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青年学者,实在没有为他人著述作序的资格。但当一位年长自己20多岁的退休干部谢树坤先生捧着他精心选注的《曾国藩家书》请序时,欲婉谢而不能。一则选注可称“专业”,二则为他的“老骥伏枥”的精神而感动。 曾国藩曾被称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物。这个评论尽可置疑,但他的“立言”中包含着丰富的“精华”或“合理内核”,则是一致公认的。《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所立之言的重中之重的部分,久享盛誉,人称“奇书”。但文字数量大,岳麓书社出版的《曾国藩全集》所收曾国藩家书多达1459封,上百万言;改革出版社出版的陈霞村主编的文白对照全译本《曾国藩家书》也有1465封之多,对一般读者阅读,颇多不便。谢编《曾国藩家书》,删繁就简,辑成精华本,阅读起来极为便利。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特色吧。通读全书,我觉得有三点特别值得称道:其一,筛选得当。曾国藩“家书”不仅量大,而且内容庞杂,涉及面广,这就要有一番去粗取精的工夫,编者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原则,费时两载,认真甄选,孜孜求精,从所选内容看,应该说是精华中的精华,冠以“精华本”名副其实;其二,诠释准确。编者有较为深厚的小学功底,但对字、词、句、典,绝不妄下断语,而翻检大量辞书,力求释义准确,持之有椐,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是难能可贵的;其三,条理清晰。编者把精选的家书,按其内容,分为问学、修养、行政、治军、齐家、养生、楹联挽联7篇,分门别类,条理明晰,且每封书信除有详细的“注解”之外,均加“提示”,阅时一目了然。另附《曾氏溯源》、《曾氏家谱》、《曾国藩兄弟生平简介》和《曾国藩兄弟后人》等介绍,对读者了解曾国藩及其后人的生平事迹、家族源流,很有帮助。足见编者用心之良苦。总之,通读谢编《曾国藩家书》,不仅可以领略曾国藩的人格魅力,陶冶情操,而且可以学到不少的文史知识。 谢树坤先生已年近花甲,用宝贵的时光潜心问学,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于社会有益之事,发挥余热,这种“老有所为”的人生态度,令人钦佩,值得提倡。在这里,谨祝愿谢树坤先生身体健康,并在曾国藩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池子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