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古今河渠撷英 > 石家庄地区现代灌区 > 内容阅读
平山县兴民灌区

1920年,平山县知事徐同书召集县东八村绅士商议开渠引水溉田,首写当地近代开渠历史,属开明之举,辉煌一页。

兴民灌区位于平山县境内冶河东岸,始建于1920年,由群众自发自筹兴建的多条小型渠、滩变迁合并而成。

1956年平山县兴民灌区建成。该渠由兴盛、民生、天成三灌区合并而成,位于平山县城附近。从冶河右岸井陉县洛阳村东取水,有效灌溉面积1.96万亩。

1965年将平木(分水设施)改为斗闸,并配套了全部建筑物。1975年,开始初步防渗建设。1982—1985年,在国家支持下,对干渠进行高标准防渗,总投资153.88万元。

该灌区经改造续建,总干渠长5.28公里;分干渠2条,长21.21公里;支渠5条,长12.23公里;斗渠158条,长45.43公里;各种建筑物894座。引水流量3.5立方米/秒,受益范围3个乡镇,28个村庄,实灌面积2.5万亩,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该灌区因在冶河最下游,枯水季节,引水不足0.3立方米/秒。客水补充有二,一是井陉县民主渠尾水;二为引岗渠冶河枢纽补给。

(资料来源:石家庄市水利志)

上一篇:没有文章
下一篇:平山县大同灌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