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主编园地 > 《曾国藩日记》选注 > 一、问学篇 > 内容阅读
同治八年(1869年)

192、念学术一无所成,欲为桑榆晚盖之计①,而精力日颓,愧恨无已。

同治八年六月二十四日    于直隶保定    公元1869年

注解:

①、欲为桑榆晚盖之计:打算在晚年再有所成就。桑榆晚盖,桑榆老时仍枝繁叶茂。人们常用桑榆代人的晚年。

 

193、念余生平虽颇好看书,总不免好名好胜之见参预其间。是以孟子“深造自得”一章之味,无杜元凯优柔厌饫yu一段之趣①,故到老而无一书可恃shi,无一事有成。今虽暮齿衰迈,当从“敬静纯谈”四字上痛下功夫,纵不能如孟子、元凯之所云,但养得胸中一种恬静书味,亦稍足自适矣。

同治八年六月二十八日    于直隶保定    公元1869年

注解:

①、杜元凯优柔厌饫yu:杜元凯即杜预,西晋学者,其《左传.序》曰: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趋之。

 

194、阅北学编,将作劝学文,告①直隶士子也。

同治八年七月初四日    于直隶保定    公元1869年

注解:

①、告:告诉,劝说。

 

195、细思圣人“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二者并进,固未尝偏于忧虑,穷年戚戚①也。今虽一无所得,亦当求所谓乐者以自适;上而孔、颜之乐,次而周、程、邵、朱之乐,又次而陶、白、苏、陆之乐②。勉而企焉③,以扩吾之襟抱④,且愤且乐,以终吾身,犹愈于⑤终日郁闷者耳。

同治八年七月初九日    于直隶保定    公元1869年

注解:

①、穷年戚戚:终年忧虑不已。穷,终。戚戚,忧虑悲伤。

②、上而……次而……又次而……之乐:此句为曾国藩认为“乐”的三个层次。

③、勉而企焉:努力地达到那种境界。

④、襟抱:心胸,胸怀。

⑤、愈于:超过,好于。

 

196、念老年谈书,如旱苗叶已枯槁而汲井以灌溉,虽勤无益,古人所以戒时过而后学也;然果能灌溉不休,则禾稼虽枯而菜蔬或不无小补耳。

同治八年七月二十六日    于直隶保定    公元1869年

 

197、夜作铭辞,二更三点作毕,复视无一是处,乃知吾昔年自诡为①知文而曾②不一动笔为之,全不可恃③也。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非阅历④何由大明⑤哉,

同治八年九月二十二日    于直隶保定    公元1869年

注解:

①、自诡为:自己惊奇地认识到。诡,奇异。

②、曾:竟然。

③、恃:依赖。

④、阅历:经历、体验。

⑤、大明:彻底懂得。此句意为“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若没有亲身的经历、体验,怎么能够彻底明白呢!

 

198、古人妙处,只是造句之法变幻无穷,故终身无一复句,犹之毛诗①无相袭之调也。昔尝以作古文宜用杜诗造句之法②、,近来久未温习及此矣。

同治八年十月二十八日    于直隶保定    公元1869年

注解:

①、毛诗:即《诗经》。因其书为毛公所传故称“毛诗”。毛公即汉代毛亨和毛苌。

②、昔尝以作古文宜用杜诗造句之法:过去我曾认为写古文也应用杜甫作诗之遣词造句的方法。

 

199、匆匆又阅①一年,一事无成,悔恨丛生。古人所谓老大徒伤悲②、,真至言也。

同治八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于直隶保定    公元1869年

注解:

①、阅:经历。

②、老大徒伤悲:老了以后白白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