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当前位置:河北引岗渠人民政府 > 鹿泉市情 > 历史事件\风土人情 > 内容阅读
石家庄首次建市的来龙去脉
资料来源:石家庄新闻网年4月14日 2014


褚玉璞省长要求对石门市错批为特别市进行更改的函。


河北省民政厅关于撤销市自治的训令。


石门市自治筹备处处长张士才就举行全市公民选举工作给获鹿县长的信函。
“民国石家庄的城市往事”系列报道之二
核心提示   学术界对中国城市史的“建制市”起自何时问题,一直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1921年,北京政府公布《市自治制》和《市自治制实施细则》,是从全国意义上开始了中国的市制。实施“市自治”,也是石家庄城市化初期行政中心功能创立的一个起步阶段。建立石家庄自治市的整体过程划分为:申请筹备阶段、市自治会产生阶段、市政公所产生阶段、市政公所运转与终止阶段。
□文/河北广播电视大学教授 李惠民
石家庄首次建市的前提背景
20年代北京政府推行的“市自治制”,是石家庄城市化初期行政中心功能创立的一个起步阶段。从20世纪初铁路兴修以来,石家庄这个蕞尔村庄在20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到20年代初,石家庄已经成为华北最大的煤炭铁路转运枢纽之一。所以,交通基础功能成为20年代初期石家庄申请筹备“市自治”最突出的优势条件之一,交通枢纽的地理区位优势是石家庄申请筹备“市自治”的首要前提背景。
自铁路枢纽形成以后,冀晋两省间以及中原诸省之间传统的交通运输结构得以改变,京津冀地区间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速度得以明显提高,为石家庄形成重要的商贸集散中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交通枢纽优势与商贸集散中心的形成,对城市发展如虎添翼,到20年代初期,石家庄不仅具有直隶之中心和晋冀之咽喉的区位优势,并且基本形成了区域经济中心。因此,具备了申请筹备“市自治”的客观经济前提。
20世纪20年代,石家庄迅速将冀中、冀南、晋中、晋西等地纳为自己的基本经济腹地,并仰仗着该地域丰富的棉和煤等重要经济资源,一举创造了石家庄区域性现代制造业中心的优势条件。由于石家庄具备了资源优势转换的前提条件,可以通过变物流优势为资源优势和产业结构优势,实现对生产要素的地域调配与组合,直接带动煤炭资源和棉花作物的深加工,推动炼焦和纺织等新产业的出现。这些说明石家庄的确具备了申请筹备“特别自治”的巨大发展潜力。
随着新兴城市逐步兴起,移民人口、工商税收、基础设施、社会民政等管理问题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新的行政控制和管理来适应新兴工商城市的发展,故此,石家庄社会各界对“市自治”充满了期待,筹备“市自治”的社会舆论氛围也在日益高涨。此前在石家庄设置“县佐”的动议和将获鹿县署搬迁石家庄的倡议,都为石家庄筹备“市自治”营造了浓郁的舆论气氛。
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石家庄原有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动,社会阶层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随着新型市民社会开始孕育和萌芽,商办民间社团享有了越来越多的独立自主权利,城市民间社会拥有了越来越大的自由空间。商会所聚拢起来的庞大工商业者队伍正是实行“市自治”的市民社会基础,显然商会成为了推动“市自治”筹备的核心力量。
当1921年北京政府公布《市自治制》后,在直隶自治筹备处和获鹿县议会和参事会的推动下,石家庄商会采取了积极响应的态度,紧紧抓住了历史赐予的机遇,于1923年5月22日之前,正式做出了申办市自治的决议。“兹经石家庄绅商议决,先设市自治筹备会,以为特别自治之基础”。以石家庄商会会长张士才名义,正式向直隶全省自治筹备处提出申请筹备为标志,正式揭开了石家庄“市自治”进程的序幕。
石家庄申请筹备“市自治”
关于石家庄实施“市自治”的时间,众说纷纭。有的论者认为,1925年6月24日北京政府批准“石家市”于1925年7月1日实施,就是石家庄“市自治”开始的主要标志。有的论者认为,1925年8月29日北京政府批准“石家庄、休门合并成石门市”,是“市自治”开始实施的主要标志。
以原始档案为依据,经过质疑辨惑,缜密考证,应该认定石家庄“市自治”的申请筹备期是从1923年5月至1925年7月1日。1921年7月3日北京政府正式公布的《市自治制》,9月9日公布的《市自治制施行细则》,为“市自治”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是,目前并没有发现1921年石家庄就开始筹备“市自治”的任何证明材料。1923年,张士才以石家庄商会会长身份向获鹿县知事提出筹设石家庄“市自治”预备会申请,根据目前发现的档案材料可以推断,其时间起码在这年5月22日之前。
按照1923年8月5日直隶全省自治筹备处第13号指令的具体要求,石家庄商会经过“绅商合议”,不仅做出组建石家庄“市自治”预备会的决定,还拟定了预备会简章,并将预备会成立缘由以及当地人口数据等基本条件全部上报了县署和省自治筹备处备案。1924年8月,直隶全省自治筹备处认定,“大名、石门等市十一处,人口、经济合于普通市资格规定”,报经内务部后,“蒙批准以十四年四月一日为开办之期”。后来,由于各自治单位在审批过程中出现一些尚未理顺的问题,内务部将批准开办日期延缓至7月1日。
原定的1925年4月1日批准开办日过后,石家庄“市自治筹备处”于1925年4月6日之前,正式宣告成立。1925年5月6日,石家庄“市自治筹备处”上报了更名“石门市自治筹备处”的申请。但是,申报改名的文书经层层转呈,未能赶在内务部审核申报前及时到达。所以,1925年6月24日北京政府公布了《直隶省属各地实行市自治日期及区域令》,批准直隶十一个“市自治筹备处”的成立,规定了“石家市以石家庄为其区域”,它标志着市自治制建设从7月1日开始进入新的实施阶段。
石门市自治会的产生
市筹备处获准进入市自治制实施阶段以后,1925年8月2日启用了“直隶石门市自治筹备处钤记”。但是,在近一个月后,1925年8月29日北京政府临时执政才公布了批准“更名为石门市,以符名实”的指令。客观分析此指令,其主要意义在于对自治市称谓变更的认可,对自治进程并没有产生任何实际影响。
进入“市自治会”选举阶段,恰巧“大兵过境”,爆发了军阀战争,自治进程“遂致中搁”。直到1926年7月,“大局稳定,恢复原状”,“市自治会”才恢复选举准备工作。1926年8月20日全市组织举行了正式投票,选举出10位市自治会会员。即日撤销石门市自治筹备处,筹备处处长张士才也随即解职。此日的典礼,标志着石门市自治制的议决机关正式产生。
市政公所的产生、运转与终止
市自治会成立后,于1926年11月17日举行了第一次市议事会议,市自治会通过投票选举了自治会会长(市议长),翟殿华以多数票当选。即日启用“直隶石门市自治会钤记”。1926年12月26日市自治会举行了市政公所市长、市董选举。经10名议员投票选举,周维新当选市长,曹致堂、赵宪章、王毅之、杨生池当选市董。1927年4月29日上午11时,在石门同乐戏院举行市政公所成立暨市长、市董就职典礼。该典礼标志着石门市自治制的执行机关正式产生。
1927年4月29日市政公所成立以后,其行政运转和行使权力,一直在借用“石门市商会钤记”。至1928年4月17日,才正式获准启用“直隶省石门市自治公所钤记”。1928年7月,南京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特别市组织法》和《普通市组织法》,重新规定了特别市与普通市设置的新形式和新标准,撤销了此前北京政府的各类各级自治机关。1928年9月18日,河北省民政厅给获鹿县县长发出训令,“现在市组织法已有新章,关于从前各属市政机关名义自应一律取消,听候本厅查酌情形依据新章办理。所有从前各县市自治公所钤记应饬一律缴销。”尽管石门市自治会一再强调当地特殊性,强烈要求上级网开一面,1928年11月13日,河北省民政厅依然又给获鹿县县长发出强硬指令,“无论石门市应否成立尚待考虑,而旧设之自治公所应随同县议会一律取消。且事关划一市政,各县均先后遵办有案,该县未便独异。仰