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主编园地 > 《曾国藩日记》选注 > 二、修养篇 > 内容阅读
同治九年(1870年)

123、是日细思古人工夫①,其效之尤著者,约有四端②:曰慎独则心泰,曰主敬则身强,曰求仁则人悦,曰思诚则神钦。慎独者,遏欲不忽隐微③,循理不间须臾④;内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齐严肃,内而专静专一;斋庄不懈,故身虽。求仁者,体⑤则存民养性,用则民胞物与⑥,大公无我,故人悦。思诚者,心则忠贞不贰,言则笃实不欺;至诚相感,故神钦。四者之工夫果至,则四者之效验自臻⑦。余老矣,亦尚思少致吾功,以求万一之效耳。
同治九年九月廿二日于天津,公元1870年。

注解:
①工夫:此指身心修养的方法、门径。
②四端:四方面,四条。端,头绪、事物的一个方面。
③不忽隐徽:不忽视别人看不到的时候,即独处时也不放纵自己。
④循理不间须臾:时时刻刻循理而行。间,空白,空缺。不间须臾,不放松那怕是短暂的瞬间。
⑤体:与下文之“用“,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体指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⑥民胞物与:即北宋张载的伦理学命题:“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意为泛爱一切人与物。
⑦自臻:臻,到。自臻,意为(效验)自然会有。

124、在轿中思廿二日日记所云:“思诚则神钦”者,不若云“而苦则神钦”,盖必谦于取而俭于用,劳于身而困于心,而后为鬼神所钦伏,皆耐苦之事也。
同治九年十月十七日于直录新城,公元1870年。

125、写“慎独”、“主敬”、“求仁”三条,每疏证二百余字,以为暮年盖愆①之资,共七百余字。
同治九年十一月初二日于金陵,公元1871年。

注解:
①盖愆:掩盖过失。

 

 

上一篇:没有文章
下一篇:同治十年(187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