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主编园地 > 《曾国藩日记》选注 > 六、养生篇 > 内容阅读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

3、饮后,岱云来,谈至三更。说话太多,神倦,心颇有骄气。斗筲①之量,真可丑也。岱云每日工夫甚多而严,可谓惜分阴者,予则玩世不振。客去后,念每日错锢②,由于多吃烟,因立③毁折烟袋,誓永不在再吃烟。如再食言,明神殛④之!
道光二二年十月二一日,公元一八四二年。

注解:
①斗筲:比喻器量不大。
②锢:禁锢。
③立:当即,立刻。
④殛:杀死。

4、接家信,大人教以保身三要:曰节欲、节劳、节饮食。又言凡人交友,只见得友不是①而我是,所以今日管鲍②,明日秦越③,谓我与小珊有隙,是尽人欢、竭人忠之过,宜速改过,走小珊处,当面自认不是。又云使气④亦非保身体之道。小子读之悚然⑤。小子一喜一怒,劳逸疴⑥痒,无刻不萦⑦于大人之怀也。若不敬身,其禽兽矣。
道光二二年十月二二日,公元一八四二年。

注解“

①是:对。
②管鲍:春秋时齐国的宰相管促和鲍叔牙。两人相知最深,后常用于比喻交谊深厚的朋友。
③秦越:古代秦、越两国,一在西北,一在东南,相去极远。后因称疏远隔膜,互不相关为“秦越”。
④使气:意气用事。
⑤悚然:害怕的样子。
⑥疴:病。
⑦萦:萦怀。牵挂在心上。

5、树堂来,与言养心养体之法。渠言舍静坐更无下手处,能静坐而天下之能事毕矣。因教我焚香静坐之法。所言皆阅历①语,静中真味,煞能领取。言心与气总折不开,心微浮则气浮矣,气散则心亦散矣。此即孟子所谓:“志壹则动气,气壹②则动志也”。
道光二二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一八四二年。

注解:
①阅历:经历,此处意为体会,经验。
②壹:专一。

6、细思,神明则如日之升,身体则如鼎之镇,此二语可守者也。惟心到静极时,所谓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毕竟未体验出真境来。意者只是闭藏之极,逗出一点生意①来,如冬至一阳初动②,时乎贞③之固也,乃所以为元④也,蜇之坏也,乃所以为启⑤也。谷之坚实也,乃所以为始播之种子也。然则不可以为种子者,不可谓之坚实之谷也。此中无满腔生意,若万物皆资始于我心⑥者,不可谓之至静之境也。然则静极生阳,盖一息点生⑦物之仁心也。息息⑧静极,仁心不息,其参天两地之至诚乎?颜子三月不违,亦可谓洗心退藏极静中之真乐者矣。我辈求静,欲异乎禅氏入定,冥然冈觉之旨,其必验之此心,有所谓一阳初动,万物资始者,庶⑨可谓之静极,可谓之未发之中,寂然不动之体也,不然,深闭固拒,心如死灰,自以为静,而生理或几乎息矣,况乎其并不能静也。有或扰之,不且憧憧往来乎深观道体,盖阴先于阳,信矣。然非实由体验得来,终掠影之谈也。始记于此,以俟⑩异日。
道光二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公元一八四二年。

注解:
①生意:富有生命力的气象;生机。
②一阳初动:旧说冬至阳气初动,因冬至也别称“一阳生”,《易经》以坤卦为纯阴之卦,六爻都是阴,配阴历十月。坤卦的初爻(最下一爻)变为阴爻,就成为复卦,配十一月冬至,叫做“一阳来复”,取阴气极盛之后阳气回复之意。
③贞:易卦的下体,即下三爻。
④元:始,第一;本原。
⑤启:古代称立春、立夏为启。
⑥若万物皆资始于我心:世间万物之蓬勃生机,都在自己心中。
⑦一息点生:以一点轻微的气息变化触发生机。
⑧息息:停止一切气息,变化。前一息为停止、休止,后一息为气息。
⑨庶:庶几,差不多。
⑩俟:等待。

7、接树堂信,问日来静坐工夫,愧悚不能对。走树堂处,与之久谈。树堂送我出门,嘱曰:“须静坐,坐得有此端倪①时,觉万事俱不如静坐也。”真说的亲切有味。灭灯,静坐一时,略得力。然心有私著,无著则静矣,抑②亦诚矣。
道光二十二的十一月十九日,公元一八四二年。

注解:
①端倪:事情的眉目、头绪。
②抑: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