣。
1933年8月第一次建立中共支部,1934年遭到破坏。1948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48年10月重新建立党支部。
永壁为县东南部大村,为方便管理,1961 年2月将全村分为 4 个行政村,同时分别建立党支部和政权组织。按其所在相对位置分别称为
-
10、岭底(Ling di)
位于鹿泉市西南部,属山区村, 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2公里。西有金珠山(西屏山),海拔——米,南有玉山,海拔424米,两山其石如玉。引岗渠穿村而过。
全村837户,2979人,其中男性1563人,女性1416人,耕地4814亩,林地8397亩,土壤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村民除种植粮棉外,还有养蚕的传统。该村建材资源丰富,盛产多彩的花纹大理石,是著名的“理石之乡”。石棉也有相当储量,但不适合大规模开采。
岭底革命历史悠久,1938年6月,中共方面,建立获鹿(路南)抗日区政府
-
09、西任村(Xi ren cun),位于鹿泉市南部,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0公里,属丘陵村,地势西高东低,金河从三个村中间穿过,东、西任村在河北,南任村在河南。
村东有源泉渠,村北有石微公路分支,南行1公里有石微公路。
任村西有玉山,其石如玉,海拔424米。
此地原名为任村,共分东、西、南三个寨子,称为任村寨子。1947年分为三个行政村,按所在方位分别称为东任村、西任村、南任村。
据石家庄地区1956年文物普查资料记载,村中(现西任村)原有天齐庙,建于明.成化11年(公元1475年);村中(现东任村)原有感应寺
-
08、南任村(Nan ren cun)
位于鹿泉市南部,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0公里,属丘陵村,地势西高东低,金河从三个村中间穿过,东、西任村在河北,南任村在河南。
村东有源泉渠,村北有石微公路分支,南行1公里有石微公路。
任村西有玉山,其石如玉,海拔424米。
此地原名为任村,共分东、西、南三个寨子,称为任村寨子。1947年分为三个行政村,按所在方位分别称为东任村、西任村、南任村。
据石家庄地区1956年文物普查资料记载,村中(现西任村)原有天齐庙,建于明.成化11年(公元1475年);村中(现东任村)原有感应寺
-
07、东任村(Dong ren cun),位于鹿泉市南部,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0公里,属丘陵村,地势西高东低,金河从三个村中间穿过,东、西任村在河北,南任村在河南。
村东有源泉渠,村北有石微公路分支,南行1公里有石微公路。
任村西有玉山,其石如玉,海拔424米。
此地原名为任村,共分东、西、南三个寨子,称为任村寨子。1947年分为三个行政村,按所在方位分别称为东任村、西任村、南任村。
据石家庄地区1956年文物普查资料记载,村中(现西任村)原有天齐庙,建于明.成化11年(公元1475年);村中(现东任村)原有感应寺
-
12、南故邑(Nan gu yi)
位于鹿泉市南部,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0公里,洨河从两村中间穿过,并有古城遗址相隔。和北故邑两村中间有古城遗址,根据历史地图集判断,古城应为石邑旧址,是鹿泉大地上最早出现的城郭。城中出土有彩陶碎片、黑陶碎片、铁铸单面鱼纹钱等。村庄因古城得名。城北者称北故邑,城南者称南故邑。隋末,窦建德占据于此,故现有窦王城一说。
南故邑聚落呈方形,有949户,3611人,其中男性1796人,女性1815人,耕地4911亩,林地17095亩,村南4.5公里封龙山寺庙、山场及住户属南故邑。属山区村。土壤多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8年1月建立人民村政权,1948年建立党支部。
-
11、北故邑(Bei gu yi)
位于鹿泉市南部,距鹿泉市城区中心20公里,洨河从两村中间穿过,并有古城遗址相隔。和南故邑两村中间有古城遗址,根据历史地图集判断,古城应为石邑旧址,是鹿泉大地上最早出现的城郭。城中出土有彩陶碎片、黑陶碎片、铁铸单面鱼纹钱等。村庄因古城得名。城北者称北故邑,城南者称南故邑。隋末,窦建德占据于此,故现有窦王城一说。
北故邑聚落呈矩形,有752户,2434人,其中男性1216人,女性1218人,耕地3002亩,林地4274,属丘陵村。土壤多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1947年1月建立人民村政权,1949年建立党支部。
-
18、耿家庄(Geng jia zhuang)
位于鹿泉市东南部,属平原村,距鹿泉市城区中心17 公里。全村115户,425人,其中男性220人,女性205人,耕地 649 亩。土壤属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1948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1957年8月建立党支部。
耿家庄有时读为耿庄,但至今书写中没有简化,故其标准地名仍为耿家庄。该村系元末明初耿氏三兄弟建立,为以姓氏取村名的村落。
-
铜冶镇(Tong ye zhen),位于鹿泉市南部。1996年1月,铜冶镇和永壁乡合并为铜冶镇。原永壁乡和铜冶镇都是大乡镇,都曾多年为区级机关驻地,所以两个乡镇合并后系鹿泉市最大乡镇。铜冶镇历来为县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铜冶镇境域东靠石家庄市桥西区和本市寺家庄镇,南接山尹村乡和元氏县,西连上寨乡、隔山与井陉县分界,北邻上庄镇,总面积72.2平方公里。
两个乡镇合并后辖南铜冶、北铜冶、西铜冶、西任村、南任村、东任村、岭底、南故邑、北故邑、桥门沟、羊角庄、南甘子、北甘子、永壁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耿家庄、西良厢、南杜村、北降北、莲花营、小张庄、南张庄、南李庄25个行政村,14361户,53987人,其中男性26780人,女性27207人,土地692
-
2009.04.21摄于村西公路车上
2009.04.21摄于村北公路车上
01、南铜冶(Nan tong ye),位于鹿泉市南部,属平原村。
历史上的石邑城在本镇南、北故邑两村之间,古城向西过洨河2000米上寨村东北有一小山包,俗称铜冢(当地读gong),富含铜元素,自春秋时期就开始开采,秦灭赵国后在这里建武库,生产铸造兵器和钱币。1957年在辽宁省曾出土一件刻有“元年丞相斯”、“石邑”、“武库”字样的铜戈,说明当时秦国丞相李斯曾亲自在此监造兵器,将士们带着在这里生产的兵器,竟然转战到了东北,可见当时这里已经成为秦国的一个大“兵工厂”。
据考,金代,官家在这一带设铜冶炼场,这种冶炼场当时叫做“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